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15 14: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07770012636500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48分)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浑身是宝。马达加斯加岛上主要分布在某部。猴面包树喜热、耐旱。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读某地降水量和盛行风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2.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猴面包树储水的季节为
A.一年四季B.夏半年湿季C.冬半年干季D.春秋两季
3.下列关于猴面包树各组成部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树干粗大、木质松软-利于大量储水;②树皮坚实-防止冻害,减少蒸发;
③枝叶较少-减少蒸腾;④根系发达-利于吸收深层地下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读图完成4~6题。
4.比拉大沙丘所在海湾及其周边地区
A.火山地震频发B.气候温和湿润C.有季节性海冰D.常绿硬叶林广布
5.图示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搬运与堆积B.岩浆的固结与风化C.风力的搬运与堆积D.海浪与风力的侵蚀
6.比拉大沙丘移动速度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纳特龙湖是一个大湖,水很浅,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水中盐、碱浓度很高。自1883年以来盖拉伊火山一直保持着间歇性喷发。下图为纳特龙湖位置和阿鲁沙各月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纳特龙湖湖水很浅的原因
A.泥沙淤积B.东非高原,地势高,湖水外泄
C.火山灰掩埋D.湿季降水较少,旱季湖水蒸发旺盛
8.纳特龙湖10月~次年5月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
A.湖面先增大后缩小,但整体变小B.湖面先缩小后增大,但整体变小
C.湖面先增大后缩小,但整体变大D.湖面先缩小后增大,但整体变大
9.关于纳特龙湖湖水盐、碱浓度高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尤其是旱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②火山灰和火山熔岩物质在湖中累积;③湖泊为一个大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④地下温泉带来大量的矿物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山地玫瑰是一种多肉植物,多分布在加那利群岛山地北坡针叶林下开阔地带。这种植物的叶片在生长期展开,像一朵绽开的玫瑰;休眠期外围叶片老化枯萎,中心叶片紧紧包裹在一起,酷似未开放的玫瑰花苞。下图为加那利群岛分布图与山地玫瑰不同时期外形照片。据此回答10~11题。
10.根据山地玫瑰的分布特点推测,下列对其生长习性描述正确的是
A.喜光热B.耐盐碱C.忌干旱D.喜温凉
11.山地玫瑰的休眠期最有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12~14题。
12.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寒流B.海岸线绵长C.飞沙入海D.上升流
13.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③海浪堆积作用;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4.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是
①海岸线平直;②信风控制;③沙粒干燥;④常年有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加利福尼亚州的科技初创公司设计了一种由几乎透明的玻璃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该电池板可以使光线不受阻碍地穿过,同时进入光谱的不可见范围,可以吸收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紫外光波,然后被转换成能量。可应用于摩天大楼的窗户、汽车玻璃、iPhone上的玻璃、高速公路标牌、超市货架标牌等,有望彻底改变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下列地区中从自然条件来看最适宜安装太阳能窗户系统的是
A.阿拉伯半岛B.亚平宁半岛C.佛罗里达半岛D.中南半岛
16.在加州积极推广“太阳能技术”是因为
A.加州太阳能资源丰富B.加州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加州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D.太阳能可再生,能量集中
二、综合题。(3大题,9小问,共计52分)
17.红安苕是一种红苕的名称,它生长在革命老区-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红安县田田畈畈、冲冲洼洼里,是红安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红安当地传统的红薯,7月才开始栽苗,8月长得最快,直到11月才能上市,种植周期长。并且,红薯没有看相,个头不均匀,凹凸不平,当地人形容是“歪瓜裂枣”,属于“淀粉型”,口感不甜,卖不出高价。红薯往往滞销,烂到地里。然而,红安地处丘陵地带,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红薯。经过摸索试验,采用起畦垄作、斜插等科学种植技术并培育出了板栗心香、一点红、红安红、人参薯等多个新型品种。如今,红安苕通过精加工、精包装,作为保健食品,走遍全国,走向了世界。(16分)
(1)说明红安苕成为红安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起畦垄作的优点。(6分)
(3)指出图中红安苕垄作的最佳走向并说明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粉笔制作过程是先将石膏等原料混合,加水调匀制成薄浆,然后迅速浇入金属模具各孔内,待凝固后拆开模具,取出粉笔露天晒干即成。湖北应城盛产优质石膏。刘垸村是制作粉笔的专业村。20世纪50年代,刘垸村部分村民通过家庭作坊开始制作粉笔,利用农闲时间挑着担子、拉着板车到周边地区兜售。1988年,该村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文具品牌商和贸易商开展
大合作,开始大规模生产粉笔,赚取加工费,生产粉笔的农户一度达到300多家,流生产的教学粉笔行销全国。近年来,该村逐步整合粉笔家庭作坊,建设大型347国道道粉笔厂,打造以生产销售为主、乡村旅游休闲体验为辅的粉笔特色小镇。
(1)说明20世纪50年代刘垸村粉笔生产采用家庭作坊的原因。(6分)
(2)分析1988年起刘垸村大规模生产粉笔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粉笔特色小镇建设对刘垸村粉笔产业发展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以荒漠为主,内流区域狭小。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发
源于安第斯山的众多河流,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
(1)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6分)。
(2)从河流特征角度分析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荒漠中内流区域狭小的原因。(6分)
(3)请你对“河中生物很少”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7.(16分)
(1)红安地处丘陵地带(2分),土地田田畈畈、冲冲洼洼,不适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2分),而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苕。(2分)
(2)便于排灌,有利于防旱排渍;(2分)增厚土层(扩大根系活动范围)(2分);增大土壤与外界接触面,白天受光面积增大,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累养分(“受光面积”或“昼夜温差”任答一点得2分)。(2分)
(3)东西走向(2分);利于接受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2分)
18.(18分)
(1)生产过程简单,技术门槛低;销售范围较小,市场需求有限;生产时间灵活,可兼顾农事活动。(6分)
(2)位于石膏产区,原料丰富;发展较早,有大量熟练、廉价的劳动力;距火车站、国道近,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6分)
(3)利于打造品牌,开展规模化营销,提高利润;利于改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利于产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6分)
19.(18分)
(1)(6分)①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森林2分);
②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石化2分)
③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出露2分)
(2)(6分)①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众多且流量较大(2分);
②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2分);
③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2分)。
(3)(6分)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冰川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长、繁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