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将人和动物对物体的作用和物体对物体作用相比,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4.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6.经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过程,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
7.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和弹力的定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弹力定义的引入;通过探究弹性形变大小和外力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扳手腕
【新课引入】
演示活动:学生拉弓
师:为什么男生能把弓拉得更开?
生:力气大。
师:什么是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力的世界。
【认识力】
学生分组实验:用手对弹簧,木块,直尺施加力,观察施力效果。
师:实验中你们用力了吗?观察到怎样的施力效果?
生:弹簧伸长,直尺变弯,木块动了。
师:能否用其他物体代替手达到一样的施力效果呢?
生:重物,重物,玩具车
师:在这些力的现象中,表现出力存在的词有哪些?
生:拉,推,压
师:我们把这些词统称为作用。
师;像手,重物,弹簧等统称为物体。
师介绍力的定义。
师追问:
1.在这些力的现象中涉及到几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充当什么角色?
2.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力存在的例子吗?在这个例子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3.在这些力的现象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否接触?
师演示: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师介绍力的单位。
生活动;手托两个50g的钩码感受1N的力。
【探究力】
1.形变和弹性形变
师:回顾刚才所产生的力的作用,其效果……,请同学们将这些效果进行分类。
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力物体发生了形状的变化,一类是受力物体动了。
师:物体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
学生分组实验:用手对弹簧,气球,易拉罐,橡皮泥施加力,让物体发生形变,观察撤去外力后,会有什么现象?
师生互动归纳弹性形变的定义。
2.弹力
演示实验:小车压弹簧松手,小车压橡皮泥后松手观察现象。
问题:为什么小车会动?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总结弹力概念。
师介绍:拉力,压力属于弹力。
师: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弹性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3.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学生阅读实验步骤
师:如何确定0N,1N,2N,3N的位置?
生回答。
学生实验:
(1)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挂在小木板上,确定0N的位置,贴上刻度贴。
(2)再依次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确定1N,2N,3N的位置,贴上刻度贴。
(3)得出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大小关系。
师:如果挂更多的钩码呢?
学生归纳:在一定范围内,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形变越大。
【测量力】
师: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刚才我们已经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师:这是我们实验室形状各异的弹簧测力计。
师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生观察刻度盘读出量程和分度值。
生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师:说明书中有什么疑问的?
生提问。
学生实验:将木块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读出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多大?
学生实验:测身边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师:我们观察这三幅图片,思考将人弹起来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发生了弹性形变。
师:正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能量,能将人弹起来,我们把这个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四.【小结】
生观察射箭图片并思考用本课所学知识解释图片中的相关现象。
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