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七年级美术下册《2.齐白石的花鸟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七年级美术下册《2.齐白石的花鸟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7 22: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白石的花鸟画》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齐白石花鸟画的主要特点,学会独立评述一副画家的花鸟画作品;
2.运用描述、分析、评价等方法,对齐白石的花鸟画特点作简要的评述,在欣赏过程中,理解写意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3.学习画家乐观的生活态度,喜爱画家的大写意绘画风格,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齐白石作品的赏析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齐白石花鸟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齐白石作品中笔墨情趣是如何体现的。
3.教学策略:这一课主要通过直观欣赏、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在欣赏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与创新的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齐白石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播放视频
(1)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画家毕加索对齐白石如此崇拜?齐白石的画又好在哪里呢?
(2)出示课题《齐白石的花鸟画》
【设计意图】观看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评价齐白石的视频,自然引出课题,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
2.问题引导初识齐白石花鸟画
(1)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寿酒》
问题a: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
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理解并回答。
问题b:请分析这些形象是如何安排表现的?
生:分析、讨论回答
问题c:请同学思考众多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有何寓意?
生:多寿,希望长寿的主题。
问题d: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评价这件作品吗?
生:这副作品色彩鲜艳、浓烈,造型简洁、夸张,书、画、印完美结合,是齐白石花鸟画的代表作。
【设计意图】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学习欣赏花鸟画的方法,初步领会齐白石花鸟画的特点。
(2)深层探究
请同学欣赏民间年画《福寿中堂》,对比色彩和造型上的相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对比,学生找出民间绘画的特点:色彩单纯、浓烈,寿桃造型夸张。齐白石确实吸收了民间绘画的优点。掌握了齐白石大写意的绘画风格。解决本课题重点、难点。
3.深入解读齐白石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1)学生欣赏《树下蝈蝈》、《荷花蜻蜓图》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了解,工笔和写意画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是齐白石花鸟画的一个大特色。
4.齐白石先生不同时期画的三幅《虾》
(1)观察不同时期虾腿、虾须数量的变化;
(2)观察虾眼睛形状的变化;
(3)观察虾身体墨色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齐白石对笔墨的高度提炼,使得他笔下的虾、鱼、螃蟹,不画水印却让人感到其在水里游,这是让大画家毕加索不可理解的原因吧。
5.齐白石热爱生活,表现平凡世界的平民情怀
请学生欣赏教材第11页中齐白石的作品和学生课下收集的作品、图片,分析、归纳齐白石作品表现了哪些题材。
生:丰收题材(玉米、高粱、稻子、白菜、辣椒……)
生活、劳动用具(柴扒、锄头、酒壶、酒坛……)
民俗题材(红烛、鞭炮、耗子、油灯……)
【设计意图】了解画家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获得了更多的受众。
五、课堂练习
运用本课知识,从“内容描述”、“形势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四个方面完成《杏花雏鸡》分析。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他在20世纪近一百年的生活中,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绘画(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他是一位能真正代表中国绘画精神的大师。
七、课后反思
本课为“欣赏·评述”课,这节课基本上是中规中矩,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养,课程导入自然,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准备充分,上课的条理也很清晰。知识点剖析详细(例如在欣赏先生的画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从构图、色彩和题材上分析比较透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说知识点分步消化吸收是本课的亮点。
下面还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1. 欣赏部分比例偏大。知识容量大,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太多,容易造成学生的“学”相对被动。
2. 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关注学生差异。
3. 作业布置可考虑两种作业方式,一种是原教学设计提出的分小组为自己喜欢的白石老人的作品进行作品分析;另一种是用笔墨的形式临摹白石老人的虾,可丰富课堂的教学效果。
4. 最后在课程的拓展我认为也应该是本课程设计的一个重点:白石老人的艺术作品在全国都家喻户晓,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使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别有一番时尚的审美情趣,创新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