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下册《2. 动物装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下册《2. 动物装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6 11: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2课《动物装饰》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教学理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学生观察、操作、实践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动物装饰》一课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名家艺术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变形夸张等浅显的装饰方法,感悟名家如何通过动物造型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装饰艺术的运用方法。教材中还选入了一些不同表现方法的优秀学生作品,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和鼓励,运用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就会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下,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本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线描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能顺利地利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及技术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资料与图片为孩子们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学生通过看、说、玩、画、拼贴、制作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多角度、多层面的体验装饰艺术的美感,体会动物装饰带来的多样的表现形式,了解动物装饰的含义、表现手法。由浅入深,从名家作品到生活中的动物装饰作品逐渐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解决缺乏生活体验,而无法表现的困难,丰富学生创作构思,为创作做好铺垫。
2. 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积极探究,提高教学实效性。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积极展示自己,降低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赏析艺术家作品时,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都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学生的练习及教师范画的展示,都充分体现出美术学科的形象性这一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知识学习和艺术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运用大家的智慧共同创作,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效果并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学习变形、夸张等浅显的动物装饰知识。
技能:运用色块组合及变化丰富的线条进行动物装饰。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变形和夸张等浅显的动物装饰知识,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组织线条的方法,感受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多种效果,在讨论、交流中启发学生的创新设计,使他们逐步养成大胆想象、追求创新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艺术实践、让学生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并运用装饰改善生活和环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动物特点进行变形、夸张的装饰方法,了解线条组织及色彩搭配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动物形态、神态和动态特征进行变形夸张,绘画出动物图案的装饰美,恰当选择线条、图案,巧妙装饰动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视频《黄昏下的剪影》,
提问:你是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认出他们的?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以动物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装饰表现动物。
引出课题:动物装饰
学生观看后回答:抓住动物的突出特征。
激发兴趣。丰富学生对动物形象的认知,
为下面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创作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学习用概括法表现动物形态
1、教师出示猫头鹰图片,运用基本形概括。思考:我用了什么方法?
2、学生体验:用基本型概括动物身体形态。
3、出示学生作业马、熊猫、兔子等基本形概括图对比观察
二、进一步学习动物表现手法
(一)夸张法
1、教师出示韩美林《大公鸡》与实物图对比分析,作者夸张表现了大公鸡的那些部位?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思考:作者如何夸张表现动物特征。
学生体验:抓住动物最突出的特征部分进行夸张。
(二)想象变形
1、教师出示图片,思考:大公鸡的尾巴与冠子做了哪些变形?
教师:出示不同变形的大公鸡造型
3、学生体验:结合孔雀尾屏形态加以变形。
展示交流、肯定有创意的装饰。
学习巧用装饰手法
(一)动态、神态夸张
1、教师:出示马与农民画《奔马》对比分析:马的哪些部位动态发生变化?
2、出示《奔马》头部,思考:马的神态发生什么变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二)色彩装饰
1、教师:出示年画《富贵大吉》。找一找作品中主要色彩?
说一说色彩搭配特点?
2、学生体验:运用色彩对比选择你喜欢的动物进行装饰。
绘画语言装饰
教师出示一组作品对比,哪副作品更具装饰性?
2、学生体验:请用学过的点、线、面装饰动物。(注意线条变化、点线面结合)
3、出示学生作业: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再次修改
5、教师示范
6、学生作品欣赏
同学们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
基本形概括法
根据图片,分析形态特征进行勾画。
根据动物特征与特点选择适合的基本形进行概括, 突出表现最具特征的部分。
独有的冠子、大大的尾巴
夸大老鹰的爪子与嘴,长颈鹿的脖子更长。抓住动物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通过改变比例,改变结构进行夸张
学生交流,注意夸张要有依据,紧抓动物特征。
学生:鸡冠子设计成牡丹花造型,尾巴张开像数字3,大胡子等等。
学生在半圆形基础上通过画或剪的方法进行变形
扭动的头部
腾空的四肢
上扬的尾巴
眼睛上扬、嘴巴张开,展现一匹快乐的小马形象。
主要运用红黄蓝绿。
色彩上运用冷暖对比搭配,画面颜色艳丽,充满喜庆的气氛。
手机APP进行涂色练习
色块装饰与线条装饰相结合更具装饰性。
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装饰体验。
画面缺少黑白灰处理,没有明暗变化
画面线条过于繁杂
绘画、粘贴画、刮画、折纸、、挂饰、邮票等
概括法可以降低动物的画法,使学生更快更准确的把握动物的形态特征。
了解夸张的真正目的就是突出表现动物的某一特征。
通过对比分析学习夸张的具体方法
检测学生夸张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解决本课重点
通过分析韩美林作品,以及同一动物不同变形展现的效果,有针对的训练学生对动物身体变形的能力。进一步解决本课教学重点。
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夸张表现动物动态与神态,可以使动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美感,传递欢乐的情感。解决本课难点
通过分析作品了解色彩搭配技巧。解决本课重难点。
运用手机练习增加课堂趣味性
先体验后讲解,引导学生注意线条的组织与排列,点线面的结合与画面黑白灰的处理关系。训练学生线条装饰的能力,解决本课重难点
了解动物装饰作品呈现方式,启发学生创意。
艺术实践
1.作业内容:运用动物装饰手法,大胆运用色块、点、线,完成一幅动物装饰作品
2.作业要求:
(1)外形概括、简练,运用夸张变形表现手法(2)巧用色彩装饰动物身体各部分(3)巧妙组织线条。
1、2组运用剪贴画的形式
3、4组运用绘画的形式
5组:运用刮画的形式
启发学生大胆装饰,落实实践要求,培养美术表现能力
课堂评价
作品展示
学生填写自我评价单
互评
作品展示
自我评价
互评
发挥评价机制,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审美能力
拓展
我们生活中运用动物装饰的场所、实物、设计随处可见。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断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与生活。
出示视频:不同艺术表现方法的动物装饰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美化生活。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自我评价单
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课堂主动参与探究
5257808890031242096520积极
29718073660一般
消极
作业评价
装饰表现方法
34480577470概括
31242081280夸张
31242069850变形
巧用色彩装饰
54292564135冷暖对比
63246079375色彩艳丽
巧用线条装饰
53911593980变化丰富
39814574930点线面
45529574930黑白灰
巧妙装饰
34861574930动态
30289555880神态
综合评价
你喜欢这节课的授课方式吗
5410207620030480076200喜欢
28956076200一般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