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 数学七年级下册 课时训练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数学七年级下册 课时训练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5 00: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训练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
1. 点(-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
A.(2,3) B.(-6,3) C.(-2,7) D.(-2,-1)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 (  )
A.(3,-2) B.(-2,3)
C.(-3,2) D.(2,-3)
4. 已知点A的坐标为(2,1),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A'的坐标是 (  )
A.(6,1) B.(-2,1) C.(2,5) D.(2,-3)
5. 已知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m,-m+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1,-5),过点P作PA⊥y轴,垂足为A,则点A的坐标是 (  )
A.(1,0) B.(0,-5) C.(1,-3) D.(3,-7)
7. 四边形ABCD经过平移得到四边形A'B'C'D',若点A(a,b)变为点A'(a-3,b+2),则对四边形ABCD进行的变换是 (  )
A.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B.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
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
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8. 已知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Q(-a2-1,-a+1)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9. 将点A(1,-3)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    .?
10. 若点A(a-1,a+2)在x轴上,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11. 将点P(-1,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2. 若点A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则点A的坐标是    ;若点B的坐标是(-2,3),则点B的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
13. 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3,2),点B的坐标为(3,2),连接A,B两点所成线段与    平行(填“x轴”或“y轴”).?
15. 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1),(4,1),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C的坐标为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着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两个单位称为一次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ABC经过连续九次这样的变换得到△A′B′C′,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已知点A(-5,m+4)和点B(4m+15,-8)是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两点,求A,B两点的坐标.
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4),B(4,1),求三角形AOB的面积.

19. 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着长方形的边移动一周).
(1)点B的坐标为     ;?
(2)当点P移动了4秒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在图中描出此时点P的位置;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答案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4(____,____),A8(____,____),A12(____,____);
(2)写出点A4n的坐标(n是正整数);
(3)指出蚂蚁从点A100到点A101的移动方向.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训练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A 
3. 【答案】A
4. 【答案】D 
5. 【答案】A 【解析】∵点P(0,m)位于y轴负半轴,∴m<0,∴-m>0,-m+1>0,∴点M(-m,-m+1)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大于0,故其在第一象限.
6. 【答案】B 
7. 【答案】D 
8. 【答案】B [解析] 因为点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
所以a<0,所以-a2-1<0,-a+1>0,
所以点Q在第二象限.故选B.
二、填空题
9. 【答案】(-2,2)
10. 【答案】(-3,4) [解析] ∵点A(a-1,a+2)在x轴上,∴a+2=0,解得a=-2,则点A的坐标为(-3,0).∵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点B,∴坐标为(-3,4).
11. 【答案】(1,3)
12. 【答案】(2,-3) -2 3 
13. 【答案】(a-2,b+3) [解析] 由图可知线段AB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所以P'(a-2,b+3).
14. 【答案】x轴
15. 【答案】(0,3)
16. 【答案】(16,1+) 解析:可以求得点A(-2,-1-),则第一次变换后点A的坐标为A1(0,1+),第二次变换后点A的坐标为A2(2,-1-),可以看出每经过两次变换后点A的y坐标就还原,每经过一次变换x坐标增加2.因而第九次变换后得到点A9的坐标为(16,1+).
三、解答题
17. 【答案】
解:依题意,得4m+15=-5,解得m=-5.
所以A(-5,-1),B(-5,-8).
18. 【答案】
[解析] 三角形AOB的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不能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需通过作辅助线,用“添补”法间接计算.
解:如图,过点A作AE⊥y轴于点E,过点B作BF⊥x轴于点F,延长EA,FB交于点C,则四边形OECF为长方形.
由点A,B的坐标可知AE=3,OE=4,OF=4,BF=1,CE=4,CF=4,所以AC=1,BC=3,
所以S三角形AOB=S长方形OECF-S三角形OAE-S三角形ABC-S三角形BOF=4×4-×4×3-×3×1-×4×1=6.5.
19. 【答案】
解:(1)(4,6)
(2)因为点P的移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所以当点P移动了4秒时,它移动了8个单位长度,
此时点P的坐标为(4,4),图略.
(3)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有两种情况:
①若点P在AB上,则点P移动了4+5=9(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移动了9÷2=4.5(秒);
②若点P在OC上,则点P移动了4+6+4+1=15(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移动了15÷2=7.5(秒).
综上所述,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点P移动了4.5秒或7.5秒.
20. 【答案】
解:(1)A4(2,0),A8(4,0),A12(6,0);
(2)A4n的坐标为(2n,0);
(3)蚂蚁从点A100到点A101的移动方向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