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顺序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经过初二年级的语文学习,我认识了鲁迅笔下正直友好、治学严谨(①
)的藤野先生,同时也了解了对中国有着qí(
②
)视心态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而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xī(
③
)利的眼神令我难忘,对再塑(
④)生命的沙利文老师的敬意则油然而生。我还随冯骥才先生认识了几位人情liàn(
⑤
)达的俗世奇人,与汪曾祺一起逛城huáng(
⑥
)庙、吃苋菜、品端午的鸭蛋,和严春友在精巧绝伦的大自然面前呐喊敬畏,与利奥波德一起期待大雁归来。我又与古仁人神游,登岳阳楼、游小石潭、宿醉翁亭,与嗜(
⑦
)学的宋濂对话,与好读书不求甚(⑧)解的陶潜对坐,与慨叹怀才不遇的韩愈辩论,语文学习,多姿多彩,我爱我的母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二、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
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
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
3.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鲁迅——《朝花夕拾》——中国现代
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东晋
C.《小石潭记》——柳宗元——《柳河东集》——唐代
D.《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当代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诗人
C.《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D.《大雁归来》——《沙乡年鉴》——利奥波德——英国生态学家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325篇,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贺敬之的《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以此表达了他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①,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②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
(注)①不能屈:意思是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②鼋鼍(yuán
tuó):大鳖。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鼋
鼍
穴
于
深
渊
之
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________)
②鸿鹄巢于高林之上(________)
③后世何以遗子孙乎(________)
④因采药不反(________)
8.与“表叹息而去”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而竖起左膝(《核舟记》)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9.翻译下列句子。
(1)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公是一位避世隐居的高人,自食其力,从没有进过城府。
B.荆州刺史刘表去请庞公出山,特意带了很多钱财表示诚意。
C.庞公不愿做官,运用比喻给刘表讲了一番人各有志的道理。
D.庞公的妻子也是一位不慕荣华富贵的人,与庞公志趣相投。
阅读元结的《右溪记》,回答下列小题。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在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qī):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
(3)乃记之而去______
(4)南流数十步______
(5)不可名状______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3.本文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14.本文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请具体说明。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益奇而坚????????????
益:
(2)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7.选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山石的瑰玮?
18.本文与《小石潭记》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试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小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20.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21.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22.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2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
(2)心乐之_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
(5)千山鸟飞绝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5.《小石潭记》刻画小石潭水的“清澈”,既用了正面描写,如“______”,又用了侧面描写,如“______”。
26.以上两篇作品在环境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两方面有何共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
(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
(选自《石渠记》)
(注释)①渴(hè):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①民桥其上
桥:
②逾石而往有石泓
逾:
③卷石底以出
卷:
28.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B.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2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30.(甲)(乙)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别简要概括。
31.为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五、课内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32.将原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3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②全石以为底(
)
③俶尔远逝(
)
④蒙络摇缀(
)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⑥潭中鱼可百许头(
)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5.最能反映水清的两个字是_______?
36.请用四个字概括小石潭周边的氛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3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清冽:
(2)悄怆幽邃
悄怆:
38.把文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9.请你分三层概括作者观景时曲折变化的内心情感。
40.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分别是《钴姆潭西小丘记》和《小石潭记》。请你结合《小石潭记》第二段和下面从《钴姆潭西小丘记》中摘取的选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
即更①取器用,铲刈②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③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④熙熙然⑤回巧献技,以效⑦兹丘之下。
注:①更:轮番。②刈(yì):割。③其中:小丘的当中。④举:全。⑤熙熙然:和悦的样子。⑥技:指景物姿态各自的特点。⑦效:效力,尽力贡献。
六、基础知识综合
4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白水洋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拥有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少有的浅水广场。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在阳光下,洋面
甲
(A.水天一色B.波光粼粼),一片白炽
①
(A.chì
B.zhì),故称之为白水洋。白水洋中洋的水上广场下游与燕潭相连,燕潭中碧波荡漾,qīng
②
(A.青
B.清)幽妍丽,由于水流的
乙
(A.冲刷
B.冲击),燕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供游人玩耍。由于其较为特殊的成因和地质地貌,为研究中生代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由于其较为特殊的成因和地质地貌,为研究中生代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情景默写
42.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4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
44.填空。
(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是属于____的范畴。?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______,本文是______的第四篇。
45.学完本文后,某班围绕“小石潭景物探览”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请你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名称,并说说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示例:
名称:小径通幽
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
(2)每一个景点要有一则导游词,请你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名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
参考答案
1.①jǐn②歧③犀
④sù⑤练
⑥皇
⑦shì⑧shèn
【详解】
注意“歧、犀”的正确书写。
2.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能力。D“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错。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3.A
【解析】
【详解】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项有误,《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出自《呐喊》。
4.D
【解析】
【详解】
利奥波德是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不是英国人。故选D。
5.B
【详解】
B项“共325篇”说法错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类诗歌共计305首。
6.鼋鼍/穴/于深渊之下
7.
①邀请
②筑巢
③留下、遗留
④同“返”,返回
8.B
9.(1)保全自己一人,与保全天下比起来怎么样呢?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10.B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该有停顿,状语后置的倒装处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鼋鼍(大鳖)在深渊下面建造巢穴。“于深渊之下”又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顺序应为“鼋鼍于深渊之下穴”
据以上情况综合分析,“穴”的前后都需断开:鼋鼍/穴/于深渊之下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句译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邀请。延:邀请;②句译为: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巢: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筑巢、做巢;③句译为:后世有什么能够留给子孙呢?遗:赠送、遗留;④句译为:采药再不回来。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8.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题干“表叹息而去”的“而”是表承接,可不译;
A.表修饰,可不译;
B.表顺承,然后;
C.表并列,并且;
D.表转折,然而,可是;
故选B。
9.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还要注意句式变化,倒装句要在翻译时,把语序调整过来;如果有省略句式,翻译时,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译文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语句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夫,发语词,可不译;一身,一人;孰若,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整句译为:保全自己一人,与保全天下比起来怎么样呢?
(2)可,大约;许,表示约数;若,好像;空,名词做状语,在空中;无所依,没有什么依靠的。整句译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意思是荆州刺史刘表数次邀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文中只谈到刘表多次邀请庞公出来做官,但并未提及他特意带了钱财表示诚意,故选B。
【点睛】
参考译文:
庞公是南郡襄阳人。住在岘山向阳的一面,未曾去过城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说他:“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公笑着说:“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鼋鼍(大鳖)在深渊下面晚上也可以休息。我住的房子小舍,也不过只是人的巢穴。(我们)都各得了栖宿的地方而已,天下并不是我所能保全的。”于是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妻子儿女还在前面耕种。刘表指着他的妻儿问他:“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公答道:“世人都把危险(的钱财)留给子孙,我现在却留下平安给他们,只是遗留的东西不同,并非完全没有留下啊。”刘表叹息而去。之后庞公与妻儿一起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11.
(1)大约
(2)忽然
(3)于是
(4)向南
(5)说出
12.(1)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秀丽的树木与奇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13.本文从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
14.《小石潭记》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作者借写右溪美好的景色无人欣赏,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慨叹。
【分析】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意思是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可”是“大约”的意思;“俶尔远逝”意思是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是“忽然”的意思;“乃记之而去”意思是于是题字离去,“乃”是“于是”的意思;“南流数十步”意思是向南流几十步的距离,“南”是名词用作状语,“向南”的意思;“不可名状”意思是无法用言语说出它们的状态,“名”是名词用作动词,“说出”的意思。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一句中,“势”是“形状”,“犬牙”是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是“交错不齐”,“其”均是代词,它,指小溪,“源”是“源头”的意思,故可翻译为“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一句中,“佳木”是“秀丽的树木”,“异竹”是“奇异的青竹”,“荫”是“遮盖,掩映”的意思,故可翻译为“秀丽的树木与奇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首先从文中找出描写“水”的句子,然后根据意思找出写作方法及特点。文中第一段“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是描写“水”的句子,意思是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这里运用直接描写,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写出了水流的湍急。
14.本文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从《小石潭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和《右溪记》第二段“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可以看出两文在写景后都有思想感情的表达,这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小石潭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景物的优美静穆和环境的幽美凄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悲苦之情。本文第一段描写小溪的环境清幽秀美,第二段感叹小溪不为人所赏识。文章感慨于道州城边一条无名小溪,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因无人赏爱而芜秽冷落。作者借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小溪向南流几十步的距离,就汇入营溪。江水拍打着两岸,岸边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无法用言语说出它们的状态。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秀丽的树木与奇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居民游览的胜地,喜好清净的人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而惋惜!
15.(1)更加(2)有的人
16.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17.一是土堡的形状;二是山洞的深幽;三是山石分布的疏密有致。(或答:一是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二是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三是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18.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借描绘被遗弃在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怨愤抑郁的心情。但角度有所不同,《小石潭记》主要表现作者谪居生活中的孤寂悲凉的心境,《小石城山记》主要抒发作者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没的不平之气。
【分析】
15.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1)益:意思是增加,利益,更加,渐渐地。结合语境此处应译为更加。
(2)或:意思是也许,有时,有的人,表示不定的词。在语境中指有的人。
16.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回到句子的语境中,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关注到几个关键词。
道口:路口;径:副词,径直,一直;北:往北走;逾:越过;而:连词,表顺接,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可不译;下:往下走。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的归纳及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需从文章的第一段筛选信息,找出语句自己概括,或摘抄原文。文本第一段写景,分两层,先是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反映了作者在永州借游赏自然寻幽探奇。“无所不到”以排遣悠闲时光和怀才不遇的烦忧的精神状态,继而从三个方面描述小石城山的奇貌:随着横亘路头的积石的出现,紧接着“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以简洁形象的笔墨勾勒了积石呈现的房屋形状及四围像小城的外貌,于是与“石城”之称吻合;此后写石上如门的洞穴,“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其深邃且有水,可感其幽静;“环之可上,望甚远”,则见其高旷;“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石上没有土壤,却疏密相间、高昂低伏地生一长着秀美的树木竹子,又显其奇丽。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述,不仅写出了山石的瑰玮,也把石城写得奇美异常、生机盎然。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思想感情的对比分析和理解拓展的能力。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根据文章内容、写作背景、文中表明作者心境的抒情议论的句子等来做具体的分析。《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中的孤寂悲凉的心境。《小石城山记》我们要整体感知其大意,然后找到关键的语句,如第二段“有人说‘造物者之
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是二者,余未信之”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知,作者是“贬逐在此地的贤人”’,文章通过议论抒发了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的不平之气。因此两文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但不尽相同。
【点睛】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19.(1)澈:同“彻”,穿过,透。(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3)趋:快走。(4)观:景象(景观)。
20.(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21.(1)清
(2)伟(奇〉
22.《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分析】
19.
“澈”是通假字,是动词。“犬牙”是活用词,应译为“像狗牙那样”。“观”此处为名词,应译作“景象”。
20.
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都是课本注解中的重点,其中的“凄、寒”都是使动用法的词,“悄怆幽邃”应两字一译,译为“寂静极了,幽深极了”。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21.
段文字的内容,可提取“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这一总结句中的“奇”来作答。
2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小石潭记》中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可知,他的情感是孤凄悲凉的。第二篇文章根据文中所写景物的物点,可知,表达的是作者对美景奇景的喜爱、赞赏之情。
23.
(1)向西
(2)以……为乐
(3)大约
(4)凄凉、忧伤
(5)尽,没有
24.(1)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5.
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全石以为底”)
26.环境特征:两篇作品都是刻画了孤寂幽僻的环境;思想感情:都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分析】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句意: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可:大约。
(4)句意: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怆:凄凉、忧伤。
(5)句意: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绝:尽,没有。
2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中的重点词有:
(1)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下垂。披拂:随风飘拂。
(2)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源:源头。
25.本题考查正侧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文中“水尤清冽”的意思是潭水格外清凉,是对水的正面描写,其中“清”直接刻画出了水的清澈;“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通过对石底的石头,鱼儿、日光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这是对潭水侧面描写。
2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比较阅读。
(1)环境特征的相同点。《小石潭记》从“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江雪》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知,都写出了环境的孤寂幽僻。
(2)作者情感的相同点。《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凉的特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江雪》中,诗人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故两文都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小石潭记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江雪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7.搭桥、架桥
越过、经过
弯曲
28.C
29.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30.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潭水清冽,水声悦耳。
31.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木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解析】
【分析】
选自《小石潭记》《石渠记》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2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本题的“桥”是“名词动用,搭桥,建桥”;“逾”是“越过,经过”的意思;“卷”是“弯曲”的意思。
点晴:试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平时要分类积累,解答此类习题并不是太困难。
2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是“介词,因为”;A项中“以”是“介词,凭,凭借”;B项中的“以”是“介词,把,用”;C项中的“以”是“介词,因为”;D项中的“以”是“介词,按照”。故选C
2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的“其、巅、动、崖、谷”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是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本题中【甲】文“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水清澈,水声多变;【乙】文“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清深多倏鱼”——潭水清冽,水声悦耳。
31.试题分析: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小石潭”的特点即可。(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人文特点)
参考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3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3.①向西
②把
③忽然
④覆盖
⑤像狗的牙齿那样
⑥大约
34.因为那种环境太凄
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35.空游
36.凄
清
幽
美(意思对即可)
【分析】
32.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33.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注意解释词语要符合文言特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犬”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34.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以”“清”“乃”“去”“
斗折”“
蛇行”,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35.“皆若空游无所依”意思是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写出水的清澈透明,因此答案是“空游”。
3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抓住甲文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来概括景物特点:凄
清
幽
美。
37.(1)清凉
(2)凄凉
38.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9.第一层:见到小石潭时惊喜,快乐;第二层,看游鱼戏石时无忧无虑;第三层,在寂静环境中又感到孤寂、凄凉。
40.示例:《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鱼影刻印在石上就像一幅静态画;“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勾画出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钴姆潭西小丘记》中“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等把静物寓于动态中写景。
【分析】
3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水格外清凉。清冽:清凉;
(2)句意:真是凄凉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凄凉。
3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灭(暗,看不见)”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39.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浏览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从“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可知,作者见到小石潭时惊喜,快乐;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知,作者看游鱼戏石时无忧无虑;从“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作者在寂静环境中,想到自己被贬的境遇,心里感到孤寂、凄凉。
40.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简洁准确表述。《小石潭记》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写鱼的静态之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动态之景,动静结合突出了鱼的生动活泼,自由自在。《钴姆潭西小丘记》中,“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是把静物当成动景来写,像徐徐展开的画卷,给人以灵动之感。
【点睛】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凄凉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
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
41.(1)A
B
(2)B
A
其较为特殊的成因和地质地貌为研究中生代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处“白炽”的“炽”字属于易读错字,正确读音应为“chì”;②处“青”多形容颜色,“清”多指气体、液体透明而没有杂质,或安静等,根据空前“燕潭中碧波荡漾”可知,此处形容水,故选“清”字。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水天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波光粼粼”指波光明净。此处形容的是“阳光照射下的洋面”,故应选“波光粼粼”。
“冲刷”指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冲击”指的是(水流等)撞击物体。此处写的是在水流的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地貌,应选“冲刷”。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介词“由于”放在句首,造成句子主语缺失,修改时删去“由于”,让句子主语明确即可。
42.
(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1)句注意“蔓”“络”“披拂”的正确写法。(3)句注意“佁”“俶”“翕”的正确写法。
43.承天寺闲情逸致
富春江悠闲安适
桃花源和平宁静(答案不唯一)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内容上要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形式上要注意: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小石潭凄寒幽静”整体上是个主谓结构,“凄寒幽静”是并列结构。所写下联必须符合这些要求。
44.
(1)抒情议论
散文
(2)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小石潭记》的阅读理解。
45.(1)(示例)名称:听水轩 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示例:听水轩——大家一听到这个景点的名称,肯定会有眼前一亮之感吧。时值盛夏,大家一路走来,想必非常辛苦,那我们就一起坐在这竹树环合的轩子里,品味这独具神韵的美景,聆听这来自小石潭幽咽的水声吧!
【解析】试题分析:(1)要根据景点的特点来起名称,且要求仿照示例。要结合文章内容来答出起名字的缘由。所以首先要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如景点名称:“观鱼台”。依据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景点名称:“品茗赏石阁”。依据是:“水尤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景点名:“望溪亭”。依据是:“潭西南而望,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景点名:“天然氧吧”。依据是:“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日光下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2)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名写一段导游词。实际上就是根据景点的特点来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最重要的是读懂文章内容。这样才能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一定要注意抓住景点的独特之处来写。这样才能吸引游客。语言要生动流畅,富有激情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