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英语七下Unit
5
Section
B
2a-2c
说课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很感激您始终如一的关注。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课型是阅读课。关于我收到中央电教馆录课任务时给本次录课做的目标定位,关于我30余年的教学和教研生涯积淀的教学追求,请见第一课时说课录像的开头,在此不再重复。
常规的说课流程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本次我又增加了“教学追求”这样一个方面。鉴于教学追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本说课的PPT里面已经明确了,所以在此也不再赘述了。
本课时主要试图通过阅读关于拯救大象的语篇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突破:运用思维导图学会从宏观到微观构建阅读信息;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指代关系的阅读技巧;运用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技巧方面的拓展,将微信群聊天功能用于呈现和交流英语学习成果。上述系列的,相互关联的,语言、思维、文化、策略有机融合的活动,都融入了以下具体教学流程:
将通过以下具体教学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步,阅读前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入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首先,设计竞猜游戏,激活学生的先行认知。以猜测“自然信息、能力和最喜欢的动物”等因素与老师的关系开篇,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出老师自我介绍的三个方面——事实、能力和所喜爱的动物,这项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另一方面为理解阅读语篇和为阅读语篇构建信息逻辑关系做铺垫。此外,在猜测过程中还穿插了在情景中呈现、体验和运用生词的活动,把阅读语篇中的“语言点”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阅读语篇中的词汇难点。
第二个读前活动是感知活动,激活学生的推理思维。这个活动是阅读由老师自我介绍的思维导图改写的短文,在呈现第一段自我介绍短文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The
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1”这个句子的含义,并学会寻找第一段主题句。同理,启发学生学会寻找并表达“The
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2/3”。然后,通过各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标题。这一环节为分析本课阅读语篇的逻辑结构做了坚实铺垫。同时,让学生按照标题、各个段落的中心句的脉络,添加更多细节进行自我介绍,既培养学生按照信息的逻辑结构举一反三的能力,又通过添加细节的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个阅读前活动是检查作业:上节课作业的内容是,课后预习本阅读语篇中的生词,并用生词编写成有趣甚至滑稽的故事。检查作业的方法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故事发进自己的微信群,每个微信群挑选出一篇最佳作品推荐到全班展示。这个活动既为本节课学习阅读语篇扫清了语言障碍,还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群为英语学习服务,也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范围,将课堂交给了全体学生。
第二步,阅读中活动,主要目的是理解文本,开展低、中阶思维活动。这个步骤由两个环节组成。
第一个环节,开展低阶思维活动。
首先是略读全文——先让学生快速通读课文,通过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并总结出本文的标题。这是理解阅读语篇主旨大意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完成了对文章宏观逻辑结构的构建,又使学生学会了提炼文章主旨的方法,并开展识记、理解、概括等低阶思维活动,为中高阶思维活动做了铺垫。
接下来细读第一段。该段的主题是大象在泰国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动态软件呈现,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寻找泰国国旗的发展变化等关键细节信息。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第一段内容的深层理解,另一方面通过泰国国旗的变迁史培养了学生对泰国文化理解,以及对异国文化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再接下来细读第二段。该段的主题是泰国象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出一幅以大象为中心词,以大象的能力为分枝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大象能力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设计了一个拓展任务,就是寻找大象的其它能力。通过读伴儿图书馆在线平台,阅读选定的文章,实现课内外相结合,扩大信息资源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结合,还为后面整体叙述如何挽救大象做了铺垫。此外,还给学生提供了对大象的能力进一步发散联想的机会,为学生描述大象更多的能力做铺垫。
在第二段里有一个便于呈现通过上下文猜测词的情境,借助该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根据上下文猜测get
lost语义的技能,并让学生通过读伴儿图书馆网络平台,阅读选定的文章,运用所学的技巧猜测ancestors的语义。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还提高了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拓展学习的能力。
然后细读第三段。该段的主题是保护大象。通过建立并完成泰国象的档案对该主题深层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又前进了一步。
通过以上这三段细读,激起了学生识记、理解、概括等思维活动,为开展后面的中、高阶思维活动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开展中阶思维活动
通过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理解。随着对保护动物核心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分析、推理、运用等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并且升华为“No
Buying,
No
Killing”的精神境界,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步,阅读后活动,主要目的是拓展文本,发展高阶思维
这个步骤共有两个环节组成。
第一个环节是课内高阶思维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泰国象的身份,做关于泰国象的自我介绍。前面总结的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了自我介绍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用简单的图画表达了阅读语篇里所叙述的所有内容,便于学生“有据可依”地进行阐述。利用思维导图情境进行情景描述的过程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痛苦,这种“脚手架”搭建出来的提示情境使学生容易做到“言之有物”。
第二个环节是课后高阶思维活动。小组合作写一篇关于保护熊猫、老虎等濒危动物保护的倡议书。这是一个由知识向技能迁移的过程,用叙述大象的思路讲述保护其他动物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把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延伸到课后。
接下来,我再简单总结一下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本节课基于语篇解读和学情分析,设计了五个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设计中提出了三项重点目标。首先,通过六次出现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和图表,引导学生对所描述对象涉及到的三方面元素进行感知,同时通过模仿性的自我描述进行理解和尝试性应用;再通过由浅入深的七个理解过程完成对阅读语篇中泰国大象信息的构建,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描述动物话题思考方式的构建;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创建并且描述一种动物的思维导图,进行描述技能的迁移。通过这三个过程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整理、归纳和构建阅读信息,并且运用所学习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新性应用的技能。通过本节课课堂观察团老师们的记录,通过课后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全班95%以上的学生在上述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次,通过两次登陆读伴图书馆网络平台进行阅读和资料查询,一方面实现了利用课内阅读语篇呈现阅读技巧,利用网上课外资源操练该阅读技巧;实现了课内课外互动,课内课外互补,利用课外资源提升课内阅读技巧等目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意识、技巧和能力。
再次,利用微信群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与评比,这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交流方式,这个方式实现了人人参与课堂活动的目标。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无拘无束地畅谈和互助,为学生合理使用微信群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英语教学就是不断设标和达标的过程。通过本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一直是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在级级通关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表征。由于认知过程脚手架搭建得比较扎实,所以在最后的语言输出环节,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较强,学生不但言之有物侃侃而谈,而且对问题的分析深度也可见一斑,实现了语言、思维、文化、策略有机融合的螺旋式上升课堂。这些都绽放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的魅力,绽放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火花。
尽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力争体现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活动的关联与递进,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有一些遗憾和失误:首先,预热时间偏长。由于与本班学生初次进行合作,又是在“裸课”情况下,双方的配合默契形成较慢,课堂前期的节奏比较缓,影响了后面教学环节的完成。其次,由于课程设计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程度,还由于学生对这种授课形式不太适应,导致一些环节学生的活动面和活动程度不到位。再次,由于时间关系,结尾略显仓促,学生展示这个最精彩的生成环节所提供的时间不充分。这些遗憾,也更是今后我要思考、要解决、要完善的环节。今日之缺憾,更为成为明日之化茧成蝶之动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此,我要衷心感谢为我提供这次上课机会的中央电教馆、辽宁省电教馆。感谢全方位支持这次录课的锦州市教育局和锦州市进行进修学院。感谢为了这次录课而付出巨大辛苦的幕后英雄们:他们分别是提供教学场地及资源的锦州市实验学校,重中之重是所上课班级的英语李文嘉老师和全班同学;录制本课的辽宁省电教馆;还有为本次录课提供服务的读伴网上图书馆,科大讯飞云平台,还有一直为我助力的您。我要对所有我感谢的人说:感谢您给我教学成长的道路上点了一盏明灯,谢谢,一生有您,足以。(共21张PPT)
Section
B
2a-2c
说
课
7
6
5
4
3
2
1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情
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
8
9
教学追求
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1
学情分析
Analysis
of
students
2
教学目标
90%以上学生能够根据本单元第三课时的预习和所留的作业掌握本课重点词汇和语言点。
80%以上学生能通过每段中心句概括出阅读语篇的标题,能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能通过上下文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含义。
85%以上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阅读语篇。
80%以上学生能够根据阅读语篇的话题和表达结构阐述自己对相关话题的见解。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3
教学目标
90%以上学生初步了解泰国国旗的
变迁史。
100%学生通过与动物交朋友、保护动物的行为,提高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目标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3
教学目标
90%以上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通过复习巩固和学习生词,通过构建阅读语篇的逻辑框架,通过复述课文,通过搭建挽救熊猫、老虎倡议书的写作框架等活动,实现对所学语言知识、对所获取语言信息的表征的目标。
95%以上学生能够运用平板电脑和移动端等手段搜集、整理、加工网络资源,进行互动交流,并实现课内外语言技能的迁移。
100%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双人、小组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思维
导图
信息
技术
课堂
活动
教学目标
Analysis
of
teaching
aims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提取语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构建关于大象保护的事实性信息结构;
2.
基于所读文本和视频材料,讨论人与动物的关系,发表个人观点;
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深度采访。
重点
难点
Analysis
of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4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手段
Top
down阅读法
PWP(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阅读模式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多媒体,微信小组
读伴图书馆平台
思维导图软件
科大讯飞在线检测
讯飞e听说
教学方法及手段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ids
5
教学追求
Teaching
pursuit?
6
英语教学是借助英语语言这个媒介,遵循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通过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教学活动情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语言现象的思维,发现使用英语的方法,理解中英文国家文化的差异,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就是在“活动”中借助“手段”,提升学生“思维、方法、差异和能力”
的过程。
教学流程
6
Teaching
Procedures
Chart
多媒体,微信小组
读伴图书馆平台
思维导图软件
科大讯飞在线测试
多样化情境
思维导图软件
读伴图书馆
智能化沟通互助
多向交互
学生
教师
第四课时
读前
诱导
激趣
读中
指导阅读
读中
引导自学
读后
点播帮助
读后
指导归纳
激活
思维
低阶思维
(识记、理解)
中阶思维
(分析、运用)
高阶思维
(综合、评价)
教学过程
7
Teaching
Procedures
3
While-reading
16’
4
5
Post-reading
10’
Summary
3’
Pre-reading
5’
Warming-up
and
lead-in
5’
1
2
6
Homework
1’
Step1:阅读前—引入话题,激活思维
2.设计感知活动,激活推理思维。
1.设计竞猜游戏,激活先行认知。
Step2:阅读中—理解文本,开展低、中阶思维活动
(1)引入话题后,先让学生快速通读课文,通过找出每段的主题句,从所给题目中选出本文的标题,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开展识记、理解、概括等低阶思维活动,为中高阶思维活动做好铺垫。
1.
开展低阶思维活动
(2)细读阶段,阅读三段语篇,分别采用空格、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理清文章主线,找到关键信息。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准确迅速地找到相关信息,又可以让学生对保护大象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这些活动激起了学生识记、理解、概括等思维活动,为开展后面的中、高阶思维活动做好铺垫。
2.
开展中阶思维活动
理清文章主线后,通过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理解,随着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分析、推理、运用等思维也得到了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Step3:阅读后—拓展文本,发展高阶思维
在学生充分理解教材语篇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以小象做自我介绍的口吻复述课文。再通过以“How
to
save
the
elephants
”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1.
课内高阶思维活动
通过布置撰写动物保护倡议书的作业,把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活动延伸到课后。
2.
课后高阶思维活动
教学效果
8
Teaching
Results
通过一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整理、归纳和构建阅读信息,并且运用所学习的表达方式和思想进行创新性应用的技能。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课内课外互动互补,实现了整体、小组和个人收放自如的对话和测评,更益于给全体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根据课堂观察团老师们的记录和课后的学生问卷调查反馈,全班95%以上以上的学生在上述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与陌生学生“裸课”情况下,双方的配合默契形成较慢,课堂前期的节奏慢,导致学生展示这个最精彩的生成环节所提供的时间不充分。
教学设计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程度,由于学生对这种授课形式不太适应,导致一些环节学生的活动面和活动程度不到位。
今日之缺憾,将为成为明日之化茧成蝶之动力。
锦州实验学校
李文嘉老师
及所教学生
读伴图书馆
科大讯飞
讯飞e听说
辽宁省电教馆
锦州市教育局
锦州市教师
进修学院
鸣谢
中央电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