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圆的周长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公式。
2、在测量计算中,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
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教 具
课件、圆片
难点
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 具
圆片、细绳
课型
新授课
日 期
11月8日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圆的知识。指生说一说。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的周长》。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
师:在这些问题中,我们应该先研究哪个呢?
生: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你认为什么是圆的周长?
学生摸一摸圆的周长,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二、探究新知
师: 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猜猜看。
生:半径和直径。
师:有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师:测量直径的方法是以前的知识,不成问题。怎样能测量出圆的周长? 拿出手中的圆片和其他工具,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共同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填写实验报告单。
序号
周长
(厘米)
直径
(厘米)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除不尽时保留两位小数)
你们小组是怎样测量圆周长的?
生汇报测量的方法:绳绕法、滚动法
你发现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吗?
都是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线段,然后通过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这种化曲为直的方法便于我们的研究。
板书:化曲为直
师:你们的数据是什么?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1:圆的直径一样,得到的周长数据却不一样
发现2:直径变大,周长也变大。
发现3: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测量对象都会产生误差。采用实验的方法,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正常现象。
通过测量、观察,我们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有密切关系。3倍多一些,到底是多少呢?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了,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得到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叫作圆周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表示。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介绍与圆周率有关的资料。
师:我们前人刻苦研究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看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我们在计算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3.14?。(板书π≈3.14)
我们探索了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了解了圆周率,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能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C=πd或C=2πr
解决问题
1、师: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2、非洲有一种树叫候面包树,它的特点是树干粗壮,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个大树干的直径是多少米?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树的周长是2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结果保留整数。)
你觉得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还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回归问题、畅谈收获
同学们,看看我们课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
复 备
板书
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 或C=2πr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