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16 10: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B.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凝固成冰
C.
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D.
一块橡皮从家中楼上拿到楼下
一铁块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将铁块加热后轧成薄铁片
B.
带到月球上称质量
C.
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
D.
将铁块锉成圆柱体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有一砝码已经粘上一些泥,这样测出的质量将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一罐氧气用去总质量的一半,密度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C.
铜的密度是,表示铜的质量为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度量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酱油的“提子”来度量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于?kg
B.
小于?kg
C.
大于?kg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熔化,当冰全部化成水以后,可知
A.
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
B.
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
C.
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
D.
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越大
B.
密度是表示物体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C.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D.
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的其密度就越大
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4,且两物体体积::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
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
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
A.
且?
B.
且?
C.
且?
D.
且?
小明发现冬天注满水的缸胀破了,这是因为
A.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
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不变了
C.
水结成冰后,质量和体积都变大了
D.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体积变大了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丙容器,装有质量相等、液面刚好相平的ABC三种液体,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最大
B.
最大
C.
最大
D.
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
2千克米
B.
4千克米
C.
6千克米
D.
8千克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0分)
葛婉在测量金属块密度实验中,利用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右盘中了,通过在左盘中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
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______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某小组测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
一只质量为6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如果在瓶中先放入的一个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g,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______

有一空瓶质量是2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80g,则该瓶子容积是______
mL;用此空瓶可装密度为的液体______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压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小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主要步骤如下:
调节时先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则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兴趣小组的小敏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其方法如下:
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小敏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她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改正错误后,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由于金属块放不进量筒,于是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先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属块。再往量筒中装入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______;
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
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方案二: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
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计算出酸奶的密度______。
分析与交流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______,测出密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一个玻璃瓶,装入80mL酒精时,总质量为若将酒精完全倒出后,并装满水,总质量为则:
玻璃瓶的质量是多少克?
玻璃瓶的容积为多少?
乌鸦喝水的故事同学们都听过,现在有一个瓶子,其容积为550mL,瓶子里装有300g的水,乌鸦要想喝到水需要向瓶子里投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粉笔被用去一半后,物质变少,即质量变小;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其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故A错误;
B、水凝固成冰,状态变化了,但质量不变;凝固后,体积变大,故密度变小。故B错误;
C、冰熔化为水后,状态变化了,但质量不变;变成水后,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C错误;
D、橡皮从楼上拿到楼下,位置发生改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比值--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密度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分析时,认真思考题目中到底是物体什么量发生了改变,是否对质量和密度造成影响;要深入的分析才行。
此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以及密度的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变化与否,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变化,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抓住这两点,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2.【答案】D
【解析】解:
A、将铁块加热后轧成薄铁片,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与状态无关.不符合题意;
B、带到月球上称质量,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与形状无关.不符合题意;
C、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与位置无关.不符合题意;
D、将铁块锉成圆柱体,物质发生变化,质量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把握“物质多少”是否变化,是判断质量是否变化的唯一条件.
3.【答案】B
【解析】解: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若一砝码已经粘上一些泥,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再加上泥的质量。本题中测出的物质质量没有加上砝码上泥的质量,所以偏小。
故选:B。
若一砝码已经粘上一些泥,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再加上泥的质量。
通过此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4.【答案】B
【解析】解: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多少无关,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不变。故A错误;
B、一罐氧气用去总质量的一半,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B正确;
C、由密度的定义和单位可知,铜的密度表示铜的质量为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与密度没有关系,不同密度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如1kg铜和1kg铁,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多少无关;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无关;
密度是使用单位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所以某种物质的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或这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kg或多少g。
一定体积的气体,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正确理解密度、质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
因为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所以,
即:,
所以,
因为,
所以,
可得.
故选B.
“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利用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得出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等式,据此判断白酒与酱油的质量关系.
本题涉及到密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
6.【答案】C
【解析】解: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
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得,水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
故选C.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只要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就不会改变.此外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7.【答案】D
【解析】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物体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故B错误;
C、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铁的密度就小于水银的密度,故C错误;
D、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的其密度就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含质量的多少,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密度,但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液体的密度不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液体的密度一定比气体的密度大.
本题考查密度的有关问题,了解密度概念及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已知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即,::4,
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5
物体肯定是空心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利用求出体积之比与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5比较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利用求出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根据密度的定义式,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
斜率越大的密度也大.所以可判断,选项C、D错误.
由于水的密度为,图中B直线斜率为1,所以可判断,,
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A正确.
故选A.
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明确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自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的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从图示中可以看出B物质的密度是,即水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最大的C物质的密度最大.
10.【答案】A
【解析】解: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A。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注满水的缸胀破了,说明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状态、位置、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
11.【答案】C
【解析】解:由题知三容器底面积相同,液面刚好相平,三液体的体积关系,
,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三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即最大.
故选C.
由题知三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图知三液体的体积关系,而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三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得出三液体的体积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氧气的质量为m,则原来氧气的密度;
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余氧气的质量:

因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弄清使用氧气前和使用氧气后体积不变、质量改变是本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
故答案为:。
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
14.【答案】或“零”?
大于?
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解析】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将铁块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边的铁块重,铁块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加上5g的砝码,指针偏右说明右边的砝码重,应该取出5g的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或“零”;大于;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物体重,可以通过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若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需要减砝码,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天平是初中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之一,需要掌握其使用方法。
15.【答案】21?
【解析】解:
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
酱油的密度是:。
故答案为:21;。
从图上读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又知道酱油倒入量筒之前,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求出倒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
从量筒上读出酱油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16.【答案】
【解析】解: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根据可得,瓶子的容积:

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
已知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用总质量减掉瓶子和金属块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然后用金属块的质量除以金属块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空瓶子的容积等于空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以及金属块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
17.【答案】60;108
【解析】解:水的质量:

根据密度公式知:

液体的密度:

用此空瓶可装液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60;108.
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已知瓶子容积及液体密度,根据密度变形公式,可求出可装该液体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和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瓶子的容积就是盛满水后水的体积,也是盛满另一种液体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8.【答案】减小;
季节;天气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大气压的影响因素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受高度、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压的变化。
故答案为:减小;季节;天气。
19.【答案】零刻度?
左?
?
【解析】解: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时先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由图甲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由图乙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
故答案为:零刻度;左;;。
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是可以的。
由图甲读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由图乙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注意单位换算。
20.【答案】调节螺母前,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处;39;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有关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读数及密度的计算,有关该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是该题的亮点。
使用天平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根据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得出金属块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得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该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敏操作的不当之处是调平衡前游码未归零;
由图1知,金属块的质量;
由图3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26mL,?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调节螺母前,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处;39;;。
21.【答案】??
小?

【解析】解:
已知烧杯的质量和倒入酸奶后的总质量,所以酸奶的质量为;
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
所以酸奶的密度为;
方案一将酸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壁上不可避免地沾有部分酸奶,导致用量筒测出的酸奶体积偏小;
在质量一定时,由知,体积偏小,所以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
方案一:;
方案二:;
分析与交流发现:小;大。
方案一:已知烧杯的质量以及倒入酸奶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酸奶的质量;
方案二:已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和倒入量筒后剩余的酸奶和烧杯的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入量筒的酸奶的质量;酸奶的体积已经测出,所以酸奶密度用计算;
测量结果的偏差,从测量过程在是否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操作分析,密度大小的偏差从测量的物理量是否精确考虑。
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导致误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22.【答案】解:设瓶子的质量为;
当装满酒精时,由可得:
,即,
解得:;
当瓶装满水时,瓶子容积为V,由可得:
,即,
解得:。
答:瓶子的质量为20g;
瓶子的容积为。
【解析】【试题解析】
瓶子的容积即为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所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液体的质量和瓶子的质量之和即为总质量列出式子,解得出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瓶内水和酒精的体积相等,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23.【答案】解:水的体积为:;
石块总体积:;
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答: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质量是650g。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故投入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上面求出了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密度,利用公式求出石块的质量。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