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2节
北山黑水—东北三省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下图示意“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气温相差20℃以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海陆
B.地形、地势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2.③处湿地广布,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最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
)
A.种植粮食
B.开发房产
C.发展旅游
D.水产养殖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环境优越,读下图,完成下面3-6小题。
3.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
4.图中①山脉东侧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油菜
D.甘蔗
5.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称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冬季温和干燥
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6.图中有中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
A.珠江
B.黑龙江
C.长江
D.黄河
7.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
C.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湿热,利于作物生长
读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8-12小题
8.图中铁路线①是(
)
A.京沪线
B.哈大线
C.京哈线
D.京九线
9.下列关于图中A、B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黄海,属于我国内海
B.A为渤海,属于我国内海
C.B为渤海,冬季有结冰现象
D.B为黄海,珠江汇入该海域
10.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临近港澳地区
B.煤铁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便利
D.工业基础较好
11.下列属于辽宁省传统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机械制造
B.纺织、石油加工
C.食品、有色冶金
D.制糖、木材加工
12.这里工业偏“重”的色彩正在悄然改变。下列举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①发展现代服务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②热量充足,河湖众多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大
④气候雨热同期
⑤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三山夹两盆
C.丘陵、盆地相间分布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5.下列对图中等温线或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由南向北递增
B.0℃等温线以南全年气温高于0℃
C.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漫长寒冷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中部等温线向北凸
16.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冷湿,在三江平原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
B.农作物一年二熟,品质优良,深受人们的喜爱
C.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重工业摇篮”
D.近年来经济发展受阻,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7.图中等温线受地形的影响,在①区域发生弯曲,①处山脉是(
)
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
C.武夷山脉
D.大兴安岭
18.①山脉大致位于(
)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D.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19.造成图中南北气温年较差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全球变暖因素
D.地形因素
结合我国东北地区省级行政区及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有关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俄罗斯
B.②是韩国
C.③是渤海
D.④是黄海
21.图中甲山脉是(
)
A.太行山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大兴安岭
22.下列有关哈尔滨所在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盛产大豆
B.比内蒙古自治区早看到日出
C.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省区
D.冬季比山东省受冷空气影响大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本区域被三山环绕,“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脉
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脉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脉
D.①小兴安岭
②长白山脉
③大兴安岭
24.图中④处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它是(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25.
下列平原中,不属于东北平原的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松辽平原
D.辽河平原
26.
辽中南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
A.廉价的劳动力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发达的铁路线
D.丰富的矿产资源
27.
东北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是(
)
A.煤、铁、石油
B.金
C.稀土
D.有色金属
28.
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特征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C.城市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
29.
以下称呼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白山黑水”
B.“林海雪原”
C.“北大仓”
D.“鱼米之乡”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30.图中
A
所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小麦、玉米、大豆
B.水稻、油菜、棉花
C.冬小麦、水稻、花生
D.谷子、油菜、甜菜
31.B
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32.本区域的土壤及作物熟制是
(
)
A.黑土地—两年三熟
B.红土地—一年一熟
C.黄土地—一年两熟
D.黑土地—一年一熟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分别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据此,完成下面33-35小题。
33.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人文条件是(
)
A.森林资源丰富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水热条件较好
D.黑土广布
3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A.甜菜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D.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
35.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黑土广布
B.森林资源丰富
C.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D.便利的交通
读我国局部地区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的因素主要是(
)
A.土壤
B.热量
C.降水
D.地形
37.图示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甜菜
B.亚麻
C.高粱
D.春小麦
38.图示地区有“白山黑水”之称,其中“白山”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9.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这意味着(
)
A.东北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增长粮食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靠开垦增加粮食的历史已经结束
40.该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最大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广阔
C.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
41.
下列对东北工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铁路交通
C.近年来我国实施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D.哈大工业走廊的四个中心城市从北往南依次是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
读东北地区终年平均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同纬度的甲、乙两地相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点及影响因素是(
)
A.甲
地形
B.乙
海陆
C.甲
海陆
D.乙
纬度
43.乙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地广人稀,机械化耕作程度高
44.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不利
45.
“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民居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冬季漫长严寒,降雪较多
B.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
C.终年温和湿润,温差较小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二、实践探究题。
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材料二
图甲“东北三省示意图”、图乙“东北某市工业结构图”
(1)地形以_______、山地为主。
(2)图甲所示区域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____熟,春秋季节由于受______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导致农作物受损。
(3)请列举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两条)。
(4)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_____(轻、重)工业基地。
(5)东北三省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根据图乙某市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依托的主要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
等。
47.
读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干线A________;山脉B_______。
(2)①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河流C_______冲积而成,该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_。
(3)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影响该地冬季寒冷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4)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衰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下列振兴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___。
①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②发展观光旅游业
③把湿地全开垦为耕地
④倡导使用清洁能源
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5)②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一点即可)
48.
读图,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的“白山”指________
,“黑水”指_________
。
(2)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图中阴影区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A.位置优越,临近港澳
B.三面临海,港口众多
C.科技发达,领先全国
D.矿产资源丰富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是______。
A.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阔,适宜机械化作业
B.地狭人稠,本地粮食消费量大
C.水源充足,土地贫瘠
D.全年高温,热量充足
(4)国家为保护湿地,计划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双选)。
A.退耕还湿地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5)依据“长春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49.
读
“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__________
(2)河流:B_______
(3)城市:C______(行政中心);油田:D________
(4)图中经过黑吉辽省会,连接北京的主要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铁路线。
(5)列举东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_________
(至少两种)。
(6)位于东北地区,由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是(_____)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7)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两条)
50.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是______(山脉)、②是______(山脉)、③是______(地形区)、④是______(地形区)、⑤是______河流
(2)东北地区属于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3)受气候影响,⑤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季,冬季______(结冰或不结冰);受地形影响,⑤河流流速较______。
(4)⑤河流春季也会形成汛期,原因是东北地区冬季______较多,春季气温______、______融化。
(5)受纬度的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______不足。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2节
北山黑水—东北三省
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B
A
B
A
C
B
B
A
B
B
D
C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B
A
B
D
C
B
B
C
D
A
B
D
A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D
B
B
C
B
D
A
B
C
D
A
D
B
A
二、实践探究题。
46.
平原;一;寒潮;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等;重;
煤、铁、森林
47.
京哈线;大兴安岭;松花江;小麦(春小麦);一年一熟;;纬度;C;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海运便利、铁路运输便利)、劳动力丰富等
48.
长白山;黑龙江;辽中南;D;A;AD;温带季风气候
49.
大兴安岭;松花江;哈尔滨;大庆;京哈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土豆)等;В;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
50.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花江;温带季风;暖热多雨;寒冷干燥;夏;结冰;慢;冰雪;升高;冰雪;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