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1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1 11-20各数的认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5 15: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直观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
2.通过学生摆小棒,直观认识“十”,初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3.通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产生的需要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建构“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难点
数字个位与十位的组成、分析与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棒
教学设计:
一、创设比一比谁最棒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看看它们都是谁呢?(大屏幕出示 暖洋洋、美洋洋、懒洋洋、喜洋洋、沸洋洋)
2.小朋友它们和你们一样都很爱学习,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在学校表现如何?看看它们都得了几个笑脸?
先出示暖洋洋看看它得了多少个笑脸?小朋友一个一个的数,(这点教学强调一下是一个一个的数的)数到10个笑脸,提问:10十以内的数我们都会数了,接着往下数还会吗?不错,我们还小朋友真不简单,一个一个的数都会数比10大的数了,小朋友一起说会,再接着往下数暖洋洋一共得14个笑脸。教师讲解把10个笑脸换成一个大拇指,一个一个的数10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再加4个笑脸就是14个,用这种方法不仅记数方便数数简单方遍,可以一眼就看出暖洋洋得了14个笑脸。小朋友我们再来数数美洋洋得了几个笑脸,当我们数到能换大拇指的时候就记得告诉我好吗?学生在数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将10个笑脸换成一个大拇指,数到10个提问:几个了?10个了可以换大拇指了?再接着数到18。真棒得了18个,引出有了10个笑脸可以换一个大拇指。懒洋洋得了8个笑脸。强调要10个笑脸才能换大拇指,(这里要加强思想教育懒洋洋要加油了,不然要落后了)
喜洋洋和沸洋洋得了13个笑脸。直接出示喜洋洋得了13个笑脸,提问:小朋友知道喜洋洋的了几个笑脸了吗?不同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体会把10个笑脸换成1个大拇指数数更方便,一个大拇指就表示有10个笑脸就不用数了
(“10个一是1个十”的应用让学生在数笑脸的过程中进行20以内的数数体会1个十是10个一。)
3.教师总结:其实把10个笑脸换成一个大拇指是跟我们的祖先学习的.....
4.介绍数学文化。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记数时就想出了像这样的方法。他们用石子来记数,数一个物体,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子,这样下去,小石子越来越多,怎么办呢?他们也想出了个办法。有了10块小石子,再把它们换成一块大一点的石子,表示已经有了10个。这种方法高明吧!小朋友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数小棒可以吗?
二、动手操作,直观理解11的意义,初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大屏幕出示一齐出示11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再提问它们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样就看出是十一根小棒?由此大屏幕出是十根小棒一根一根得数然后再把这十根小棒换成一根大棒或把这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然后再在一捆小棒的右边摆一根就是11根,一个一个地数十个笑脸再换成一个大拇指,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小石子再换乘十个大石子(其实这意思都是一样都表示有10个)
2.出示10根小棒
十根小棒一根一根的数有几个一个看作10个一,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 提问:其实10个一和1个十都是一样的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3.学生自己尝试摆11根小棒。
让学生数出11根小棒,思考怎样摆可以像刚才那样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1根。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相看一看。
全班交流不同的摆法。直观感受将10根小棒堆在一起看得最直接。
师介绍:把10根堆起来和把10个笑脸换成1个大拇指、把10个小石子换成1个大石头一样,都是想直接告诉别人这有10个不用数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10根小棒用橡皮筋捆起来。和1根放一起,一眼就看出是11根。我们也动手捆一捆。
学生数出10根小棒。
教师一边示范用橡皮筋捆小棒一边讲解。
学生尝试捆一捆,鼓励同桌互相帮忙。
在1捆的右边放1根。就是11根。
2.再次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把10根捆成1捆,10根和1捆是什么关系呢?
同样是10根,一根一根地数,10根有(10个)1根。
10个1根可以看作10个(一)。
把它捆起来1捆就有10根,可以看作1个(十)。
10个一(就是)1个十。
请学生读一读。
把小棒一起放回盒中,让学生拿12根小棒,比比谁快。(1捆加2根)
再摆13根小棒。(1捆加3根)
紧接着数14根小棒怎样数,指名说说数15根小棒的方法,在数16根、17根、18根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和摆小棒的步骤,再让学生数19根小棒,提问十九根小棒再添一根是多少根
师:现在不要你们摆了,你们指挥我来摆。
学生充分感知十几根就用一捆加几根。
请小朋友们摆19根小棒。(生操作)
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再拿出一根添上去,多少根了?(20根)
交流又有了10根,把10根捆起来。
思考20有几捆,2捆是几个十?
2个十就是(20)。
三、玩认数数字卡片游戏
1老师拍手孩子们数数看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手?
2,老师说数字孩子在卡片中找出老师所说的数。
四、感受数在生活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观察、读一读直尺上的数,感受数的顺序。
2.创设老师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进行数的顺序、数感的训练。
老师出题、生猜。14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6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0和12的中间一个数是多少?和18相邻的数是多少?
学生选一个数,小美猜。学生说:“大了、小了或对了”进行提示。
3.感受生活中的这些数。
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10个一是1个十”,让数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建立起联系。。
1.在生活中运用,强化感知十几的意义。
2.通过估一估,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出现10个草莓,请学生看一看。
再出现14个草莓,先看一看再遮挡起来,请学生估一估大概有多少个?集体数一数,看谁估的准。
出现18个草莓,看一看再挡起来,学生先估再数。
3.估一估小伞有几把?
4.感受生活中的这些数。
⑴公交站牌。
宝宝和贝贝是邻居,住在一幢楼上,放学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看看这是她们要坐的公交车站牌,你知道她要坐多少路?(18路);先出示16路公交车,学生辨别发现不对。再出示18路公交车。
⑵红灯读秒。
他们上了18路公交车。走到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还有多少秒?(20秒。)
师:等红灯的时候数是怎么数的呀?我们一起帮着数一数。学生从20倒着数到0。
⑶电梯间楼层标志。
师:终于到楼下了,他们进了电梯间,宝宝家比贝贝家住得高,你知道宝宝家住几楼?贝贝呢?电梯上行,先到谁家?再上几层就到小东家了?
七、总结延伸。
小朋友们,下课之后、走在路上、回到家里,你也找一找,在哪里也会有这些数?明天来和小朋友们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