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5 13: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我的老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肯普模式认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以下几点问题: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3.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本节课就是遵循此模式重点将学习主体设定在学生身上,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寻找答案,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解答,教师则在一旁辅助,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课堂环节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猜一猜、自己尝试添加五官,有问题相互间探讨,不但使学生了解了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五官的比例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激情,使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得到进一步训练。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我的老师》是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美术学习的第二阶段。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头像的特点,掌握人物头像五官的位置,抓住老师的基本特点,感受线条造型的美感,能够用线条表现自己喜爱的老师,增进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在造型中体验快乐。
与本课联系密切的是《我的好伙伴》,《肖像漫画》等与人像绘画有关的课程,通过低年级段的课程学习,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老师的头像图片,感受人物头像的特点,在掌握人物头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会运用线条变现老师的头像特点,与前面的课相比,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学生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绘制过我的小伙伴、肖像漫画像等,对于人的头部脸型、发型和五官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绘画时依然会出现比例的失衡五官刻画不细致等多种问题,对于三庭五眼、发际线等知识概念在实践操作时还是难点。以往画老师的课堂大多采用照着照片画或者临摹教师范画,也有现场写生老师,但无论是哪种画法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难度都很大, 所以我采用了先拓描在对临的方法,让孩子们很快上手,易于达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难点迎刃而解。
教学方式和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学生练习、自主探究等方法
技术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课件、范画、演示用纸、美术书等。
学具准备:美术书、铅笔橡皮、勾线笔、课前准备好的老师照片、相关资料。
教学思路:
授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猜脸型发型,将画头像最基本的步骤进行概括,接下来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抓特点完整五官和教学难点侧面人像的五官画法,再让学生自己尝试为多角度人像添画五官,随画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画边练习,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讲练结合的设计方式让课堂充实、逐层递进、目的明确。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简单了解人像造型特点,学习如何运用各种线条抓住老师的特征神态,完成一幅线描作品。
2.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对比分析、自主探究等方法,了解不同老师的形象特征,在探究中学习表现正侧不同角度的人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察老师的形象,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身边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老师的形象特征,能运用多种线条抓住老师的基本特征完成一幅人像。
教学难点:
五官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表现,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的人像特征。
教学流程示意图
13334995081
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猜头像导入
(二)新授
(16分钟)

1.课件展示几幅缺少五官的头像,让学生猜猜是谁。
师: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带来了几幅我们日常熟悉的老师人像,你能猜出来他(她)是谁吗?
-39370174625760730174625
796290283210-51435283210
师:公布答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你能说说是怎么猜到的呢?
2.总结:看来,我们能快速准确的猜出是通过观察这些老师的发型和脸型来判断的,所以在画人像的时候也要抓准最基本的发型、脸型。
板书:发型、脸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去画我们的老师吧!
板书课题 我的老师
1.五官特征分析
师引导:想把老师画好画像,首先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老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观察一个人呢?
实投下示范为王校长添加五官。
-2857519050009429751905000
师:我认真观察了王校长,他很瘦头部不大是长椭圆形,头发根根直立很精神,浓眉下最醒目的是一双有神的大眼睛在眼镜的映衬下更显明亮,鼻子不大呈三角形,嘴唇很薄,此外我还观察到他的眉间嘴角都有比较深的纹路,说明校长的面部表情比较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年龄了。
师提问:我画得像吗?我之所以能画得很像全都是因为我观察得很细致,能抓住校长五官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去表现。
板书:五官 眉 眼 鼻 口 耳
看图片,畅所欲言,猜测……
洪老师脸型偏宽,短发烫的卷,马老师是比较宽的长方形脸、头发很短,Kate老师戴着大大的眼镜、头发颜色很浅……
认真观察学习老师是如何抓住校长五官的特点进行刻画。
生回答:像…真像
让学生集中精神,尽快进入课堂。
让学生熟悉老师的脸型、发型特征。
给学生最直观的示范过程,解决本课难点。

2分钟
5分钟
2.学习不同角度五官的画法
(1)师示范侧面脸型五官。
师:平日我们画正面人物比较多,正面人像的五官左右对称,那侧面头像又该如何去画呢?这里有一张缺少五官的侧面人像,从发型和脸型来看,应该是一位比较秀丽的时尚女性,眉毛经过描画呈弧线形,由于角度变化画侧面时眼睛时会变形、变小,有一只几乎看不到,高鼻梁、尖鼻头,只能看到一侧的鼻翼和嘴唇。
86233010795-8445510795
师:请同学拿出透明胶片下画好基本脸型的资料图来,选择一个脸型添画五官,速度快的可以两个都画。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和困难可以参考你们手里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五官资料,也可以相互间小声交流。
参考资料,尝试着选择一个角度的基本脸型添画五官,有疑问相互之间小声探讨分析。
-40640800735004781554254500-406404254500-4064015703550056388080073500
突破侧面五官不容易把握的难点。
3分钟
(2)解决不同角度五官出现的问题
师:下去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典型共同的问题,拿到实投上逐一修改解决。
认真观看老师修改不同角度五官的问题,发现问题自己修整。
根据实际创作过程各个角度五官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突破难点。
5分钟
3.分析书中优秀学生作品,感受线条的运用恰当。
师: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各个角度五官的画法,但如何能让这些五官生动起来,让人物的特征更加明显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书中两幅学生作品,一位美术老师、一位数学老师,让学生分析线条的运用。(从表情、质感、疏密等角度加以分析)
125603060325008826594615008274054762500
8718558890000
9163055969000882656540500
8591558763000
师总结:我们在画老师的时候,不仅仅是抓住老师外貌上的特点,也要考虑到这位老师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把老师最传神生动的一面展现出来。
欣赏书中优秀学生作品,分析作品。
美术老师表情柔和,穿着较为随意,数学老师严谨认真,服装也是一致……
学习感受各种线条的运用。
3分钟
(三)创作实践
作业内容:
用勾线笔将透明膜下的老师头像描画下来,选择合适的线条进行归纳整理。
再对照描画好的老师线描头像用对临的方式在作品纸上进行绘制。
作业要求:
抓住老师特点,恰当运用线条,构图饱满。
师:今天你的作品可不是像往常一样画完就带回家了,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成为老师手里这本《将台路小学老师头像作品集》中的一幅,老师还特意设计了三款好看的底纸为你们的作品添彩,你们每个人的作品都要放在里面,最后装订成册,如果最后修订之后还很有可能批量印刷,所以今天大家的作品都极为重要,缺一不可。
创作实践,教师个别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8分钟
(四)展示
师:将学生作品都收集上来,重新装订好。翻阅展示给大家。
作者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何表现出老师的特征。
以作品集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感受自身作品的重要性。
1分钟
(五)引导学生对于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要点:用线是否准确。能否表达出老师最突出的特征。
教师总结点评
自评互评作品最精彩的地方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成果。
2分钟
(六)拓展环节
欣赏名家名作,感悟大师作品中如何传神的描绘老师特征。
课件出示姚有多先生所作《叶浅予像》。
2476514605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欣赏画家姚有多先生所作《叶浅予像》,叶浅予是姚先生的老师,画像中叶浅予先生哪里最吸引你?
师总结:姚先生之所以能将自己的恩师画得如此逼真传神,都离不开日常的大量练习,只有笔不离手才能画出如此动人的作品来。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之余用我们今天学会的方法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留住心中美好的记忆!
欣赏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感悟大师,提升学生眼界。
1分钟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量规:
作品展示讲评。
评价要点:用线是否准确。能否表达出老师最突出的特征。
6、本教学设计的特色和可能存在的不足(200-300字数)
特色: 教学环节中重点示范教学难点的全侧角度人像的五官画法,让学生先观察学习再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为多角度人像添加五官,再根据学生实际绘画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自主探究、相互讨论之后,对于侧面、半侧面人物的五官有了一定的了解,比较好的解决了创作时会遇到的困难。
绘画实践如果让学生对着老师照片直接画依然是由难度的,学生会有畏难情绪,为了让他们建立信心,画出完整的人像作品,老师添加了一个描画环节,让学生把老师照片放到透明胶片之下进行描画,这样一来,学习情绪热情高涨,当他们看到经过简单的几笔描画之后,自己也能画出很像的作品时就会信心大增,再去对临作品也显得游刃有余,很好的解决本课的难点。
本科重点应该是抓住老师的基本特征,哪里最有特点。因此我在课前准备的大量范画、课堂中也多次现场演示如何抓特点画人物、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参照,多方面的信息也让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加开阔,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不足: 《我的老师》一课属于中段的造型表课程,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表现出准确的三庭五眼、五官比例等专业知识有较大的难度,学生作品应更多的是要表现出个性化、趣味化,带有儿童画味道的作品会更加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材选择的名家作品欣赏和学生实际生活差距很大,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的范例,让学生在学习时更有参与感。中年级段正处于转折阶段时期,老师可以适当变换材料、工具,技法也可以有更丰富的选择,教学方式多样性,也会让让学习兴趣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