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
( D )
①元朝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黄冈中考)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
A.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B.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
D.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4.(宜宾中考)如图是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它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为了演出场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B )
A.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风俗习惯
B.徽剧、京剧在街道同时上演
C.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D.戏剧表演与欣赏充实了生活
5.(长沙中考)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建立“大顺”政权并攻占北京的是( D )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6.(常州模拟)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D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是
( C )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侵略沙俄
C.保卫祖国边疆
D.解决中俄东段边界
8.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的最主要作用是
( B )
A.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9.(盐城中考)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D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清朝初期与元朝前期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显著不同的是( D )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侵略取得胜利
11.(漳州中考)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
( B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1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 B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3.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最早是在( C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如果你是清初的一名商界大贾,与各地多有现金往来,你可能经常联系
( B )
A.徽商的“当铺”
B.晋商的“票号”
C.京师的“镖局”
D.外国的“银行”
15.如图是清朝最后留下的唯一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它位于
( A )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南京
16.“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的评价
( A )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17.学习了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8.(梅州中考)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B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9.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B )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20.(连云港中考)明朝时期,收集了1
892种药物,11
096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 D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材料二 “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帝挽郑成功联
(1)根据材料说出郑成功一生中的主要事迹。(3分)
坚持在东南沿海抗清;收复台湾,施行新政。
(2)这副挽联中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是否恰当?(4分)康熙帝一直压抑反清复明思想,为何还要这样评价郑成功?(4分)
此联高度评价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是恰当的。因为郑成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贞爱国、反对异族压迫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向来所崇尚的。清朝统治者要想统治全中国,不得不顺应民心。康熙帝这样做正是为了笼络人心,是他巩固统治的需要。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末清初顾炎武
材料二 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材料三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二所述内容与明政府实行的什么考试制度有关?(1分)其命题的范围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4分)
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任意两点即可)
(2)材料三与清朝的什么政策有关?(2分)乾隆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这一政策?(4分)
大兴文字狱。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评价: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明清统治者实行上述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
23.(赤峰中考)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3分)
从汉朝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思相近即可)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当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成为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分)
元朝。澎湖巡检司。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2分)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2分)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3分)
郑成功;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2分)这种观念的社会根源是什么?(2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根源: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
政策:“闭关锁国”。
(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2分)清朝时又有怎样的发展?(2分)从材料二看阻碍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原因是什么?(2分)
出现:明朝中期以后。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3)材料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4分)
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
( )
①元朝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黄冈中考)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
A.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B.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
D.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4.(宜宾中考)如图是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它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为了演出场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风俗习惯
B.徽剧、京剧在街道同时上演
C.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D.戏剧表演与欣赏充实了生活
5.(长沙中考)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建立“大顺”政权并攻占北京的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6.(常州模拟)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是
( )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侵略沙俄
C.保卫祖国边疆
D.解决中俄东段边界
8.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的最主要作用是
( )
A.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9.(盐城中考)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清朝初期与元朝前期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显著不同的是( )
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B.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
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
D.抗击西方殖民侵略取得胜利
11.(漳州中考)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
(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1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3.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最早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如果你是清初的一名商界大贾,与各地多有现金往来,你可能经常联系
( )
A.徽商的“当铺”
B.晋商的“票号”
C.京师的“镖局”
D.外国的“银行”
15.如图是清朝最后留下的唯一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它位于
( )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南京
16.“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的评价
( )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17.学习了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8.(梅州中考)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9.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20.(连云港中考)明朝时期,收集了1
892种药物,11
096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材料二 “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帝挽郑成功联
(1)根据材料说出郑成功一生中的主要事迹。(3分)
(2)这副挽联中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是否恰当?(4分)康熙帝一直压抑反清复明思想,为何还要这样评价郑成功?(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末清初顾炎武
材料二 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材料三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二所述内容与明政府实行的什么考试制度有关?(1分)其命题的范围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4分)
(2)材料三与清朝的什么政策有关?(2分)乾隆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这一政策?(4分)
(3)明清统治者实行上述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3.(赤峰中考)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当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成为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2分)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2分)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2分)这种观念的社会根源是什么?(2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2分)清朝时又有怎样的发展?(2分)从材料二看阻碍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