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英语七下Unit
5
Section
B
3a-3b
说课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随着时间的悄逝,我们已经成为老朋友了,感谢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本单元的课程。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第五课时(Section
B
3a-3b),课型是以读促写的写作课。关于我收到中央电教馆录课任务时给本次录课做的目标定位,关于我30余年的教学和教研生涯积淀的教学追求,在录制第一课的说课时已经具体说明,在此不再重复。常规的说课流程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本次我又增加了一个“教学追求”。鉴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本说课PPT里面已经明确了,所以在此也不再赘述了。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收官之课,通过对相关范文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的示范,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所用词汇、写作所选内容、写作所采取思路三方面的构建,在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在激活发散性思维、训练逻辑性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等方式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以征文为线索,用五步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
一、本节课共设计了三条教学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基于主题活动观的教学活动。从本节课的一开始,就设置了真实的任务情境,即《英语之声》杂志社在征集关于“Save
animals”的征文。从“老师的写作”出发,引领学生体验“老师的写作”过程;再引领学生根据“老师的写作”尝试构建一个“我的写作”写作提纲;之后小组长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每个组员的作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形成每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写作能力;最后通过布置作业,选出今天的最佳作文作为给杂志社的投稿征文。
第二条主线是贯穿课堂始终的PPDRF五步写作法。这是我在美国执教期间和西班牙语、法语等外语老师共同尝试使用,深深被美国学生所喜爱的写作步骤。Reid,
J.
(1993)比较早地在Teaching
ESL
Writing中具体阐述过这五个教学步骤,通过由分到合构建和完善写作思维,减少写作的障碍,使学生学会并且享受写作。
下面具体介绍五步骤写作思路:
步骤1,Pre-writing——激活发散性思维
上课伊始,老师以《音乐之声》杂志社征文为开篇,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并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写作前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二个:首先,利用电子白板呈现猜动物名称的游戏,以此导入写作话题。其次,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检查上节课所留的作业,即展示并复述上节课阅读语篇的思维导图,并将小组评选的最优作品通过拍照上传至班级群全班共享,根据呈现的作品进行头脑风暴,为写作话题搜集相关资讯。这些活动降低了学生们写前的焦虑感,唤醒了他们的思维意识。
步骤2,Planning
and
organizing——训练逻辑性思维
计划与组织环节主要任务是草拟写作提纲阶段。这部分可以细化为内容和谋篇布局这两个层面的写作提纲,这种细化通过五个环节完成。
首先,以学生展示大象的思维导图为例,顺势总结出用animal这个单词各个字母所表达的描述动物的规律,以此聚焦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说得有条理这两个写作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并且便于学生记忆和下次写作类似话题时提取这个规律。
其次,学习制作提纲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播放利用教材语篇制作的微课,让学生感悟和理解制作思维导图的基本步骤,即通过找关键词和搭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框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写作提纲,这一科学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再次,尝试构建写作内容提纲。通过小组活动,按照前面总结出来的animal规律制作关于Becky的思维导图,更加完整、更接近生活的Becky形象跃然于孩子们头脑中。
然后,体验老师的写作。让学生根据写作提纲直接进行写作,这一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此提供了根据写作提纲写出的老师的征文,在学生感受到范文的精彩后,又给范文增加了连词,并对比异同,让学生深刻感受连接词对增加文章逻辑性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构建出老师征文的写作框架,使学生理清范文的思维脉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更容易的写出符合英语语言国家人士表达特点的文章。
?最后,学生自主构建自己写作提纲。学生关心和喜欢的动物有很多,由长颈鹿联想到大熊猫Po,引导学生利用前四课时学到的词汇,使用Brainstorm的方式,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共建以保护熊猫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框架。并鼓励学生把该框架迁移到写作其他动物。
此环节活动的设计,在反复的构建和感知、体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比较、综合、归纳能力得到训练。
步骤3,Drafting——激发创造性思维
该写作任务以上课之初老师呈现的《英语之声》杂志社征文Save
an
animal为题,通过让学生想出需要保护的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动物保护意识,并让学生们行动起来,实现对情感目标的达成。在学生写作期间播放阿尔法静态波音乐训练右脑,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顺畅地完成写作任务。
在利用思维图进行大量的输入与指导后,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学生在自行思考、选取自己所需的材料及组织篇章的过程中开启了有创意的思维之旅。
步骤4,Revising
and
Editing——发展批判性思维
为了使学生评价作文有据可依,本课为学生解读了我市中考一档作文的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作文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并针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自评、互评、全班师生评等方式修改作文,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避免同类的问题。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作文进行多元性评价,教师评价,组长评价,从全体到个体实现了分层次的教学,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步骤5,Final
Draft?——发展批判性思维
整理并重新完成作文,通过智能平台,将作文拍照上传至班级群,通过这样的智能手段,可以让教师快速理解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所有学生均上交作品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师生共同点评打分。全班分享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条主线是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不知道说什么和不知道怎样说。本节课一直将思维导图作为主要工具:首先,利用检查学生根据上节课阅读语篇而画的思维导图作业,归纳出了用animal各个字母表达的,描述动物时的内容思路abilities,
natural
characters,
importance,
mien,
away
from
danger和living
condition。然后,利用微课学习思维导图制作的基本方法。之后,又以刚刚总结出来的“animal”思路为工具,利用思维导图从六个方面尝试构建描述长颈鹿Becky的框架结构,并通过教师的示范性写作,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出写作逻辑框架:Title,
Topic,
Reasons和Conclusions。接下来,引导学生建立描写大熊猫Po的思维导图。最后,学生自己创建所要描述动物的思维导图,为开展个性化写作做好铺垫。整个过程一直在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归纳、理解、尝试运用和独立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
这三条主线将本节写作课从碎片化到整体化构建起来,使所有内容建立关联,把教师的主导思维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思维。这三条主线主要通过以下教学流程和“五步骤写作法”来具体实施。
接下来,我再简单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本节课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设计了六个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课后与学生反馈,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一节“三好课”,即好玩,好记,好用。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这是一名教师最大的追求。分析学生课后提交的作品,89%以上的作品逻辑结构都十分清晰,具备了思维导图写作提纲的所有方面;85%以上的作品表达十分丰富,包含了animal的各方面内容;80%以上的作品都注意了连接词的选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活动的关联与递进。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尚待今后弥补的缺憾:例如,个别学习功底较弱的学生一直没能够得到展示机会;为了更具体细致地展示写作教学的指导过程,本课基础铺垫的环节比较长,给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时间不足。发现不足,及时反思,育人者,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完善中超越自我,追求完美。
Last
but
not
least还是鸣谢。我要衷心感谢为我提供这次上课机会的中央电教馆、辽宁省电教馆。感谢全方位支持这次录课的锦州市教育局和锦州市进行进修学院。感谢为了这次录课而付出巨大辛苦的幕后英雄们:他们分别是提供教学场地及资源的锦州市实验学校,重中之重是授课班级的唐睿英语老师和全班同学,录制本课的辽宁省电教馆,还有为本次录课提供服务的讯飞e听说和锦州教育云平台,还有一直伴我成长的您。我要对所有我感谢的人依依惜别地、最衷心地说一次,感谢您给我教学成长的道路上点了一盏明灯,谢谢,一生有您,足以。(共30张PPT)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
3a-3b)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新目标)》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目录
CONTENTS
02
教材分析
03
学情分析
04
教学目标
05
教学重难点
06
教学方法及手段
08
教学过程
09
教学效果
07
教学流程
目录
CONTENTS
02
教材分析
03
学情分析
04
教学目标
05
教学重难点
06
教学方法及手段
01
教学追求
08
教学过程
09
教学效果
07
教学流程
教学追求
英语教学是借助英语语言这个媒介,遵循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通过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教学活动情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语言现象的思维,发现使用英语的方法,理解中英文国家文化的差异,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就是在“活动”中借助“手段”,提升学生“思维、方法、差异和能力”
的过程。
教学追求
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
本课教材
教材分析
单元教
材
课时教
材
本次授课所使用的是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y
Do
You
Like
Pandas?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话题是Animals?in?a?zoo.?功能是Describe?animals,
Express?preferences。Section?A?主要学习动物名称、描述动物的形容词及动物的生长地,并运用Why?do?you?like…?
I
like
…because…
来谈论对动物的喜好及原因。在此基础上,Section?B?的阅读和写作转向了对“濒危动物”的关注,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单元的第五课时(Section?B
3a-3b),课型是写作课,写作任务是写一篇短文介绍一种动物或者倡议保护一种动物。通过前四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和具备了从不同方面描述动物的基本能力。本节课要对相关范文内容梳理整合,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知识水平
能力水平
话题水平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写作的基本词汇,能够运用
I
like…
because
…来谈论对动物的喜好。
本节课要对相关范文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思维导图构思,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整合知识、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观点,以及批判评价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
本单元的话题是动物保护,本写作的主题是怎么保护动物,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益于学生构思写作内容。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
学习能力目标
文化品格目标
思维品质目标
教学目标
1
100%的学生能够运用animal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构建关于挽救动物的内容提纲;
2
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使用连接词表达作文的逻辑结构;
3
85%以上的学生能够合理使用挽救动物的写作提纲进行写作;
4
70%以上的学生能模仿所提供范文的内容框架和写作框架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并能对他人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价和赏析。
语言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28%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
90%
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通过构建写作的内容提纲和写作提纲,提高写作能力;
95%
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能利用智慧课堂修改作文,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100%
能够积极参与双人、小组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习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形成有效保护的策略。
形成喜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文化品格
目标
教学目标
Presentation
pre-writing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Drafting
Revising
and
Editing
激活发散性思维
训练逻辑性思维
激发创造性思维
发展批判性思维
思维品质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提纲,并完成写作任务。利用微课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利用智慧课堂修改作文,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难点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构思作文,如何使用连接词使写作内容逻辑性更强,如何使用智慧课堂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
重点2
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提高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PPDRF五步写作法
思维导图与智慧平台辅助写作和修改作文
小组探索合作学习
(设立优秀的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对组员的作文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指导,组员改正。)
教学流程
初识
征文
完成
征文
Pre-writing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Drafting
Revising
and
Editing
Final
Draft
电子白板
微信和智能平台
思维导图
讯飞e听说
教育云平台
构
思
征
文
教学流程
激活发散性思维
训练逻辑性思维
激发创造性思维
发展批判性思维
发展批判性思维
贯穿课堂始终的PPDRF五步法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这是我在美国执教期间和西班牙语、法语等外语老师共同尝试使用,深深被美国学生所喜爱的写作步骤。Reid,
J.
(1993)比较早地在Teaching
ESL
Writing中具体阐述过这五个教学步骤,通过由分到合构建和完善写作思维,减少写作的障碍,使学生学会并且享受写作。
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不知道说什么和不知道怎样说。本节课一直将思维导图作为主要工具:首先,利用检查学生根据上节课阅读语篇而画的思维导图作业,归纳出了用animal各个字母表达的,描述动物时的内容思路abilities,
natural
characters,
importance,
mien,
away
from
danger和living
conditions。然后,利用微课学习思维导图制作的基本方法。之后,又以刚刚总结出来的“animal”思路为工具,利用思维导图从六个方面尝试构建描述长颈鹿Becky的框架结构,并通过教师的示范性写作,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出写作逻辑框架:Title,
Topic,
Reasons和Conclusion。接下来,引导学生建立描写大熊猫Po的思维导图。最后,学生自己创建所要描述动物的思维导图,为开展个性化写作做好铺垫。整个过程一直在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归纳、理解、尝试运用和独立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
教学主线
基于主题活动观的教学活动
从本节课的一开始就设置了真实的任务情境,即杂志社在征集关于“Save
animals”的征文。从“老师的写作”出发,引领学生体验“老师的写作”过程;再引领学生根据“老师的写作”尝试构建一个“我的写作”写作提纲;之后进行“我”的自主写作并进行写作评价,之后小组长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每个组员的作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形成每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写作能力;最后通过布置作业,选出今天的最佳作文作为给杂志社的投稿征文。
。
教学过程
Presentation
pre-writing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Drafting
Revising
and
Editing
Final
Draft
Homework
Step1:
Pre-writing——激活发散性思维
2.明确写作的基本步骤
。
1.公布真实性的写作任务。
Step1:
Pre-writing——激活发散性思维
4.微信交流,检查思维导图作业。
3.猜谜头脑风暴,用多种方式描写大象。
Step1:
Pre-writing——激活发散性思维
5.
总结描述动物的规律
。
Step2:
Planning
and
organizing——训练逻辑性思维
2.通过微课学习思维导图的三个基本步骤。
1.
以animal中的各个字母为开头,用思维导图抽取出描述动物类写作话题的内容框架
。
Step2:
Planning
and
organizing——训练逻辑性思维
4.体验老师的写作范例,感悟连接词,总结写作框架。
3.
用思维导图尝试构建描述Becky的内容框架
。
Step2:
Planning
and
organizing——训练逻辑性思维
5.
尝试画出以保护熊猫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框架
。
Step3:
Drafting——激发创造性思维
1.
呈现写作要求,积极动手写作。
Step4:
Revising
and
Editing——发展批判性思维
2.用网络平台评价丰富评价维度。
1.以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多元评价。
Step5:
Final
Draft?——发展批判性思维
1.完善作品,利用云平台展示和交流。
教学效果
学生反馈
缺
憾
愿
景
本节课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设计了六个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课后与学生反馈,学生们一致认为这是一节“三好课”,即好玩,好记,好用。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这是一名教师最大的追求。分析学生课后提交的作品,89%以上的作品逻辑结构都十分清晰,具备了思维导图写作提纲的所有方面;85%以上的作品表达都十分丰富,包含了animal的各方面内容;80%以上的作品都注意了连接词的选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活动的关联与递进。
学生反馈
及
作品分析
缺
憾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尚待今后弥补的缺憾:个别学习功底较弱的学生一直没能够得到展示机会;为了更具体细致地展示写作教学的指导过程,本课基础铺垫的教学环节比较长,给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时间不足。发现不足,及时反思,育人者,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完善中超越自我,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