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综合检测(2)
1、
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海带
B.肾蕨
C.石松
D.银杏
2.真正的陆地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是( )
①海葵
②涡虫
③猪肉绦虫
④蛔虫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与线形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有口无肛门
D.能自由活动
5.下列与蝗虫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蜜蜂
B.蜘蛛
C.瓢虫
D.蚊子
6.下列各组动物,都用鳃呼吸的是()
A.鲫鱼、蝌蚪
B.鲨鱼、鲸鱼
C.娃娃鱼、大鲵
D.青鱼、青蛙
7.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螃蟹
B.扬子鳄
C.青蛙
D.龟
8.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A.用肺呼吸
B.身体呈流线型
C.陆地产卵
D.体温恒定
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体表被毛
D.皮肤辅助呼吸
10.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不包括()
A.丹顶鹤
B.朱鹮
C.金丝猴
D.黑猩猩
1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广泛
B.都属于原核生物
C.都是单细胞生物
D.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12.下列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A.流感
B.艾滋病
C.肺结核
D.乙肝
1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门
C.属
D.种
14.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5.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6.下列生命起源的过程正确的是()
A.简单的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
B.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
C.
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无机物→原始生命
D.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无机物→原始生命
17.郑氏孔子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A.鱼类和两栖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鸟类
D.鸟类和哺乳类
18.如果某一昆虫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有利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类
B.进化到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等种类
D.灭绝
2、
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9.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
20.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生物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1.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的保护称为___________。
22.__________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3.在生成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3、
探究题,1小题,共10分。
24.(10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方案: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27℃)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27℃)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中(2℃)
实验结果(五天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霉菌属于___________(“细菌”或“真菌”)。
(2)A、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同学以B、C两组对照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可行吗?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探究实验知,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有利于食品的保存。
4、
分析题,3小题,共26分。
25.(9分)下面是一些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观察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1)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一般只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
(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需要依靠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内的____________来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它的这种生活方式称之为__________。
26.(9分)下面是生命“进化树”示意图,它简明的表示了生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树根处A代表__________,它诞生在__________中。
(2)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它是由某些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__________,C代表
,被子植物比C更加高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生物进化遵循的发展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27.(8分)阅读下面有关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少女“露西”,她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但她的脑容量较小;而距今200万年前的能人头骨化石,比“露西”的脑容量几乎大出50%。
资料二:研究表明,北京猿人生活在50万年前,住在天然洞穴里,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能和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他们的大脑发达,脑容量平均已达1059mL。另外,在他们居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上下数层的灰烬。
(1)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2)由“露西”的下肢骨化石可以判断:南方古猿已经下地生活并用后肢___________。
(3)由资料二知,北京猿人属于人类发展的__________阶段,他们最早使用__________,并开始狩猎。
(4)根据以上材料可知,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的逐渐增加使早期人类具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条件,更加适应环境,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
2.D
3.D
4.B
5.B
6.A
7.A
8.D
9.D
10.D
11.A
12.C
13.D
14.B
15.A
16.A
17.C
18.D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9.节肢动物(2分)
20.相似程度(2分)
21.就地保护(2分)
22.化石(2分)
23.自然选择(2分)
三、探究题,1小题,共10分。
24.(10分)(1)真菌(1分)
(2)A(1分)
霉菌的生活受水分的影响(2分)
(3)不可行(1分)
变量不唯一(2分)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中(2℃)(1分)
(4)低温、干燥(2分)
四、分析题,3小题,共26分。
25.(9分)(1)噬菌体(1分)
病毒(1分)
蛋白质外壳(1分)
遗传物质(1分)
(2)大肠杆菌(1分)
它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2分,合理即可)
(3)有机物(1分)
腐生(1分)
26.(9分)(1)原始生命(1分)
原始海洋(1分)
(2)哺乳类(1分)
古代爬行类(1分)
(3)单细胞藻类(1分)
裸子植物(1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1分)
(4)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至少两点,写对一条得1分,写对两条或两条以上得2分)
27.(8分)(1)南方古猿(1分)
能人(1分)
(2)直立行走(2分)
(3)直立人(1分)
火(1分)
(4)脑容量(2分)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