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四季如画》
学科 美术 学段 二 年级 三年级 册数 上册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美术课程标准对这个领域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是:初步认识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2.理论依据: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感受四季的色彩变化。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四季如画》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对色彩初步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发现、比较、探索四季中的色彩变化,并运用水粉调色技法分组完成表现四季的作品。
本课内容在整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色彩知识)
第五册《色彩滴染》《美丽的染纸》《四季如画》
第六册《色彩斑斓的窗户》《生活中的装饰布》
第八册《向日葵》《画水果》
第九册《画门神》
第十册《色彩的明度练习(一)》《色彩的明度练习(二)》
第十一册《装饰色彩的魅力》《色彩纯度练习》
第十二册《色彩的联想》
纵观整套教材,《四季如画》一课是全套教材中色彩系列的初识阶段,在认识了色彩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究表现四季色彩的的绘画语言,并运用水粉调色技法,表现四季的色彩。
2.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色彩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对水粉颜料的特性不熟悉,但对水粉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能出现的问题:水粉调色技法上的欠缺,能否大胆使用颜色表现四季。
3.教学方式:教师采用对比学习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等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4.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实物投影等充分运用于本课教学。
5.技术准备:教学课件、影音资料。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界不同季节植物及相应环境的特点,运用水粉表现四季色彩。
2.过程与方法:在小组体验、活动探究中,学习水粉调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四季色彩变化规律的学习兴趣,增强表现自然色彩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从图片中找出四季主要颜色,合作完成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的作品。
2.教学难点:用水粉颜色表现季节色彩的特点。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 引入
古诗引入:
(1)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2)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3)山僧不解数甲子,
一叶落知天下秋。
(4)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1.请同学们慢慢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感受一下诗句中的画面!
2.从诗句中你能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美丽的画面;
春夏秋冬的景色等。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四季如画。将全班分为四组,(第一组是春,第二组是夏,第三组是秋,第四组是冬)共同完成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的作品。 借用古诗中描写四季的诗句,引出课题,展开今天得学习。
二、 新课讲解
1.初识四季色彩
播放视频短片:四季风光
出示板书:四季如画
小结:大自然四季更替,植物更加神奇,能够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尤其是植物的色彩仿佛是季节的信号,美丽如画。 1.观察自然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你能说说植物随着季节的更替都有哪些变化吗?
预设回答:春天小草发芽,树木开花;
秋天果实成熟;
每个季节的色彩不同。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四季色彩的变化。
2. 探究四季色彩
春、夏、秋、冬的色彩。
小结:我们共同找到了四季的色彩。希望同学们大胆运用颜色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四季色彩。
(1)结合桌上图片,请组长带领组员找到本组所在季节的颜色。
(2)每人有一张色相环贴纸,把找到的颜色取下来,粘在本组展板的右侧。
2.小组展示。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展示并介绍。
3.介绍秋天色彩:
展示用叶子粘贴的枫叶造型展板。直观感受叶子的色彩。
解决本课重点,感受四季色彩。
直观感受秋天的色彩。
3.欣赏四季色彩
绘画作品
表现四季的作品
欣赏绘画作品,再次感受四季。
2.中国画家林风眠的彩墨画作品《春天》。
学生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画面主要表现春天里的一个花园,藤萝缠绕,紫花绽放,黄色、绿色的树冠交相辉映,整个画面充斥着不同的绿色,还有许多春天里的紫色、黄色的花朵点缀着画面。
3.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油画作品。
四幅作品以“麦草堆”为画面主体,作品中表现的颜色并不是我们通常印象中的四季颜色,画家善于表现光影变化中同一物体产生的色彩变化,同学们也可以大胆的运用颜色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绘画作品从具象物体到抽象色块,让学生感受四季的色彩变化。
4.表现四季色彩
用水粉表现四季。
以画“春”为例:
①出示色块表现的画面。
②出示点表现的画面。
③教师示范:调色方法。
以画“春”为例:
知识点:
先挑出要使用的水粉颜色,按照颜色的规律有序的挤在调色板中。
淡绿、柠檬黄、白色等。
用2-3种颜色调和。可以适当加入白色。
一个颜色加入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季节。
淡绿+柠檬黄 表现“春”
淡绿+群青 表现“夏” 学习调色技法。
三、 艺术实践 分组合作完成四季作品。
艺术实践要求:
请大胆使用色彩表达你所在组的季节。将画好的作品,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贴在黑板上。
教师将楼空展板贴在学生作品上。
明确学习任务
四、 展示评价 全班共同完成四幅作品。
还记得今天的主题吗?让我们静静的感受一下这窗外四季如画的景色吧! 评价要点:
感受不同季节的色彩。
水粉技法表现丰富。 依据知识点进行评价
五、 知识拓展 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来找寻身边最美的叶子吧! 叶子创作的艺术作品。
拓展眼界,用叶子进行艺术创作。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激励性语言评价
随堂评价,对学生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学生是否感受到了季节的色彩。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
作业评价
根据学生艺术实践的作品有针对性的进行互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教学特色: 本课以初识四季色彩——探究四季色彩——欣赏四季色彩——表现四季色彩为主线展开,通过播放四季风光视频及图片、展示秋叶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四季的色彩。
在探究四季色彩时,教师巧妙利用色相环,为每位学生设计制作了一张色相环贴纸,从贴纸上找到相应的颜色粘到展板中;在介绍秋天的色彩时,教师把银杏叶、枫叶带到了课堂中,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季节的色彩。
在实践环节,学生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分为四组,用点画法、色块画法等水粉技法表现季节的色彩;展示时,将中式窗框粘贴在学生作品之上,透过窗户看到的色彩更加鲜明,就仿佛置身于四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