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5 07: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引入平均分(教学例1)
动手操作
(1)看!孙悟空摘下了6个桃,准备分给2只小猴,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拿出发下的6个圆片,动手分一分。(同时指名实物投影分)
(2)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把6个桃分成两堆,一堆( )个,另一堆( )个。还有其他分法吗?(指名实物投影分)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一共3种分法)
(3)同学们一共有3种分法,(电脑演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有哪3种,第一种预备齐。哪一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呢?(因为第3种分法分得两份同样多)
2.揭示平均分含义
(电脑演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平均分。(板书课题)
(显示另两种分法)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指名回答: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
3.明确概念
(1)嗯,说得真对,只有每份分得同样多,才能叫作“平均分”。想一想,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拿出发给的6个圆片动手分一分。(同时指名实物投影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贴板书):有( 6 )个桃,每(2 )个一份,分成了(3 )份。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指名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指着板书说一说。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3)我们又想出了2种平均分的方法,一起来读一读,预备齐!电脑演示。
总结:6个桃,我们一共想出了3种平均分的方法,我们把它画在黑板上,用圆来代表桃,第一种,6个桃,我们画6个圆,每1个一份,(换红色笔圈),分成了6份。第二种,第三种,可以让学生上台来圈一圈。我们发现,不管分成的是几份,只要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4.判断: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
1号和3号为什么不是平均分?这里的葡萄如果不改变总数,怎样使两行变成平均分?
明确平均分(教学例2)
1、看!孙悟空又摘来了8个桃。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拿出发给的练习纸,完成第1题。同时指名实物投影。
2、这样分对不对?跟他分得一样的举手。边问边电脑演示:每(2)个桃圈一份,一共圈出了(4)份,说明可以分给(4)只小猴。
三、强化平均分(教学试一试)
1.(电脑出示试一试)下面难度升级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题目:12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圈一圈,填一填。在练习纸的第2题上试着圈一圈,填一填,看你能想出几种。同时指名实物投影。还有其他分法吗?所有分法出来后总结:我们一共想出了5种分法,电脑演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为什么不可以每5根一份呢?实物投影分一分。因为12最多分了2个5以后,没有正好分完,还剩2根,这不叫平均分。
巩固平均分。(闯关练习)
同学们学得真棒,孙悟空还给同学们安排了闯关游戏。
1.第1关:先圈一圈,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汇报交流,你是怎么圈的?这么快就想出答案了,你是怎样想的呢?5个2刚好等于10,或者是乘法口诀。
第2关 :分气球
15个气球,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人。你是怎样想的?用几个几来想,或者是乘法口诀。
第3关:思维健身操
下面的水果选哪个果篮来运就能做到平均分?连一连。
哪些水果可以用“每2只一份的篮子”运?你是怎样想的?说完了再说另一个篮子。我们发现:12个桃,既可以每2只一份地分,也可以每3只一份地分。
五.课堂作业
1、补充习题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