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马克 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汤姆 索亚历险记》,一起去感受汤姆 索亚那历险的故事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
盗墓 争执 恐怖 逮捕 不假思索 津津有味 毛骨悚然 屏声静气 凄惨 不寒而栗
2.多音字组词。
大dài ( ) dà ( )
逮dài ( ) dǎi(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轻蔑:
凄惨:
不假思索: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津津有味: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快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汤姆 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②汤姆和哈贝利在坟场探险时发现了什么?他们决定怎么做的?
③汤姆在法庭上是怎样作证的?
④汤姆为什么要站出来作证?
(2)快速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①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②汤姆为什么告诉人们罪犯乔躲在山洞里,要把乔救出来?
6.说说你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7.把汤姆 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听。第一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单元,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的生活吧!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一”,其中包括“ ”“ ”“ ”和“ ”几部分。“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1 种子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她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撒播在大地上,让大地变得更加美丽,充满生机。你们猜一猜什么样的种子会健康茁壮地成长呢?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播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种子》,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毕竟、素雅、羞涩、惭愧、唯恐、小心翼翼、虔诚、俊秀、害羞
2.解释词语:
素雅:
羞涩:
惭愧:
虔诚:
小心翼翼:
唯恐: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①孩子们交的树种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标出来,并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
②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会说点什么?
(2)读课文2-8自然段并思考:
①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②标出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③小女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最佩服她什么品质?
④为什么那位小女孩儿交的树种很少, “我”却被感动了,心中充满了温暖?
⑤“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作者为什么由小女孩联想到洋槐树在成长?
(3)读第9自然段“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失去一颗。”
①为什么“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②课文有两处用了“小心翼翼”,标出来句子读一读想想前后有什么不同?
第一处是说
第二处是说
5. 作者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非常细致,他是抓住小女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呢?
2 只拣儿童多行处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古诗有云“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同学们你们知道诗意吗?冰心奶奶却说:“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只拣儿童多行处》,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成百盈千、座无隙地、蕴藏、尽情、忸怩、舒展、
2.多音字组词:
嚷 rāng ( ) rǎng( )
解 jiě ( ) xiè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成百盈千:
座无隙地:
忸怩:
舒展:
浑身解数: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画下来。
(2)“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魔术匣子”和“小天使”分别指的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反复读第三自然段,写出你的体会。
(4)读第8自然段,思考: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5)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3 钓鱼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真诚的与大家共享?一位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辉映、涟漪、筋疲力尽、翕动、争辩、皎洁、不容争辩、沮丧、抉择
2.多音字组词:
着 zhe ( ) zháo(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翕动:
皎洁:
不容争辩:
沮丧:
抉择: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按照“钓鱼---放鱼---启示”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2)仔细阅读每一部分,想一想,“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少见的大鱼?在文中标出来。我愿意放掉这条大鱼吗?为什么?
(4)好不容易钓到这么大的一条鲈鱼为什么父亲却要我放了它?
(5)这次钓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4 爷爷的芦笛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
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这一夜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翱翔、宛转悠扬、柔和温润、温馨、柔嫩、摇撼、颠簸、蒙眬、情不自禁
2.多音字组词:
没 mò ( ) méi(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翱翔:
温馨:
摇撼:
蒙眬:
情不自禁: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 想想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2)为什么在强强眼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
(3)用心品读第8到10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强强的恐惧。
(4)是什么使强强变得勇敢起来的?
(5)你是怎样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的。
(6)你有过强强类似的经历吗?有何感受?写一写。
百花园一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反映了儿童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情感,收获很大,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一,认真预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语海畅游
(一)词语真有趣。
1.读读课本上的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这些词语的共同点是什么?
2.再读读这些词语,你还发现这些词语的不同点是什么?(通过查字典、词典找
出不同之处。)
我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词语:
4.根据第一组的预习方法,读第二组词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说还有哪些表示“说”的词语
(二)读一读,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认真读读课本上的四字词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2.这种结构的词语还有很多,我还知道:
(三)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1.读读课本上的句子,特别是划横线的地方,结合泡泡框的内容,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的体会是:
2.按照课本上的格式,用不同的说法表达“街道上的人真多”的意思:
街道上的人真多, 。
街道上的人真多, 。
街道上的人真多, 。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根据诗中的重点字、词想象,这首诗写了 的景色。
2.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作者和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3.再读古诗,体会古诗所反映的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以及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4.试着背诵古诗。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说说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4.再读第二小节,说说葡萄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是怎样做的?划出相关的句子。
四、指南针。
1.读读“指南针”的内容,写写怎样才能简要而清楚地转述别人说的话呢?
a:
b:
c:
五、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刚刚过去,很多的经历让我们难以忘怀,再回忆一下那些美好的事情,选择一件最美好的,可以自己练习说一说。
第二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桂林的山水,丽江的古城,藏龙山的五彩池。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二”,其中包括“ ”“ ”“ ”和“ ”几部分。“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5 古诗三首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饱含深情,歌咏春天,赞美过春天!让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描绘的美好情景吧。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他们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江畔 娇莺 啼 御柳 日暮 隔 数重山
2.多音字组词。
还 huán ( ) hái ( )
3.试着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独步: 寒食: 一水间:
蹊: 御柳: 数重山:
留连: 日暮 : 绿:
自在: 传: 何时:
恰恰: 武侯家: 照我还:
御柳:
4.边读古诗边看插图和注释,说说每首诗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江畔独步寻花》
《寒食》
《泊船瓜洲》
5.读古诗完成以下问题。
(1)读《江畔独步寻花》
①那些词让你感觉到了花多而缤纷繁茂?
②作者在寻花中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读《寒食》
①第一句写了暮春时节一幅怎样的风光,哪一个字让你体会到花的动态美?
②读了三、四两句,我们知道了: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在寒食节使用烟火。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3)读《泊船瓜洲》
①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用过“到”“过”“入”等字。反复推敲你认为“绿”好在哪里?
②诗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课外收集写春天景色的诗句记下来。
桂林山水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这里山峻,群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这里水美,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特别是桂林至阳朔一带两岸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绿水,景色清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桂林山水。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这些词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要求会认,能正确听写。
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瑕、翡翠、峰峦雄伟、拔地而起、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解释词语。
甲天下:
荡漾:
波澜壮阔:
无瑕: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屏障: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思考。
①抓住写桂林(漓江)水的句子反复读,作者抓住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
②本段写桂林的水,课文第一句却写了“大海”和“西湖”,这样写有什么用?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
①本段写桂林的山,如果只说“桂林的山奇、秀、险”,把具体描写“奇、秀、险”的文字省略,这样好吗?为什么?
②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桂林山的特点的?(主要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方面来回答此题?
(3)读第一、第四自然段。
①通观全文,想想第一、第四自然段和第二三段的关系,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第四自然段都运用了什么写法?
②最后一段,“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指什么样的“山”和“水”?
5.搜集一下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或者图片,上课时在课堂上展示。
走进丽江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境内山河交错、峰谷奇秀、地形复杂,造就了多处著名的旅游景观,仅“长江第一湾”一处就有著名的老君山、玉龙雪山等自然景观,另外,还有著名虎跳峡和三江并流。这里不但有着迷人的自然美景,更是有着著名的原生态的人类母系文化遗存;这里有神秘的摩梭人,他们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时代的诸多习俗,特别是著名的“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还有更为原生态的男女共浴等,在当今世界中,只此一隅,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走进丽江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淳朴 险峻 色彩斑斓 八卦型 潺潺 白雪皑皑 绵延 昂然挺立 蜿蜒 惊心动魄 母系氏族 摩梭人 闻名遐迩 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 陶醉
2.解释词语。
淳朴:
险峻:
绵延
色彩斑斓:
八卦型:
潺潺:
白雪皑皑:
惊心动魄:
闻名遐迩:
世外桃源:
陶醉:
3.说说课文介绍了丽江的什么?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后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并思考。
①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课文中的话标出来。
②“雄伟的雪山”“古老的城镇” “汹涌的大江”“ 险峻的峡谷”“ 清澈的湖泊 ”分别指的是下文中的什么?
(2)读课文3-4自然段并思考。
①在这两段中作者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
②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抓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或者通过概括主要写作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古城的神奇和美丽?选两处写下来,并简单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读第5—6自然段思考。
①这两段写了丽江的那些景观?详写了谁?略写了谁?
②读第四段,再读第五段,后再读第五段第一句,你觉着这一句(第五段第一句)和上下文有什么关系?
③对于玉龙雪山你感觉到了它的神奇和美丽了么?它哪里神奇美丽?
(4)读第7自然段思考。
漫步古城小街,看着……听着……,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想想,作者会被这里的什么陶醉?
5.神奇而美丽的还有虎跳峡、长江第一湾、泸沽湖及摩梭人、香格里拉。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处说说那里的神奇和美丽。
五彩池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儿时的我自从奶奶口里知道了天上有个迷人的瑶池以后,便时常在小脑瓜里极尽想象瑶池是怎样一个充满绚丽色彩的神秘小池,又是怎样一个充满梦幻般的迷人仙境。我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去腾云驾雾,飞到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没想到今年夏天去九寨沟旅游,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让我们带着期盼,带着惊喜,随同作者一起走近五彩池,去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瑶池、腾云驾雾、咖啡色、柠檬黄、橄榄绿、石笋、矗立、簇、珊瑚、细腻、折射、瑰丽、五光十色
2.解释词语。
矗立:
瑰丽:
石笋:
腾云驾雾:
3.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课文为什么开始没有介绍五彩池而是从奶奶的故事讲起?
(2)读课文2—4自然段并思考。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为了介绍这些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
②你感觉到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了么 哪些地方美丽神奇,结合课文说说?
(3)读第5自然段。“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为什么要加上“原来”“就在”二字?
百花园二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春天的美景,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和“神奇而美丽”的丽江,观赏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那美丽的自然景观,真的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二,认真预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语海畅游。
(一)读一读,填一填。
1.读读课本上的四个读音。
2.再根据这些不同的词,填上这些读音相同,意思不同的字。
3.读读这些词语,你还发现这些所填的字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我发现:
(二)读一读,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1.认真读读课本上的四字词语,不认识或不理解的查词典,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2.这种结构的词语还有很多,我还知道:
(三)比一比每组的两个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读读课本上的三组句子,比一比每组的两个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我更喜欢: 因为 :
2.学习第二句的说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树叶飘落下来。 。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根据诗中的重点字、词想象,这首词写 的景色。
2. 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作者和词的资料,了解词的意思。
3. 再读古诗,体会词所描绘秀丽水乡风光和渔人理想化的生活。
4. 试着背诵古诗。
5.课下通过各种方法,搜集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说说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
四、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看学校的花园里,操场上,小路边,你发现了春天了吗?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春天就会映入你的眼中。让我们组成小组,在校园中寻找一组自己最喜爱的风景,仔细观察,认真欣赏,衷心赞美评价它。当然,也可以根据美好的想象设计它的未来。现有目的的观察,然后用心想想,再在班内说说,最后准备习作。
第三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吗?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征服狂犬病的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一下吧!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知道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前两篇课文是介绍 的;后两篇课文讲的是有关 的内容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百花园三”,其中包括“ ”“ ” “ ”“ ”和“ ”几部分。阅读平台的题目是《 》;“语文大课堂”的内容是 ,需要搜集 等资料;“指南针”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3.学习本单元需要搜集的资料有:
。
9 卫星比武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星,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星星中,有一种特殊的星星,那就是“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的本领可大了!它们在太空大显身手,争相为人类做贡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比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卫星比武”的现场!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培训、夏令营、侦察、某地、资源、矿藏、自豪、分门别类、大显身手、各显神通、扶摇直上、拔地而起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炽烈:
兴致勃勃:
扶摇直上:
大显身手: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各显神通:
拔地而起: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 默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第二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② “十几秒钟以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宛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这是一句什么句?
仿写:
③根据卫星的用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卫星?
(2)默读课文4—8自然段。
①课文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卫星比武的场面?这几种卫星各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②它十分得意地说:“我能看到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阴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A:它指谁呢? B:它说话的语气怎样呢?
C:为什么十分得意?
③五种人造地球卫星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④作者在具体描写卫星的时候还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3)读第9、10自然段。
“它们的外形千姿百态,有的是球体,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圆柱体,有的是多面棱柱体……真是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
①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②这一句话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5.你还知道哪些人造卫星?它们有哪些特点呢?
6.课文在介绍几种卫星时,写法基本是一致的,你能总结下来吗?(先讲的什么?又介绍的什么?然后是写什么?)
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如果人被疯狗咬了,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办吗?你知道狂犬疫苗是谁发明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助手 细菌、病魔 疯狗 无所畏惧 惊心动魄 残酷 惊魂未定 寂静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罕见:
犹豫:
无所畏惧:
惊心动魄:
惊魂未定:
安然无恙:
孜孜不倦: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读课文2—3自然段。
①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②标出说明巴斯德发起对狂犬病积功德原因的句子。
③在文中标出表现狂犬病的可怕词句。
④从“五年”、“孜孜不倦”、“终于”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4) 默读课文(4—12)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这几个自然段向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 巴斯德为小男孩治疗用了多长时间?治疗时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变化的语句 。
③今天,他生平第一次犹豫了,是为什么?
④想一想:如果当时巴斯德放弃了,结果会怎样?他为什么没有放弃?是什么使得他获得了成功?从这件事情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5.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盛夏时,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小朋友感到奇怪,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吧!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枯萎 木棍 集贸 市场 垃圾 适宜 树坑 订立 剩下 填满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调查:
措施: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2)读课文“调查”部分。作者是怎样调查的?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3)读课文“分析”部分。
①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的怎样,为什么?
②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
③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读课文“结论”部分。
①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②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5)读课文“建议”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建议?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5.学习了的这一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调查报告、如何写调查报告了。说一说,写调查报告的步骤有哪些?这些步骤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12 绿色记事本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都见过记事本吧,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他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耗费 严于律己 肃然起敬 购物 臭味 收支簿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别出心裁:
严于律己:
肃然起敬:
濒临:
弥补: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第一、二自然段,说一说这本记事本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读三到十自然段。
①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读一读并用最简单的话写下来。
②你觉得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他做得哪件事最让你欣赏?
(3)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①当老师表扬小奥茨得记事本时,他得意洋洋,可是,当他看了其他人的记事本后,就不敢“翘尾巴”了,这是为什么?
②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别的内容?
③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4)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5.你在生活中有哪些节约能源的小窍门?
6.学了本课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百花园三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以科学技术为主题,教育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教育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收获一定很大吧,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乐趣!
一、语海畅游。
(一)汉字真有趣。
1.读读课本上的这幅对联,注意上联和下联中“好”字的不同读音。
2. 这副对联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上联和下联的意思相同吗?把对联的意思写下来
3.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这一特点呢?
(二)读一读,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 认真读读课本上的这三个例句。
2.你认为“既……又……”这个关联词语前后两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是一种
关系。
3.练习用“既……又……”说两句话。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 正确、流利地朗读科学名言。
2. 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名言和作者资料,了解名言的大体意思。
3. 试着背诵这五句名人名言。
4.收集一些有关“科学”的名言。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用冰取火》。
2.想想这个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本文,思考:
①探险队员在南极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大家绝望的时候,那个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用笔划出相关的句子。
②他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呢?
③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四、语文大课堂及指南针。
读了《小树死因调查报告》后,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让我们也组成小组,到社区、校园、村镇进行一次有意思的社会调查,然后把调查中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似、整理写一篇调查报告吧!
第四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感到无比温暖。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去感受一下深深地爱国之情吧!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百花园四”,其中包括 “ ”“ ”“ ”“ ”“ ”几部分内容。“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原辽阔,物产丰富,山川秀美……祖国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走进诗歌《站在祖国地图前》,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壮丽景色,感受祖国的伟大吧!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五颜六色、深褐、沼泽、宽阔、含笑不言、荒原、依偎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摩天:
雄奇:
依偎:
含笑不言: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一读诗歌,想一想,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3)读诗歌第2小节并思考。
①“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句子,把它标画出来。
②“五岳竞雄奇”五岳指 。“看三峡之险”中的三峡指 。
③读了这一小节,你游什么感受?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4)读诗歌第一小节并思考。
①读了这一小节,我知道了地图上的颜色代表
。
②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的心情会 。
③你还知道地图上的哪些颜色都代表了什么吗?借助网络或查找图书,把它写下来。
14 陈嘉庚办学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和著名实业家。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为了办学,他又是怎么做的?预习课文《陈嘉庚办学》,让我们去了解陈嘉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去感受他深深的爱国之情。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华侨、熟悉、私塾、聆听、欣赏、厦门、斑斑白霜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私塾:
犹豫:
聆听:
远涉重洋:
源源不断: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2)读课文4-9自然段并思考:
①陈嘉庚回到家乡,看到了什么?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此时,他的心情 。
②陈嘉庚看到家乡的私塾关闭了。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在文中标画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③陈嘉庚的行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最佩服他的什么品质?
④陈嘉庚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仿佛在 。此时,他心里会想: 。
(3)陈嘉庚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嘉庚的 之情。
5.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陈嘉庚的高尚品质,他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6.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15 舞动的北京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2001年7月13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走进课文《舞动的北京》,再次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人头攒动、椭圆、图案、悠久、蕴含、韵味、协调、气氛、不约而同、坚定、屏幕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攒 ( ) ( )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诞生:
出色:
人头攒动:
浑然一体:
不约而同:
4.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思考:
①标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的时间、地点。
②当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并思考:
①2008年会徽的名称叫什么?它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②标画出表示会徽图案和象征意义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以想: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③你知道奥运五环分别代表什么吗?
(3)读课文第4段并思考:
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刚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到会的全体委员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不约而同”说明了
我会用它写一个句子
②假如,此刻你正在开幕式现场,看到我们自己民族成功的设计,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
6.作者在第3自然段,描写奥运会会徽的时候,按照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得非常细致、具体。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件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
16 大使馆妈妈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知道大使馆吗?为什么称大使馆叫妈妈?你读了《大使馆妈妈》就会有很多的感触。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异国他乡、羞涩、鞠躬、热忱、朦朦胧胧、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稚气、夺眶而出、逗留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
安顿:
热忱:
朦朦胧胧:
举目无亲: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⑴读课文1-4自然段并思考:
①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⑵读课文6、7自然段并思考:
②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他的?陈小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⑶在大使馆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第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湿润了,所以写了这封信感谢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在心中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呢?
5.相信读了这篇课文,大家心中一定也像陈小龙一样,激起深深的爱国之情,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语文百花园四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表现了深深的爱国之情,我们深受感动。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认真预习,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语海畅游
(一)读一读、比一比。
1.读一读课本上的两组字,你发现每组的第一行字和第二行字有什么联系吗?
2.你能找出一些类似的字吗?
(二)词语真有趣。
1.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第一组词语,说话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2.收集两个字互为近义的词语,写一写。
3.根据第一组的预习方法,读第二组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找出类似的词语写下来。
(三)看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毛病,动笔改一改。
1.认真读读课本上的第一句话,你发现了句子有什么问题?
我的发现:
2.说说句子应该怎样修改?
3.根据第一句的预习方法,读一读剩下的两个句子,找出句子存在的问题,并想想应该怎样修改?
二、积少成多
(一)读读背背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想一想古诗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2.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作者和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3.再读古诗,体会古诗所描写的边塞人的征旅生活。
4.试着背诵古诗。
(二)我的采集本
1.观察课本上的会徽标志,上网或从书中收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2.根据收集的资料办一期“奥运知识知多少”手抄报。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
2.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中国时,吉鸿昌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从吉鸿昌的语言、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四、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我们的家乡也变得更美了。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如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过去,搜集、整理有关信息,抓住某一个方面说一说,和大家共同分享家乡变化带来的喜悦。
第五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孩子们,我们知道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爱让我们快乐地生活,茁壮地成长。让我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吧!
预习提纲: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五”,其中包括“ ”、“ ”、“ ”和“ ”几部分。“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3.回忆家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为习作做准备。
17 莲叶青青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当你看到或想到一望无际的青青莲叶,相信你的喜爱之情会油然而生。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走进课文《莲叶青青》。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斑驳陆离、水缸、胳膊肘、孙子、长疮、代替、剪刀、欣喜、探头探脑、仿佛
2.多音字组词。
zhǒnɡ ( ) hū ( ) lōnɡ ( )
种 糊 隆
zhònɡ ( ) hú ( ) lónɡ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斑驳陆离:
不以为然:
萧条:
念念有词: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找到相关的段落。
(2)读课文2-4自然段并思考:
①画出描写祖母种植荷花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当小荷叶长出来时孩子们有什么表现 祖母此时又怎样?
(3)读课文5-7段并思考:
①老太太非常喜爱荷叶,可她听完这位年轻母亲的话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②画出描写祖母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人?
(3)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连起来读一读,想想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
(4)、描写荷花的古诗词有很多,我搜集到的有
18 萧山杨梅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孩子们当你看到深红色的颗颗杨梅,一定会垂涎欲滴。如果吃一颗,那种酸酸甜甜的感觉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今天就让我们去尝尝萧山杨梅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阅读、书籍、兼管、沧桑、鼓励、初中、擦汗、天涯海角、喜怒哀乐
2.多音字组词 。
尽 jìn ( ) jǐn(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遨游:
惬意:
沧桑: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金老师外貌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读课文找出重点的段落。想想金老师哪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这样做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4)默读5—8自然段,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画出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5)本文为什么用“萧山杨梅”作为题目?
19 地震中的父与子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父亲”多么美好而温暖的称呼,我们人人都有一个严肃而温和的父亲。地震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倒塌、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欢声笑语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废墟:
坚定:
颤抖:
破烂不堪: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用文中的一个词评价。
(2)读课文2-11自然段并思考:画出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
①父亲挖废墟时,哪些人来劝阻,父亲又是怎样做的?你体会到什么
②找出描写父亲挖废墟时动作、神态、心理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③读句子,比一比,说说哪句好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跑去。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3)读第11-23自然段
①找出表现儿子了不起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②一个“让”字你体会到什么?是什么让他如此了不起?
③在漫长的三十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你是怎样理解“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的?
20 母亲的呼唤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今天送给大家一首小诗: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母爱就像一首情歌,绵长悠远。母爱就在你、我、他的身边,让我们走进母亲,聆听那甜蜜的呼唤。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愚笨、喜极而泣、声嘶力竭、憔悴、焦急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憔悴:
声嘶力竭:
愚笨: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总的感受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2)读课文1-5自然段并思考。
①“我”从母亲的呼唤中了解到母亲的爱和关怀,主要体现在哪几件事上?
②哪一次呼唤你最受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画出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③下面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我总是可以看到她慈祥的笑容,便投入她温暖的怀抱。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
我总是可以看到她的笑容,便投入她的怀抱。那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的回忆。
④为什么那位小女孩儿交的树种很少,“我”却被感动了,心中充满了温暖?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百花园五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围绕“爱”读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五”在那里,你一定会采集到知识花朵,准备好了吗,出发!
预习提纲:
(一)语海畅游。
一、词语真有趣。
1.读读课本上的两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和”、“与”的用法。
3.你还能用“和”、“与”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二、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站错了队,把它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1. 读一读,把站错对的词语找出来。
2.能说说找出它的理由吗?
三、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1.自己读读句子,然后试试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说说这样加的理由。
2.体会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作者和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3.根据诗中的重点字、词想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4. 试着背诵古诗。
(三)阅读平台。
1.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2.朗读短文,试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思考: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3.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本次能说会道的话题是“讲述我家的故事”,在你的家庭中最感人的故事是什么?你能讲出来,用语言打动大家吗?动笔写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吧,注意想写谁 为什么写他?想写哪件事呢?
第六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善于动脑的人,用短短的一句话就能打动别人的心;用心观察的人,才会看到真正的美景;虚伪的人,必定会原形毕露;盲目跟随别人的人终将自食其果……用心阅读本单元文章,你一定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1.读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六”,其中包括 “ ”、“ ”、“ ”、“ ”和“ ”几部分。其中,“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21 爬山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有爬山的经历吧,爬山既可以欣赏美景,又可以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在《爬山》一文中,作者通过爬山有了很大的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去感受一下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征服、似懂非懂、尤其、灯火辉煌、若隐若现、自以为是、逞强、清脆、哲理、崎岖
2.多音字组词。
朝 zhāo( ) cháo( )
待 dāi ( ) dài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征服:
似懂非懂:
若隐若现:
凝视: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在文中标出来。想想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读课文2、3自然段,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思考:“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①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
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征服山”和“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3)读课文4——7自然段,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①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
②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结合“我”的话理解“自以为是”。
③父亲说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4)读课文8、9自然段,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①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②父亲是怎样做的?
③想一想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5)把父亲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6)读最后一段,理解“青山的沉静”指的是什么?
“父亲的智慧”指什么?
22 语言的魅力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做梦吧,也会运作潜意识语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的魅力》这一课。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无动于衷、衣衫褴褛、姗姗而去、莺歌燕舞、陶醉、良辰美景
2.多音字组词。
着zhuó( )zhe( ) zháo ( ) zhāo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无动于衷:
陶醉:
万紫千红: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描写老人的语句。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
(2)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周围的人是什么反应?你从“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3)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
6.读第6自然段,体会感彩。
①找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②当我们陶醉在良辰美景时,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你感受到什么?
7.再读第6自然段,体会两句反问句的用法,然后再仿写一句。
23 寓言两则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去读两则寓言,短短的文章,却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只要认真体会,你一定会得到许多启示。
一、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滥竽充数、装腔作势、技艺高超、邯郸学步、优雅、
2.多音字组词。
燕yān ( ) yàn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装腔作势: 。
优雅: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技艺高超: (可以用换词法)
滥竽充数: 。
邯郸学步: 。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第一则寓言并思考:
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能在齐宣王那里混过一次又一次的演奏?
②后来他为什么只好偷偷逃走了?在文中标出有关的语句。
③南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南郭先生说什么?
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读第二则寓言并思考:
①那个燕国人为什么到邯郸去学走路?他是怎样学邯郸人走路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②最后,他为什么会爬着返回燕国?
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④这个人回去后,人们会怎样议论他?简单写一写。
6.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把他们写下来。
24 米芾学书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你们练过书法吗?是怎样练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米芾学书》,看看宋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米芾是怎么做的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造诣、依依不舍、目瞪口呆、苦心孤诣、夺眶而出、铭记
2.多音字组词:
帖tiè( ) tiě ( ) tiē( )
当dāng( ) dàng ( )
禁jīn ( ) jìn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莫名其妙:
苦心孤诣:
造诣:
琢磨:
窍门:
依依不舍: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思考:
①米芾跟村里的私塾是怎样学书法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他为什么“只好停学回家了?”
(2)读课文3-17自然段并思考:
①秀才是怎样教米芾学书的?
②标出描写米芾拿到秀才的纸后写字的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读一读,并结合全文内容想想:他是个怎样的人?
(3)读课文18-22自然段并思考:
①画出秀才说的写字的窍门的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写好字的窍门是什么?
②为什么私塾先生教了三年都没有写好字,而秀才只用了半天而且一字未写却把字写好了?写写你的理解。
6.作者描写米芾拿过秀才的纸后练字的过程非常细致,他是抓住米芾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呢?
百花园六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收获很大,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六,认真预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语海畅游。
(一)汉字真有趣。
1.看看古人的造字法再读读课本上泡泡框里的语句,你发现了“即”和“既”有什么不同吗?
2.请你给这两个字组词。(可以查字典组多个词)
即( )( )( )( )……
既( )( )( )( )……
3.你还知道哪些字的造字过程很有趣呢?赶快查查资料吧。
(二)读一读,体会带点词的意思,再互相说一说。
1.认真读读课本上的句子,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2.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我还能写: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认真读读友谊格言。
2.试着理解格言的意思。
3.试着背诵格言。
4.选自己喜欢的格言写一写。
5.搜集有关友谊的格言,整理在读书笔记上并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再读短文,说说奶奶的话好在哪里?在文中标出有关的句子。
4.再读最后一段,说说小作者有了什么新发现?在文中画出来。
四、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自己受到的委屈,或者委屈别人的事。选择一件你记忆深刻的,想想自己当时的感受,或者我们委屈了别人应该怎样向别人道歉,可以自己练习说一说。
第七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人类的朋友——动物,看看一棵大榕树上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了解大海里鲸的知识,自然保护区里还有哪些珍稀的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人与动物之间能否友好共处,学习了本单元,你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赶快读读本单元的课文吧!
单元预习提纲:
1.读了本单元的课文,你会发现本单元主要让我们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一内容,本单元安排了《 》《 》《 》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还安排了“百花园五”, 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几部分。“语文大课堂”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我们提前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鸟的天堂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文章,这里是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三支桨 纠正 逼近 不禁 应接不暇 抛在 榕树 陆续 茂盛 颤动 不可计数
2.多音字组词
的 dí ___ ______ dí _________ de ___ ______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陆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逼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 读课文7、8自然段并思考
①理解句子:
那么多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你感受到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榕树叶子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再读读课文的词语或句子,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榕树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2)读课文12-13自然段并思考
①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鸟儿为什么会有这个么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上的鸟儿为什么有那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鲸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只要同学们仔细读书就能解开这个谜。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两吨 宽敞 滤出来 用肺呼吸 喷出 潜入 又矮又粗 判断 哺乳动物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宽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以下几方面介绍了鲸的特点,仔细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或段落,用简炼的词语进行概括。
鲸的体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鲸的进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鲸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鲸的生活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上下文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最大的鲸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捕获过一头四十吨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长须鲸刚生下来有十多米长,七吨重,一天能长三十千克到五十千克,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想知道有关鲸的哪些特点?通过上网或课外书查查资料,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麋鹿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滩涂 蹦跳 封神榜 敏捷 惨遭 输出 基金会 生涯 迅即 厄运 颠沛流离 繁衍 销声匿迹 柏林 棕红色 怀孕 悄无声息
2.多音字组词。
悄 qiǎo ________
qiāo 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厄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颠沛流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仔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二—四自然段并思考
①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标一标,读一读。
(4)读课文五——七自然段并思考
①这部分内容写得条理清楚,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在课本上画出相关的词语。
②为什么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一段话,想象所描绘的场面,这种写法什么好处?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然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你还知道的珍稀动物的资料整理下来,介绍给同学们听。
②课外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麋鹿的知识。
28 小狮子爱尔莎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是一种凶猛的大型食肉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狮子爱尔莎》这篇课文中的狮子爱尔莎却温柔、可爱、善解人意。这是为什么呢?以至于最后与作者达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
鱼肝油 粗糙 犀牛 耷拉 宽恕 恋恋不舍 暴躁 和睦相处 九霄云外 垂头丧气
2.多音字组词
薄 bó ( ) báo ( ) bò ( )
处 chǔ ( ) chù ( )
撒 sā ( ) sǎ (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宽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霄云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恋恋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头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边默读课文边思考:本文围绕着小狮子爱尔莎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课文1——5自然段并思考:写了小狮子爱尔沙在成长中的哪些事例 从这些事例中你发现它有哪些特点 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动 画出来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课文6——10自然段并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课文中找画有关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然,爱尔莎与作者情同母子,分别时一个“莫大的痛苦”;一个“恋恋不舍”;那么,到底爱尔莎与作者分开好,还是爱尔莎留在作者身边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我”和小狮子爱尔莎的故事,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写得如此感人,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你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有趣故事,整理一下资料,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语文百花园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七,相信在这里,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预习提纲:
一、语海畅游。
(一)汉字真有趣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辨字歌,想一想,这首辨字歌是怎样区分“渡”和“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渡”和“度”再分别组几个词。
渡( )( )( )
度( )( )( )
3.把你知道的音同形似字写下来并组词,想想是如何区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查查成语词典,理解它们的意思,再说几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1.读一读,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
2.查查成语词典,理解它们的意思。
鹤立鸡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虎头蛇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犬不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井底之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鼠目寸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狡兔三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牛一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水摸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羊肠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动物的成语,写下来,与大家共同来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读一读,想想下面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1.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句话讲的就是这段话的意思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在前面学习的课文中还有这样的段落吗?请你找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少成多
(一)读读背背
1.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诗的节奏。这首诗是________朝代的诗人________
2.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了诗意,你能背诵下来吗?背下来的同学请给自己一个笑脸,画在后面的括号里。( )
(二)我的采集本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些成语,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出这些成语里面都有哪些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其他相类似的成语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平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同学们想一想,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故事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觉得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文大课堂
1.收集动物的寓言故事,填写读书卡片。
故事名称 主人公 主要内容 包含的道理 选自何处
2.同学们,寓言故事很有趣吧,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编一个动物寓言故事,你准备编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想一想,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第八单元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同学们会在人类文化长河中走进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在故事中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吧!
1. 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有趣,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八”组成。本单元安排了《 》《 》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 》 《 》,本单元还安排了“百花园八”,其中包括“ ”“ ”“ ”和“ ”几部分。“能说会道”的内容是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 。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
29 孔子学琴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你知道吗?孔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行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孔子是怎样刻苦学习弹琴的呢?
一、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厌倦 诚恳 曲谱 洋溢 沉浸 抑扬起伏 炉火纯青 悦耳动听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抑扬起伏:
如醉如痴:
炉火纯青:
毕恭毕敬:
激情洋溢: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本段体会到什么?
(2)读课文2-6自然段并思考。
①划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一说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在课文中标出孔子练琴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边读边划出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③在课文中标出师襄听琴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④想一想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炉火纯青的?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5、作者在描写孔子练琴时主要抓住了哪几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呢?
6、写出你搜集的五句孔子名言写在下面。
30 端午节的由来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能正确听写。
佩带 爱戴 措施 诬陷 传颂 尸体 习俗 疏远 驾着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爱戴:
诬陷:
谗言:
流放:
祭奠:
祈祷:
无中生有: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端午节是哪一天?端午节这一天有哪些习俗?
(2)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思考: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这个节日至今已有 的历史了。
(3)快速度读第3、4自然段并思考:
①你觉着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写句子中体会到的?
②屈原为什么要投江?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快速度读第5、6自然段并思考:
①屈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
②通过“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③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
④在“那怎么办呢 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句话中你通过“想啊想啊”、“终于”这两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5.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长听听。
31 西门豹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战国时期魏国的邺这个地方人们生活疾苦,但是巫婆和官绅却给河神娶妻,西门豹是怎样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呢?你赶紧读一读课文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
巫婆 娶妻 为非作歹 教诲 溢出 伤天害理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巫婆:
教诲:
伤天害理:
为非作歹: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快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物有哪几些?
②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人把戏的?
③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④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⑤你觉着西门豹是个怎么样的人?
5.小组内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这个课本剧。
32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马克 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汤姆 索亚历险记》,一起去感受汤姆 索亚那历险的故事吧!
一、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二、本课具体预习提纲
1.在文中标出下列值得积累的词语,连同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和生字词达到会认。
盗墓 争执 恐怖 逮捕 不假思索 津津有味 毛骨悚然 屏声静气 凄惨 不寒而栗
2.多音字组词。
大dài ( ) dà ( )
逮dài ( ) dǎi( )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轻蔑:
凄惨:
不假思索: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津津有味: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快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汤姆 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②汤姆和哈贝利在坟场探险时发现了什么?他们决定怎么做的?
③汤姆在法庭上是怎样作证的?
④汤姆为什么要站出来作证?
(2)快速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①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②汤姆为什么告诉人们罪犯乔躲在山洞里,要把乔救出来?
6.说说你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7.把汤姆 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听。
语文百花园八
使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人类文化长河中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的收获都很大,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花园八,认真预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预习提纲:
一、语海畅游。
(一)、词语真有趣。
1.读读课本上的词语,你发现了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 你再说出四个这样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读一读,填一填。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忽然:
竟然:
依然:
仍然:
不然:
显然:
当然:
2. 根据词语的意思,你还发现这些词语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发现
3.读句子想一想每个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书中的括号里。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你选择的词语是否合适。
(三)、读读比比,说说哪句话好,为什么?
1.读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想一想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组句子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3.你能自己再写出这样的两组句子吗?
二、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根据诗中的重点字、词想象,这首诗表达诗人 ( )的思想感情。
2. 上网或从书中查找有关作者和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3. 试着背诵古诗。
三、阅读平台。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3.短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
4.你知道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吗?
四、能说会道。
1.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呢?
2.通过自己调查和访问查一查你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3.你调查的这些家乡习俗有什么特定的意义?
4.你对家乡的某些习俗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笔下生辉。
同学们知道的节日很多,节日里的事情都记忆犹新,这次习作同学们就写一写在某个节日里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吧!注意把节日的特点和节日的气氛一定写具体呀!
-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