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5 15: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淘气期末考试考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平均分92分.如果不算数学,平均分89分,数学考了 
 分.
2.五(1)一班有男生20人,平均身高158cm;有女生16人,平均身高140cm,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cm.
3.小明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第5次得97分,这5次的平均成绩是 
 分.
4.有8名同学进行投篮训练,他们投中的次数如下:7,12,6,8,10,11,8,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5.这是四(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记录表.
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质量/千克
24
28
32
20
(1)全班共回收废报纸 
 千克.
(2)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 
 千克.
6.1000个单位的年收入为8200万元到98000万元.由于失误,把一个最大的收入记为980000万元输入计算机.那么输入的错误数据的平均值与准确数据的平均值相差 
 万元.
7.如图是长安路小学六年级4个班的人数统计图.
(1)长安路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 
 人,平均每班有 
 人.
(2)六(4)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3)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8.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统计图.
(1)男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 
 等级的人数最多.
(2)等级为良好的同学是及格的同学的 
 倍.
(3)等级为优秀的同学是不及格的同学的 
 倍.
(4)四(1)班一共有 
 人.
(5)四(1)班男生与女生相差 
 人.
9.一个植树小组共10人,其中有3人各植树20棵;有2人各植树15棵;有5人各植树10棵.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植树 
 棵.
10.张大叔把收获的油菜籽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20袋.他随意选了其中的4袋称了称,结果分别是31千克、28千克、29千克、31千克.张大叔大约一共收获油菜籽 
 千克.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1.小明身高145厘米,河水平均深度是110厘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河中每个地方的深度都是110厘米,所以小明不会有危险
B.河水的深度不超过145厘米,所以小明不会有危险
C.河中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浅,所以小明可能有危险
D.无论怎样都不会有危险
12.期末考试中,张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是89分,数学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分.
A.94
B.92
C.95
13.有5位同学,他们中身高最高的有156厘米,身高最矮的有126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126
B.142
C.157
14.小军参加一次演讲比赛,五个评委的评分是:97分、96分、88分、90分、92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多少分?正确的列式是(  )
A.(97+96+88+90+92)÷5
B.(96+90+92)÷5
C.(96+90+92)÷3
15.A、B、C、D、E五个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则D的得分是(  )
A.96分
B.98分
C.97分
D.99分
16.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他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如图表内.如果用蓝条表示男生,红条表示女生.如图中
(  )是小明调查的结果.
项目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跑步
II
III
跳高
IIII
IIIIII
游泳
IIIIII
IIIIII
跳远
II
I
A.
B.
C.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小明身高1.4米,在平均水深0.9米的水池中学游泳,不会有危险. 
 (判断对错)
18.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 
 (判断对错)
19.小强身高是1.50米,他走过平均水深1.30米的小河,一定没有危险. 
 (判断对错)
20.小明班数学月考平均94分,他的成绩不是低于94分,就是高于94分。 
 (判断对错)
21.小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有的同学身高会超过132cm,有的同学身高不到132cm.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4小题)
22.姐姐考了四门功课,数学成绩没有公布时,其他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3分.姐姐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2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爱心社团4个小组向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每组捐款金额如下: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金额(元)
85.6
70.3
91
81.1
学校爱心社团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24.一筐苹果共650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表:
编号
A
B
C
D
E
质量/克
80
77
86
83
74
(1)取出的这5个苹果,平均每个重多少?
(2)这筐苹果大约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25.实验小学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三至六年级分别捐款是132元、236元、305元、319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五.解答题(共5小题)
26.请根据南村和北村居民职业构成的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7.根据如图的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的每格表示 
 名学生.
(2)喜欢 
 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喜欢 
 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
(3)男生中喜欢 
 人的最多,有 
 人.
28.根据条形统计图填空.
①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人.
②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 
 ,有 
 人.
③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
29.下面是育苗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其中一人可以参加多个兴趣小组.
(1)在纵轴上标出每格长度表示的人数.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男生对什么兴趣小组最感兴趣?
(3)哪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哪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30.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在毕业复习阶段,甲、乙两位同学每天在家学习的时间分配情况(图1)和阶段性检测的成绩提高情况(图2).
观察上面两幅图,解决下列问题.
(1)甲、乙两人在家的学习时间 
 .
(2)从折线统计图看出 
 的成绩提高的快.他第五次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 
 %.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 
 的思考时间多一些.你认为他成绩提高快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解:92×3﹣89×2
=276﹣178
=98(分)
答:数学考了98分.
故答案为:98.
2.解:(158×20+140×16)÷(20+16)
=(3160+2240)÷36
=5400÷36
=150(厘米)
答:全班行驶平均身高是150厘米。
故答案为:150。
3.解:(87×4+97)÷5
=(348+97)÷5
=445÷5
=89(分)
答:这5次的平均成绩是89分。
故答案为:89。
4.解:(7+12+6+8+10+11+8+2)÷8
=64÷8
=8
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8。
故答案为:8。
5.解:(1)24+28+32+20
=60+44
=104(千克)
答:全班共回收废报纸104千克。
(2)104÷4=26(千克)
答: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26千克。
故答案为:104,26。
6.解:最大的一个数的错误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
980000﹣98000=882000(万元).
故错误数据的平均值与准确数据平均值相差:
882000÷1000=882(万元).
故答案为:882.
7.解:(1)22+20+24+21+23+20+25+21=176(人)
176÷4=44(人)
答:长安路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
176人,平均每班有
44人.
(2)(25﹣21)÷25
=4÷25
=16%
答:六(4)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16%.
(3)22+24+23+25=94(人)
176﹣94=82(人)
(94﹣82)÷82
=12÷82
≈14.6%
答: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14.6%.
故答案为:176;44;16;14.6.
8.解:①男生在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多;
②(12+13)÷(2+3),
=25÷5,
=5(倍),
答:等级为良好的同学是及格的同学的5倍;
③(8+10)÷(2+1),
=18÷3,
=6(倍),
答:等级为优秀的同学是不及格的同学的6倍;
④(8+10)+(12+13)+(2+3)+(2+1),
=18+25+5+3,
=51(人),
答:四(1)班一共有51人;
⑤(10+12+3+1)﹣(8+13+2+2),
=26﹣25,
=1(人),
答:四(1)班男生与女生相差1人,
故答案为:良好,良好;5;6;51;1.
9.解:(20×3+15×2+10×5)÷10
=(60+30+50)÷10
=140÷10
=14(棵)
答: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植树14棵.
故答案为:14.
10.解:(31+28+29+31)÷4
=119÷4
≈30(千克)
30×20=600(千克)
答:张大叔大约一共收获油菜籽600千克.
故答案为:600.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1.解: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河水平均水深度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比110厘米深得多,甚至超过145厘米很多,所以身高为145厘米的小明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水里游泳可能会遇到危险。
故选:C。
12.解:92×3﹣89﹣93
=276﹣89﹣93
=94(分)
答:他的英语成绩是94分.
故选:A.
13.解:126<142<156<157,
可知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142厘米。
故选:B。
14.解:最高分是97分,最低分是88分.
(96+90+92)÷3
=278÷3
≈92.7(分)
答:最后得分是92.7分.
故选:C.
15.解:A、B、C的总分:95×3=285(分)
B、C、D的总分:94×3=282(分)
A比D就多考了:285﹣282=3(分)
因为E是第三名考了96分
所以,D有两种可能:一是D比E考得少,A是第一名,又比D多三分,A只能是98分而D是95分,B,C中有一人考97分,
这样的话,B,C中的另一个考得分数就是:285﹣98﹣97=90(分)
这与所有人得分都大于91是矛盾的。
所以,D的名次一定在E的前面;即D是第二名;D是第二名,得分就要多于96分,结合A比D多3分,
可知D的得分是97分。
答:D的得分是97分。
故选:C。
16.解:根据分析可知统计表中的数据与选项D的数据相对应.
故选:C.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解:平均水深为0.9米的水池,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0.9米,有的地方可能比0.9米要深的多,
所以小明身高1.4米,在一个平均水深为0.9米的游泳中会有危险;
故答案为:×.
18.解: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解:平均水深为1.3米的小河,并不代表河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3米,
有的地方可能比1.3米要深的多,甚至超过小强的身高1.5米,
所以身高1.5米的小强,他要过一条水深为1.3米的小河,不一定过河没有危险;
故答案为:×.
20.解:小明班数学月考平均94分,他的月考成绩可能低于94分,也可能高于94分,还可能是等于94分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解:小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有的同学身高会超过132cm,有的同学身高不到132cm。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四.应用题(共4小题)
22.解:93×4﹣92×3
=372﹣276
=96(分)
答:姐姐的数学成绩是96分。
23.解:(85.6+70.3+91+81.1)÷4
=328÷4
=82(元)
答:学校爱心社团平均每组捐款82元.
24.解:(1)(80+77+86+83+74)÷5
=400÷5
=80(克)
答:取出的这5个苹果,平均每个重80克。
(2)80×560=44800(克)
44800克=44.8千克
答:这筐苹果大约重44800克,是44.8千克。
25.解:(132+236+305+319)÷4
=992÷4
=248(元)
答:平均每个年级捐款248元.
五.解答题(共5小题)
26.解:南村:
480+110+70=660(人)
480÷660≈72.7%
110÷660≈16.7%
70÷660≈10.6%
北村:
400+50+210=660(人)
400÷660≈60.6%
50÷660≈7.6%
210÷660≈31.8%
所以扇形统计图如下:
27.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
(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纵轴上的每格表示5名学生.
(2)22﹣8=14(人)
24﹣5=19(人)
17﹣15=2(人)
18﹣14=4(人)
所以喜欢洋娃娃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喜欢跳棋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
(3)由统计图可以看出,男生中喜欢小汽车的最多,有22人.
故答案为:5;洋娃娃;跳棋;小汽车;22.
28.解:①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2人.
②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面条,女生最喜欢的午餐是饼干;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面条,有1人.
③从条形统计图还可也看出午餐喜欢吃鸡块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多.
故答案为:2;面条、饼干、面条、1;午餐喜欢吃鸡块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多.
29.解:(1)在纵轴上每格代表10人,
作图如下:
(2)67>56>23>18
答:男生对科技兴趣小组最感兴趣.
(3)56﹣48=8(人)
32﹣23=9(人)
67﹣34=33(人)
53﹣18=35(人)
35>33>9>8
答:音乐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电脑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30.解:(1)甲:20+10+25+5
=30+30
=60(分钟)
乙:20+15+15+10
=35+25
=60(分钟)
答:甲、乙两人在家学习时间一样多.
(2)从折线统计图看出乙的成绩提高的快,
(70﹣90)÷70
=20÷70
≈29%
答:他第五次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29%.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接看出乙同学成绩提高得更快,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乙同学学习更用功,学习方法得当等.
故答案为:一样多;乙、29;乙、乙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比甲的多,思考和交流会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