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
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太空一日
第五单元
杨利伟
SPACE
ONE
DAY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句。?(重点)
2.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回归地球的不凡过程。(难点)
3.学习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作者介绍
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著有自传《天地九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一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
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此故事的大致内容讲给大家听。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第一部分(1—17):
第二部分(18—29):
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
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三部分(30—39):
叙述“我”在太空中遇到的困难及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
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在太空中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
文章用小标题分成了四个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的?
小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告诉读者它所领起的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即表明写作对象。同时还能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作者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火箭起飞——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来安排这四部分内容的。
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目标导学三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1.第1自然段的描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写火箭尾部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的炽热火焰和上千吨水化成蒸气,描绘出火箭发射之初的壮观景象,开篇即把读者带入宏大的场景中,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2.作者在第二部分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观察视角写太空所见?(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然后简要概括“我”在太空中看到了哪些景象。
主要采用了俯瞰的视角。
“我”看到的景象有:
①地球是一段弧。
②各大洲和各个国家。
③祖国的首都和各个省份。
④类似棉絮状的悬浮物。
3.由第三部分可知,“我”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未知的状况?“我”是如何克服的?
一是体会到了“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我”很难受。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靠意志力克服了这种错觉。
二是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我”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以至于至今无法确认发出声响的原因。
4.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26秒的共振
第二次意外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一次意外
第三次意外
第四次意外
第五次意外
本末倒置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神秘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震动很大
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6.“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读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7.“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8.
“也许”“可能”等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除,“也许”“可能”表示猜测,表明“我”把在太空中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认为是灰尘和高空不纯净的判断只是一种猜测,体现了作者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目标导学四
分析手法
品味情感
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采用小标题的作用: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
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尾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叙述了飞船内的寂静及“我”的期待,叙述了地面人员寻找飞船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胜利的自豪感、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深入探究
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疑难探究
深入探究
是否只有为国捐躯才能称为英雄?
并非如此,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给予英雄的荣誉。本课中诸多突发事件、危急情况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坦然面对这一切的。
“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
(2)“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找出文中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简要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刚起飞时“我”紧张得全身肌肉极度僵硬的情形。
(2)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人们熟悉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飞船刚升起时的平稳状态,可感、易懂。
1.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感情。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深厚感情。
写法探究
如在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做好了随时为祖国航天事业牺牲的准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一部分还写了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写法探究
2.在叙述中穿插说明。
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
写法探究
概括主题
本文借助四个小标题,通过写“我”乘坐飞船升空,遨游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飞船落地,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和亲友的热爱,洋溢着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通过学习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拓展延伸
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从自主研发原子
弹、氢弹,到长征、神州火箭载人的升空,我们中国人的实力逐渐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中国的地位,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动摇!国强,则民强!只有祖国强了,国人的各方水平才能得到综合的提升!看着祖国的进步,做为中国人,我们也为之骄傲!一起高呼“中华民族万岁”。
拓展延伸
太空一日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
首都北京、祖国各省区
没有看到长城
“本末倒置”的错觉
神秘的敲击声
飞船舷窗出现裂纹
开伞时飞船晃荡厉害
敢于探索
不怕牺牲
求实严谨
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片段仿写】描写一段自己因为没有按时回家而担心父母责怪的心理。(100字左右)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