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训练提升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训练提升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14: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邓稼先
名 师 点 睛
(1)通过对字音、字形、词语和相关文学常识的练习,提升记忆能力及正确运用的能力。
(2)通过对病句修改、句子衔接和排序的练习,能判断病因并正确修改,寻找句子间的内在关系,培养语感,提高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课内外文段的阅读,能抓住重点词句,尤其是副词,仔细品味、赏析,理清思路,分析文意,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4)体会文中某一语段的作用,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练助学
基础达标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或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真实性”“文学性”是传记的两大特点。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实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可细分为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这篇文章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邓稼先,高度赞扬了他将个人生命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他由衷的赞美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    )人和kāi tuò(    )者。
(2)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    )。
(3)当初xuǎn pìn(    )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4)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pánɡ huánɡ(    ),没有矛盾。
基 础 巩 固
奠基 
开拓 
挚友 
选聘 
彷徨 
B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将“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交换顺序)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在“里程碑”的后面加“意义”)
C.在我看来,他大概一定是有所觉察了。(“是”和“一定”互换位置)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将“广泛”放在“关注”前)
C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②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③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⑤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A.②③⑤④① B.②⑤③①④
C.④③⑤①② D.④①③⑤②
D 
5.填空。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_________是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1.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动人。对作者这样写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课 内 阅 读
拓展提升
能力达标
B 
2.文中说“(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其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品质。
3.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4.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比着写?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他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5.阅读《邓稼先》“我不能走”部分,简答下面两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充满了作者对友人邓稼先的关怀。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一个细腻的询问,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6.《邓稼先》“我不能走”结尾部分引用了“五四”时代的一首歌,其作用是什么?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歌颂邓稼先甘为祖国牺牲的精神,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拓 展 阅 读
少年时光
哥哥从小活泼健康,好动会玩。他冰滑得棒,棋下得好,而玩得最精的是杂技项目“抖空竹”,他甚至可以把茶壶盖拿来抖。父亲同时在三所大学兼课,家里经济条件该算中等偏上吧,但哥哥没有少爷脾气,跟保姆和黄包车夫处得很好。一次,他把家里的香烟拿出来给车夫老岳,求他陪自己下棋。老岳说:“我可以陪你玩一两盘,但你不能拿家里的东西,养成坏习惯可不行。”劳动人民的朴实品质在哥哥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哥哥5岁时,父亲为他请了私塾先生,教他背诵《诗经》《论语》。父亲的同学张奚若来家看后说:“‘五四运动’这么多年了,你还让孩子背老古董?”父亲说:“不是叫他学古董,他快要上学了,想叫他先了解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
6岁那年,哥哥被送进北京四存小学。这是一所极其尊孔的学校,古文训练很严格。哥哥的学习成绩一般,他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偏爱数学等自然科学。家里的大量存书给他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条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科全书《万有文库》,一套几百本,哥哥最爱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家里就请来英文教师,哥哥到小学毕业时,英文已经达到高中一年级的水平。


哥哥的中学是在北京崇德学校读的。他与杨振宁是同学。杨振宁的父亲杨吾之与我父亲在美国是同学,在清华大学又是同事,杨振宁又比我哥高一级,所以他处处护着哥哥。哥哥与杨振宁都热爱数、理、化,成绩优异;而我哥的外语尤其好,这时已能看英文《格林童话》了。
爱国情愫
“七七事变”时哥哥正上初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哥哥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当时日本宪兵队驻扎在府右街,中国人路过那里就得鞠躬,哥哥上学放学宁愿绕很远的路,也不给日本人行礼。
一次,日本人召开大会,给每个学生发一面小太阳旗,哥哥悄悄把旗撕了扔掉,不料被一个日伪警察看见,并告到了学校。因崇德学校对日本侵略者不感兴趣,校方就说学校没有这个人,搪塞过去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当局勒令崇德学校解散。校长对我父亲说,稼先的学业很有前途,但思想激进,留在北平迟早会出事,最好把他送走。父亲便下了决心,让刚从北京朝阳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大姐,带哥哥到重庆去念书。后来哥哥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又和杨振宁成为同学。
1945年12月1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国民党军警、特务包围西南联大等学校,对学生大打出手,并投掷手榴弹炸死学生4人,炸伤20余人。惨案发生后,为了给受伤同学买药,哥哥不顾同学们的劝阻,趁夜跳墙出去,买回了药品。
在此之前,哥哥虽有爱国思想,但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较深,所以没有参加进步组织。惨案使他认清了国民党的本质,就毅然参加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也就在这时,哥哥的名字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
1946年哥哥由西南联大毕业,被北京大学聘为物理助教。他积极参加反蒋民主运动,在1947年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中,我也参加了北大广场集会,亲眼看见哥哥面对军警勇敢地跳上讲台演说,那种大无畏的气概,使我感到十分敬佩。
(1)结合上下文理解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
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文中指邓铏先不想其兄长的事情让所有人都知道。
(2)阅读“少年时光”部分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3)在“爱国情愫”部分中,其弟讲述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宁愿绕远路,也不给日本兵行礼。②悄悄把日军的太阳旗撕掉。③冒着危险,翻墙为受伤同学买药。④参加“民主青年同盟”。⑤面对军警勇敢地上台发表演说。表现了邓稼先不畏危险、勇敢果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爱国情操。
(4)结合本文及你的知识积累,仿照下面“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为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词。
示例: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8.【湖南株洲中考】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4个字。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过几天将会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开启人类探测月球新篇章
综 合 运 用
9.学习本文之后,阳光中学七年级某班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20年“天问一号”成功发射,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示例一:走近邓稼先 示例二:中国飞天梦的历程

(2)【在线交流】假如让你去采访航天科技人员,需要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示例:①请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②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说几句激励性的话。

(3)【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请你依照下面的提示语,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提示语: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示例: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