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课件(幻灯片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课件(幻灯片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16: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下册
《北冥有鱼》
"FISH
IN
THE
NORTH.
"
《庄子》二则
新课导入
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幽默。
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1.作者链接
文学常识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作品简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北冥(
)
迁徙(
)
正色邪(
)
鲲(
)
齐谐(
)
抟扶摇(
)
míng


kūn
xié
tuán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朗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教师范读,读准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1)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
就是南方的大海。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悬挂。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
徙:迁移。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3)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4)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⑩水击:击水,拍打水面。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⑾抟(tuán):盘旋飞翔。扶摇:旋风,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⑿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5)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⒀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⒁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⒂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气息,这里指风。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二)齐读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三)文言知识积累
1、重点词汇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亦若是则已矣: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记载。
盘旋飞翔。
气息,这里指风。
这样
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三)文言知识积累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
南冥者,天池也(
)
“冥”同“溟”,海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赏读课文体会情感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赏读课文体会情感
3.大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的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能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感谢聆听
"FISH
IN
THE
NOR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