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写 作 要 求
一、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修改。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 作 指 导
一、(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2)恰当地抒情。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语气上有所体现。
二、(1)“那一刻”对时间及事情的数量作了限制,在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2)述亲身经历。写作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3)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往往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情感的抒发。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们写作时应当注重表现“那一刻”的细节,力求用细节来感染人、打动人。
三、(1)选择理想的照片。被人偷拍、抢拍的照片是首选,因为那个瞬间一定很精彩,才会引起拍摄者的兴趣。也许是打翻冰淇淋后的哭泣,也许是在湖边泼水时的欢畅,也许是劳动过后的蓬头垢面……想一想:离开小学校园时,你是不是会在熟悉的校园里留下最后的纪念?第一次登台,你是不是也留下了自信与骄傲的笑脸?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学骑自行车……一张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见证了一个个珍贵的时刻。这些照片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专属于你的故事。
(2)写出照片之外的故事。记事的文章要清楚地交代事情的经过。如:什么情况下拍的这张照片?照片中的你正在干什么?心情怎样?这张照片中的情景可能是这件事情的开始,也可能是事情的高潮,还可能是事情的结尾。照片中的情景只是你文章中的一个部分,还有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等着你来讲述。这就是照片“背后”的故事。(3)细致的刻画是关键。对照片画面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是文章出彩的关键。人物的动作、神情都要进行细腻的描写,力图把照片中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我流泪的那一刻
月考的成绩下来了,老样子,我又上了老师的“教育榜”,同桌又取笑我:“你可真是老班的重点保护对象,真羡慕你啊!”
当晚,一如往日,老班又给我们这些被教育分子上教育课了。办公室里充满了低气压,老班一一数落了那些和我一样拖班级后腿的消极分子。终于轮到我了。老班拿着我的成绩单开始总结:“从开学第一次月考到本次月考,你可是很稳定的班级第45名,如此稳定,了不起啊!”老班声色俱厉,而我已从以前的羞愧难堪变得坦然自若了。“最多不就是告诉家长吗?”我心里想,“爸妈早就习惯了,总之他们也从未对我抱太大的希望。”
范 文 点 评
果然不出所料,老班还是习惯性地掏出了手机,像上次一样,拨打了我爸的电话号码,一阵“嘟——嘟——嘟——”的声音传入耳里,尽管在我意料之中,但我还是希望父母都出去串门了,就像上次一样。可是父亲熟悉的声音还是传来了:“喂,请问你找谁?”“是王健家长吗?他这次考试有了进步,我打电话给您,是想知道你们家长对他还有什么期望。”这突如其来的“表扬”一下子让我慌了手脚,不知老班这次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没等我想出对付的招数,他就把手机塞给了我,示意我接电话。我忐忑地拿起手机放在耳边,耳畔传来了父亲苍老而又熟悉的声音:“真的?——期望,要说有什么期望,我和他妈做梦都希望他能够离开这二亩地,考上大学,给咱王家争口气……”我分明感到声音中有一丝颤抖。
霎时,那苍老而颤抖的声音像雷电一样击打在我身上,我分明感到了我的心也在颤抖,泪水一下子灌满眼眶。回忆起父亲对我的严厉,想起他每天辛劳地奔忙于工地,想起我生病时他和妈妈彻夜不眠守护在病床前焦急的样子,我一下子明白了:他说“不指望我考什么名牌大学,只要尽力就行”,原来只是想安慰我,原来他对我也抱有希望。我不知道父亲还曾有多少汗水浇铸的回忆,我也不知道父亲究竟还有哪些对未来的希望,但我此刻知道,我是他所有希望的延续,是我们家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希望,他渴望我能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自由的天地。
那一刻,我哭了,我对着手机喊了一声:“爸!”随即便出了办公室,冲向教室。我发誓,我要把失去的补回来。那是一个迷途的人回头是岸的见证。
那泪水,是我过去的终结,更是我未来的起点。
总评:本文记叙了因“我”几次考试成绩稳居班级第45名,班主任以激将法给父亲打电话令“我”最终泪流满面,改过自新,发愤学习的故事。本文叙事清楚,情感变化由“满不在乎”到泪水“灌满眼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如“霎时,那苍老而颤抖的声音像雷电一样击打在我身上,我分明感到了我的心也在颤抖,泪水一下子灌满眼眶”,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为下文“我”的转变埋下伏笔。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文诵读
一、记忆型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内蒙古包头】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四川达州】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明月来相照
谁家玉笛暗飞声
凭君传语报平安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二、理解型默写。
1.《竹里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明月相伴,寂静美好的隐居生活。
2.《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并表达出诗人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里馆》中写人物活动,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竹里馆》一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5.《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勾起了游子无尽的乡思。
6.《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夜洛城闻笛》中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9.《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战火纷飞的乱世,最渴盼的就是一封传报“平安”的家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诉求都有难以兑现的时候。《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岑参此种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逢入京使》中,岑参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捎口信”表达了自己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中表现这个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13.《晚春》中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愈的《晚春》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韩愈在《晚春》一诗中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拟人化,揶揄它们也来凑热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东望路漫漫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三、古诗鉴赏。
1.下列对《竹里馆》一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A
2.阅读韩愈的《晚春》,回答下面的题。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示例: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