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吉祥图案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相关领域 欣赏 评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实验本六年级下第3课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新标准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得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我偏重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解,学生载原来的课上接触过吉祥图案,在生活中也能经常见到吉祥图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让学生了解了到更深层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吉祥图案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吉祥图案的美,体会我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通过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学习,知道吉祥图案的寓意,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特点及美感,从而获得审美情趣,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和美术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很强的课前学习能力,他们借助电脑网络和参考书籍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探索任务。小组合作能力也在逐步加强,组长能够根据组员能力分配任务进而按时保质完成艺术实践任务。
教学方式: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相关知识,启发式提问,评价方法促体验。
技术准备:教师:教学前期,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并查阅了相关书籍等,借助这些资源来满足上课需要。
学生:分小组学习探究相关知识,准备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实物。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认知目标:了解吉祥图案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说出常见的吉祥图案的组成和寓意; 技能目标:学会欣赏器物上的吉祥图案,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上吉祥图案的的表现手法、特点等,并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通过欣赏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组织教学: 教师:出示评价方案。
学生:读评价方案,明确要求。
导入新课:
【意图】:通过搜集物品的图案引出课题。
教师:上课之前,同学们,看看老师在课前搜集到了什么物件?有什么图案?它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带有吉祥图案的物品并完成学评单。
引出课题《吉祥图案》。
二、讲授新课:
(一)吉祥图案的构成方式
1.发现吉祥图案的构成方式
【意图】:学会对吉祥图案构成方式进行分类。
教师:这些图案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寓意呢,出示定义。通过某种自然或想象出的物象的寓意、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就是吉祥图案。
学生:一名学生读。
教师小结构成方式:寓意 谐音 附加文字。
游戏练习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根据吉祥语,从小组的资料袋中找出相对应的图片。(要求:正确举起,并说出构成方式)
3.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评单】练习吉祥图案组合方法,并在括号中写一句吉祥语。
学生完成练习并汇报。
教师小结。
(二)探究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意图】:解决本科重点知识,为欣赏评述做铺垫。
1.观察分析表现手法及用途
教师提问:【组织看书】看看书中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件?说一说它的用途和吉祥图案的寓意。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学生:小组观察后汇报。
2.分组探究学习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按表现手法分组探究,根据资料分析其造型特点,以及感受并完成【学评单】。
学生:分组探究后汇报。
教师小结并过度: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不同表现手法的特点不同,给人感受也不一样,如构图均衡丰满、造型生动、秀丽典雅的刺绣,设计精巧、端庄华丽的粉彩……
对比分析吉祥图案绘画技巧
教师提问:这两件同是瓷器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清新典雅 华丽精美
教师小结。
(三)学习评述方法
【意图】:解决本课难点知识,学习用专业术语赏析吉祥图案的物件。
1.和专业人士学习评述
教师:出示问题后播放视频《粉彩过墙枝桃纹碗》
学生:观看视频,完成手中练习题。
和导游学习介绍方法
(学习评价单)
教师:出示录音《粉彩透雕花瓶》
学生:听录音在【学评单】上勾画选项。
和老师学习解说
教师:示范评价景泰蓝工艺。
学生:倾听在组内练习评述。
【意图】:让学生了解粉彩和景泰蓝工艺。
三、艺术实践:
竞选小导游:学以致用,选择其一进行创作:1.运用吉祥图案将学评单装饰成小报并贴到展板进行宣传。2.录制一段评述视频上传吉祥图案社团。3.绘制吉祥图案的作品。要求:撰写评述语还可以根据用途、图案寓意、构图、做工、表现手法等进行撰写评述语。
展示与评价
运用微信平台上传视频、音频等实践作品。
欣赏评价
五、拓展:
我们今天收获了这么多关于吉祥图案的知识、作品。希望大家把我们的成果带回给家长们欣赏,传承中国民族这一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1.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2.在交流展示时,来自同伴之间的评价,取得宝贵经验。
3.展示学生作品时,来自老师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量规 1.能说出吉祥图案的寓意
2.能用专业的美术术语评价吉祥图案
3.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上吉祥图案的的表现手法、特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这节课我运用课前搜集物品交流展示导入、观察启发、深入探究、体验实践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学得轻松,充分将所学的欣赏、评述和绘画有机结合,拓展知识面,使学生的艺术情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孩子评述欲望。探索、实践与体验,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们的学习天地。但也存在一些想法,有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同分享和切磋: 1.学生在分析中得到体验本课在新课程指引下,采用先学后教、分析、交流、讨论、来吉祥图案的艺术特色,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到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2.学生在感受中得到表现
注重学生的合作参与、互动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亲自体会学习的乐趣,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自我监控,做出自我的调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群体参与意识和团队互助精神,从而提升了情感、价值观,促进了人格的全面发展。
3.本节课,通过评价前置将学习评价单贯穿于课堂:在搜集资料中看方案、在任务驱动中看成果、在学习评价单上看效果、在课堂中看互动、在作品中看质量、在小组活动中看能力。将评价真正落实到每个学习环节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充分扩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梯度,
《吉祥图案》教学设计
顺义区裕龙小学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