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优质示范课《化学肥料》(说课+实录+评说+配套课件+配套教案+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优质示范课《化学肥料》(说课+实录+评说+配套课件+配套教案+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19 09:15:5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
学 科 化学 版本册数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下)
课目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2《化学肥料》 共 1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2.能认识和区分各种化肥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使用化肥的利与弊,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题编排于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第二课题,在上一课题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部分盐的性质;本节课是应用性课题,主要给学生介绍盐中化肥的知识,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化肥简介,认识化肥对植物生长有利的方面和对环境的影响;另一部分则以活动的形式探索不同化肥的鉴别。
学生分析 学生身处农村,化肥已很熟悉,并且,在上一课题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部分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对生活中常见的盐(如化肥)的性质和应用还不是很清楚。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措 施 媒体、资源应用策略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学生观察,并能描述区别 实验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措 施 媒体、资源应用策略
归纳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实验分析,讲解归纳,教师点拨 表格投影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资源 使用方式方法
引入 教师用俗语引入新课的学习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家中使用的肥料有哪些? 回忆家中使用的肥料,举手回答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主题
简介化肥的历史,找出常见化肥的种类 指导学生看书自学 看书并归纳出化肥种类
评价 初步认识化肥种类 请同学归纳,板书: 通过看书,找出常见化肥的种类,其他同学补充
自学与评价 找出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看植物缺氮、磷、钾时的生长状况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举例氮的固定简介 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指导学生从书上获取信息 观看图片,并总结出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常见的各种化肥 图片结合文字说明讲各种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概括复合肥的概念及举例 指导学生看书,观察复合肥料的特点 通过看书,列举复合肥 培养学生自学归纳的能力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总结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学生归纳发言
实验探究 化肥的简易鉴别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完成通过看、闻、溶、加碱几步来鉴别化肥的探究实验,并描述实验方案和现象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提升 使用铵态氮肥时注意事项 提问:1、铵盐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在使用这种化肥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学生板演2、举手回答问题 1、复习复分解反应2、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指导实际农业生产
练习 练习巩固 让学生交流、做习题,并作适当讲评 思考,回答 出示习题投影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1、化学肥料2、化肥的鉴别
课后教学反 思 本堂课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加深印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能力,学生能通过阅读从课本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鉴别各种化肥,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将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最终将所学的文化知识提高到应用的地位;但是,练习题的选择和对学生的评价还应优化。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
第十一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能认识和区分各种化肥
3.认识使用化肥的利与弊
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有许多种,其中,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一、化肥简介
1.氮肥
氮肥的作用: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农作物缺氮的表现:
叶片绿色减淡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知识积累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
磷肥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的表现: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常见的磷肥:
①磷矿粉:Ca3(PO4)2
②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③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混合物
钾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3.钾肥
作物缺钾的症状:
常见的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叶尖及叶缘发黄,甚至叶肉坏死。
复合化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铵氢(NH4)2HPO4、硝酸钾(KNO3)
4.复合肥料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弊: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加水
加熟石灰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
大多不溶或部分溶于水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铵盐与熟石灰反应:
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注意:
铵态化肥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例1】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Cl B. NH4NO3
C. KH2PO4 D. KNO3
【课堂练习】
C D
【例2】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且易倒伏,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
A. 氯化钾 B. 硝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课堂练习】
B
【例3】下列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
 A. 氯化钾
 B. 碳酸氢铵
 C. 氨水
 D. 硝酸钾
【课堂练习】
B
【例4】下列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NH4)2SO4
 B. CO(NH2)2
 C. NH4HCO3
 D. KNO3
【课堂练习】
B
P 81-82 1、2、4、5
【作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化学肥料》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二课题《化学肥料》。
1、教材分析
该节内容编排于此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该节课为应用性的课题,本节课分为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化肥的简介,第二部分是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化肥的鉴别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在接受化学肥料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盐的化学性质及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对本课题的学习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3、目标确定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各种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②能认识和区分各种化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使用化肥的利与弊,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 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
本节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难点:归纳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途径: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对比,总结各
类化肥的区分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找到
区分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法与学法
首先,抓住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农村这一现实情况,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引入新课,这样给同学们一种亲切感,并能将他们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接下来,由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看书归纳出有关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料的知识,这觉得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的归纳表述能力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由问题“化肥是在农业生产中是否多多益善”引领学生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利与弊进行思考,在学生心中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和唯物主义辩证观;对化肥的简易鉴别这一重难点环节,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突破,学生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针对铵态氮肥遇碱反应生成氨气这一实验事实,得出“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结论,这样就将所学的知识提升到应用的高度,突出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化学应与实际生活想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际生产”这一要求。
6、课后反思
本堂课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加深印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能力,学生能通过阅读从课本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鉴别各种化肥,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将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最终将所学的文化知识提高到应用的地位;但是,练习题的选择和对学生的评价还应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