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9 12: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与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掌 握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史实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教材 从课文和插图中认识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体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民族情怀,控诉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收集资料鉴别整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罪行,结合第85——87页的活动课,准备《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继承先烈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思想意识 仇恨法西斯,愿为人类的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
教与学重点 “血染卢沟桥”
教与学难点 通过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险恶用心
教与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教师讲授:东北三省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对北平(即今天的北京)实施包围。中国军队为了保卫北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同敌人在那里展开血战,谱写了一段“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英雄史诗。
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血染卢沟桥(按照下列提纲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1、根据“动脑筋”:你能指出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吗?
2、比较69页和74页文献资料,说说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相比,它们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A、日军:已由进攻东北发展为准备进攻华北乃至整个中国。B、中国:国共内战停止,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民党军队: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D、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佟麟阁的话体现怎样的民族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不怕死是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军人只有将自己的勇敢同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和平的需要,军人的不怕死才是崇高的。否则,军人的不怕死就会造成严重的灾难。)
教师小结、过渡:例如,日军推崇的就是所谓“武士道”精神,日本兵打仗很不怕死。但是这种“不怕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带来的却是巨大灾难。
南京大屠杀
1、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2、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
3、根据第85——87页的活动课,准备《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当堂拟出信件内容提纲,计划好准备使用的资料。)
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梳理、巩固本课知识要点。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能力训练中的题目。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77页“练一练”:
3、按组完成《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教后记、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