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语文 必修三 祖国山川颂(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语文 必修三 祖国山川颂(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6 12:2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祖国山川颂
黄 药 眠
通过预习,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你爱我们的祖国吗?怎么爱?如何抒发自己的这份情感呢?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知人论世
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著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药眠散文集》、论文集《批判集》等。
黄药眠教授不仅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更是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他在1957年撰写的《问答篇》中说道:“真理是客观的,人人不得而私;至于谁先找到它,那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先生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真理的一生。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预习检测:字音
爱抚( )
烧灼( )
堆垛( )
沟壑( )
铿锵( )
吟哦( )
荒冢( )
汲( )水
涟漪( )
蹒跚( )
滴沥( )
萦( )回
咆哮( )
飞流急湍( )
鹰隼( )
嵯峨( )

zhuó
duò

kēngqiāng
yín’é
zhǒng

liányī
pánshān

yíng
páoxiào
tuān
sǔn
cuó’ é
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一是我们一定带着对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感情体验去大声地朗读;
二是朗读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朗读时注意两个要求
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的小溪、扬子江、黄果树的瀑布。
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




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
一望无际
一泻千里的黄河
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椰林碧海
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
春夏秋冬之夏日清晨
乡村清晨

晨光落日
黄果树瀑布
家乡小溪
小桥 、流水、人家
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
还有祖国的人民、文化和语言等。
祖国,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域的自然特点、气候特征,还有着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且还有着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看似散乱,但散文“形散神不散”。
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写出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1、2段为第一部分,
第3—34段为第二部分,
第35—36段为第三部分。
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合作探究
注意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通过哪些信息可以概括出来?


第二部分(3-34),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通过哪些信息可以概括出来?
第三部分(第35-36段),是对主题的升华。
从哪里可以看出?
讴歌祖国美好的山川,表达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结内容:
《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
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
2. 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深入探究
课后作业:仿句练习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悄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又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1、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着它的画卷。春天,它画出了万紫千红的油画;夏天,它画出了绿树葱葱的水彩画;秋天,它画出了黄澄澄的蜡笔画;冬天,它画出了白雪皑皑的水墨画。
2、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着它的心情。春天,它朝气蓬勃,带着新生的喜悦;夏天,它热烈温暖,笑声朗朗;秋天,它带着忧郁告别南飞的大雁;冬天,它白衣素服,寂寞酸楚。
仿句练习:
词语积累:
字音:
 湖泊 烧灼 混浊 盎然 铿锵  汲水 涟漪 澄澈 飞流急湍 广阔无垠 
字形:
 层峦叠嶂 翠锦斑斓  蹒跚 晨曦 冈峦   
词义:
 辨析: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龙门瀑布
雁荡龙湫
庐山瀑布
银练坠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