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雷雨 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20: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16课 雷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自主诵读、创情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3.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4.在体会文章意境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
落到水里看不见。
猜谜语
谜底:雨
导入新知
同学们,1933年,年仅23岁的曹禺,以一支笔,成就了一出雷雨之中的悲剧,震惊了整个文坛,多少年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究竟这出悲剧的魅力何在?这场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一起去探个究竟。
雷雨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 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了解戏剧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女子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走近曹禺
1.自由朗读,圈画生字。
2.凭借经验,自主认读。
蝉 扑
借助拼音读一读,再组词说一说,根据字形记一记。
chán

学习字词
3.借助动作,认读“压”。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谁能演一演“压”这个动作?
“压”表示往下用力的意思,说明云里面聚集的雨水很多,云很厚,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3) 为什么说乌云“压”下来?

4.借助图片,认读“垂”字。
(1) “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走了”。你会填吗?
(2)观察蜘蛛垂下来的图片,理解“垂”的意思。
5.借助汉字演变图,认读“户”字。
1.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 自由通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
(2)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精读课文
2.关注“哗”“啊”,读出画面。
①“哗”是什么词? 在这儿说明雨势怎样?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拟声词;雨势很大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哗”。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谁能读出“啊”字读音的变化。
前者读“wa”音,后者读“a"
②大声练读,读好“啊”,读出感叹、惊奇的语气,边读边想象滂沱大雨的画面。
3.理清顺序,读出变化。
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自然段是写下雨前,哪些是写下雨时,哪些是写雨停后?用“//”隔开。
1.借助词语,帮助记忆。
(1)第1自然段,“满天的乌云, 。树上的叶子 ,蝉 。”
背诵方法
雨停了,太阳 。
一条彩虹 。
蝉 。蜘蛛 。
池塘里 ,
青蛙 。
(2)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用“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渐渐地、忽然”等词语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吗?
雷雨要来了,乌云越来越 ,
天越来越 ,
迁移运用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 ,
雷声越来越 ,雷雨的脚步越来越 。
( ),( ),( ),雨下起来了。
雨越( )越( )。
( )地,( )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雨停了,太阳 。一条彩虹 。
雨停了,
出来了。
挂在天空。
叫了。
又坐在网上。
满了,
也叫了。
2.体会加点词的好处。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地压下来。”“满天的鸟云,黑沉地飘下来。”
读一读,说说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②“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蜘蛛又坐在网上。”
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前一句用“垂”、后一句用“坐”?
③“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读一读,说说除了“挂”字,还可以换哪个字?
观察分类:按照结构可以划分成几类?


学写汉字






“雷”字上盖下;“黑”字下托上。两个字的“竖”均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分为四类:
上下结构的“雷、黑”;左右结构的“扑”;
半包围结构的“压、迎”;独体字“户、乌、垂”。
户”字的“点”在竖中线上;
“乌”字第三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钩”,且这一笔宜稍微写得宽一点。
说说“压、迎”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区别。
“压”左上包围,先外后里,“迎”左下包围,先里后外。


鲁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雷雨》给我们展示的是人性中良知、温情的毁灭,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冷酷无情的嘴脸。
课堂总结
课后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