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二年级美术下册 《9.参观海洋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二年级美术下册 《9.参观海洋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5 13: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参观海洋馆》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 》“造型·表现”领域第一学段中提出要引领学生通过看看、听听、想想、画画、等方法进行创作,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我们认识知识必须由主体自我构建,因此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观察,促进感官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参观海洋馆的意义,通过启发,欣赏理解画面的构思和组织,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热爱海洋生物的环保理念。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学习发展观。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成建构起新的经验。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是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学生自主建构新知。
教学背景分析
分析教材: 本课在通过表现参观海洋馆,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的有关海洋生物的感性经验,运用自己逐步提高的造型表现能力,注重表现好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的表现方法,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胆的创造力,创作出一幅同学们参观海洋馆的情景作品。
分析学生:
儿童无不对浩瀚无际的海洋充满美好的向往,《参观海洋馆》恰恰是针对儿童这一心理。二年级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前后遮挡,大小对比,但表现人物背面没有接触过,通过学生尝试、教师演示来解决。《参观海洋馆》要表现人物和海洋生物两个方面,在处理前后关系是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分析方法:
教法:
1、启发式教学。
2、游戏法教学。
学法:
1、观察体验法。
2、探究学习法。
3、实践学习法。
用具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树叶、小动物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海洋馆是浓缩的神秘海洋,参观海洋馆是人类近距离欣赏神奇的海洋生物。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参观海洋馆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参观的过程,以及参观的动植物。
通过让学生搜集海洋馆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通过艺术实践,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并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与态度:
向学生渗透保护海洋环境的环保理念,激发他们探究奥妙无穷的海洋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大小对比、前后遮挡、夸张变形等方法,表现人物和海洋生物的动态特征,生动地表现同学们参观海洋馆的情景,注意表现好任务的背面动态。
难点:如何紧扣“参观海洋馆”的主题,生动表现出人与海洋生物共同生存、各得其乐、互相呼应的生动的画面;如何表现好人物的背面动态。
教学流程示意
一、兴趣激发 四、生活与艺术
二、场景与人物 五、启发思维
三、技法探究 六、艺术创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70%以上是浩瀚的海洋,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你认识哪些海洋生物?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学生回答出的海洋生物,贴在黑板上,布置成海底世界。
学生活动:回忆描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海洋生物特点的描述,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创作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导游兰兰,由请兰兰带领我们去领略海洋的神奇之美。
板书课题:参观海洋馆
2、宣传片:边欣赏边思考如何表现参观海洋馆的画面。
学生活动:参观海洋馆既要表现海洋生物,又要表现参观的游人。
板书:海洋生物、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海洋馆视频,明确画面需要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近距离的感受海洋生物的美:
它们叫什么名字?什么形状?身上有什么花纹?
(边看边用手指画一画或者小声的说一说)
组合:小鱼和海龟,你发现了什么?
——大小的变化。
绘画顺序:潜水员喂小鱼,表现这样一个情景,应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海洋生物的形状多样,色彩丰富,大小对比,以及前后关系的绘画顺序,体现遮挡关系。
分析海洋生物与人的关系:
我们要正式开启海洋馆之旅了,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站:展示窗
置身于海底世界的三位小朋友是什么动作?
——背面动态,左边的女生右手搭在旁边女生的肩上,右边的男生右手指着展示窗内,好像在给两位同学讲解。
教师演示:
学生试画:谁来试着画一画人物的背面。
——画背面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介绍)
教师在学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人物与海洋生物的演示。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教师演示。
设计意图:学习参观海洋观时人物的背面画法,以及表现展示窗时人物与海洋生物的前后遮挡关系,动植物间的大小对比。
(3)第二站:海底隧道
走进海底隧道,人们会是怎样的参观动作,你能来模仿一下吗?(请五名同学表演一下)
教师采访:你看到了什么?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是这样的动作?
——参观的人多了,就会产生前后,怎样表现这么多的人物呢?
欣赏19页《缤纷世界》 :人物的遮挡关系是如何表现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表演,分析作品,解决人物间前后遮挡关系。
④欣赏19页《在海洋馆》 :分析局部人物动态。
——参观时,我们只能看到人物的背面吗?当然不是,人们还会有很多生动的动作。
侧面人物:这个动作怎么画?
正面+背面人物:有情节,更有意思,怎样表现?
仰头的人物:怎样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动态,发散学生思维,表现参观的人物不仅仅只可以表现背面,还可以表现侧面,正面与背面结合,仰头的动态,为学生创作更加生动的人物动态奠定基础。
(4)第三站:海豚湾
海豚表演的照片。
海豚表演的绘画作品。
学生活动: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照片中和绘画作品中的海豚湾有什么不同?
——夸张
设计意图: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启发学生思维:
兰兰导游送给我们很多照片,她说我们在画参观海洋馆的时候一定能用到它,一起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5、作业要求:今天,我们以参观海洋馆为主题,生动的表现人与海洋生物共同生存、各得其乐的生动画面。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画面。
2、鼓励学生创作出新颖的情节。
四、讲评作品:
1、你认为哪幅作品的海洋生物表现的最生动?
2、哪那幅作品人物表现的最棒?
3、自评、互评。
五、第四站:海洋危机
50年来,人们向海洋倾倒大量的废物,大型油轮越来越多,一次触礁或撞船,就会造成大量的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肆意屠杀,都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孩子们,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环境的小卫士,保护这美丽而神奇的海洋吧。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海洋的污染现状,唤起学生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决心。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积极参与体验与反馈? 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创造过程中,学生是否大胆、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是否对于伙伴和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技能技法的水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探究性学习为宗旨,用观察、表演、分析、尝试、实践的形式把教法变为学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语言,着重体现学生认知过程,每个知识教学环节中清晰看出学生从感性认知到自我发现再到付诸实践的思维创造过程,在本课即将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保护海洋环境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