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和反复的句式。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你了解雷锋叔叔吗?了解哪些?
雷锋
图片上的人是谁?
导入新知
雷锋,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名字。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可是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里,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自读课文。
2.学习短语。
(1)说说我们到哪儿寻找雷锋的足迹?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2)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雷锋叔 叔分别帮助了谁?
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
初读课文
“年迈”是什么意思?
年纪大
( )的露珠
(3)看图片,说短语,读好生字。
( )的细雨
( )的荆棘
( )的花瓣
绵绵
茂密
盛开
晶莹
“荆棘”是一种带刺的植物,一种枝条常用来鞭打犯人的草本植物”。“棘”是会意字。“朿(ci)”是“ 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
“晶莹”是什么意思?
光亮而透明
拓展练习
晶莹的( )
例: 晶莹的水滴、晶莹的雪花。
3.朗读课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的"字短语。
(2)读出节奏和韵律。
1.读课文,找动词。
读第1、第2小节,找一找,雷锋叔叔做了哪些动作?
抱着、冒着
(1) “抱着”,做一做抱着孩子的动作。
精读课文
冒
(2) “冒着”。学写生字“冒”。
“冒”在古时就是帽子的意思,上部像帽子的形状,两横左右不沾,下部的“目”代表人头。
(3)文中的“冒着”是指不怕被雨淋湿,仍然淋着雨向前走。雷锋叔叔冒着细雨,我们还可以说:冒着酷暑,冒着( )。
严寒
2.想动作,说画面。
(1)想一想,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动作?
(2)说一说,读了句子“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雷锋叔叔冒着细雨,脱下自己的外衣,盖在孩子头上,紧紧地抱看他。小路泥泞,雷锋叔叔小心地走着,生怕滑倒,摔着孩子。
3.师生对话,体验内心。
雷锋叔叔,你为什么路过小溪?
因为有一个小孩子在小溪边迷路了,我要帮他找到回家的路。
雷锋叔叔,你为什么要把外衣脱下盖在孩子的头上?
因为下着细雨,我自已淋雨不要紧,可不能淋着孩子呀。
4.赞美雷锋,丰满形象。
(1)看着浑身湿透的雷锋叔叔,看着泥泞小路上深深浅浅的足迹,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小结:
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了他冒雨送迷路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读诗句、抓动作、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1.同桌合作,活用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读课文,找动词。
背着
踏着
活用方法
雷锋叔叔洒下汗滴,我们还可以说:洒下( )。
洒下雨水
洒下
洒下月光
(2)想动作,说画面。
根据句子“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添加动作,想象画面
(3)师生对话,体验内心。
雷锋叔叔,你为什么会流这么多汗?
背着大娘,有些热。
雷锋叔叔,你为什么背着大娘走在这长满荆棘的小路上?
因为大娘年纪太大,走路不稳,走荆棘小路太难了。
(4)赞美雷锋,丰满形象。
流了这么多汗,您一定累了,歇一歇吧!
此时此刻,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您简直就像大娘的儿子一样关心、爱护大娘。
1.朗读课文。读第5小节,读出诗歌的节奏。
(1)学习第5小节中的生字“需”“献”,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
拓展积累:献出爱心、献出生命献上鲜花。
需
献
认写生字
(2)猜测词义。猜猜这小节中“寻觅”的意思,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猜测词义的?
3.诗句仿创。
仿照第2、4小节,说一说你身边的雷锋。
小结: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就出现在哪里的人,都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4.升华情感。
(1)春风拂面,温暖人心,读了这首小诗,你觉得什么也像春风这般温暖?
雷锋叔叔献爱心的行为就像春风一般温暖。
(2)学写“温暖”。
左右结构的“温”和“暖”都能体现汉字的谦让之美,写“温”字“三点水”,窄又长,“日”和“皿”.矮又胖;写“暖”字,“日字旁”,要变窄,“爱”和“爰”要区分
温
暖
1.合作朗读。
同桌合作读,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合作朗读?
巩固字词
2.巩固字词。
弯 留 背
3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且都是上宽下窄,注意上下对正。
课后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