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21: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至圣
孔圣人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者,
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1、仪封人请见(

二三子何患于丧

)乎?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2、
长沮(
)、桀(
)溺(
)
耦(
)而耕。
长沮曰:“夫执舆(
)
者为谁?”
曰:“是鲁孔丘与(
)?”
且而与其从辟
(
)人之士也

(
)而不辍(
)。
夫子怃(
)然曰
3、今之从政者殆(
)而!”
一、检查预习,标上注音:
xiàn
sàng
duó

jié

ǒu



yōu
chuò

dài
孔子出生于一个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拥兵自立,为了土地纷纷割据混战,百姓生活悲惨困苦。
面对无道的世界,孔子想要救民于水火,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的一整套儒学理论体系,力图通过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主能以礼治国,施以仁政。
二、背景知识:
人物
文段
眼中的天下
对孔子的态度
处世
态度
仪封人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长沮
桀溺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门人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今之从政者殆而
崇敬
嘲讽
规劝
不解
积极入世
消极避世
消极避世
消极避世
三、疏通文意,深入解读:
知其不可
第1则: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
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
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
为木铎。”
引见
这个地方
丧失官位
号令天下的圣人
第1则
重点字词

2

曰:“是知津矣。”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
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这/他
渡口
通“尔”

通“避”
参与
变革
第2则
重点字词

3
则: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衰微
挽回
危险
第3则
重点字词
第五则: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
“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哪里
第5则
重点字词
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困难

1、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
孔子适齐,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3、
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zèn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4、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tuí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5、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6、
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链接补充——《史记·孔子世家》
1、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
2、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重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3、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公孙余假用兵仗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害怕在这里获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4、孔子离开曹国到达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就把树砍掉了。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
5、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
6、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诗歌、歌唱、弹琴。
孔子的人生态度——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四、概括形象,点评小结: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济世救民的忧患意识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争取正义的悲壮使命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追求理想的执着态度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无畏挫折的勇敢胆识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你还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或事呢?
五、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黄大发
曹军
霍金
——李诗
——余浩权
——吴楚婷
——邓洁茵
——李海斌
——邝明慧
在生活的战场上,我们也要能够亮出自己的宝剑,知其不可而为之!亮剑,虽败犹荣!
六、总结:亮剑精神
《论语》上有句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字面意思是说,明知做不到也一定要去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永不言弃的进取精神;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讲科学的盲目蛮干;还有人认为……
  这句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七、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