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七年级美术下册《1.形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七年级美术下册《1.形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8 18: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形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初中美术 七年级 下册
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基本形体。初步学会对物象的形体进行归纳,概括。初步掌握用线条表现形体特征的方法,能画出单个物体的形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透视圆的变化,明确圆柱形物体的立体表现方法和规律。通过教师示范,学习线造型画出简单物体的立体造型。通过欣赏,学习形体表现创作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积极参与对形体的观察和分析,探索透视现象,培养“求真”的态度,形成整体观察物体与表现的习惯,体验立体表现物体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理解形体结构,能够用整体观察方法,借助辅助线,用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基本形体特征。
(2)教学难点:透视圆、结构线等基本概念,线造型方法表现基本形体的立体效果的方法。
3.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
(1)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7-9年级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空间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
(2)教材分析:《形体的世界》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由两个维度组成。知识结构包括认识基本形体、美术作品中的形体表现、概括性体、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绘画步骤及学生作品等共由4页组成,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由观察与思考、学习与体验、学习建议以及评价建议等内容,教材图片范例众多,选用了大量图片,其中实物图片12幅,作品图片15幅,在学生作品中还存在着错误的范例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指出并纠正。
(3)学情分析:这是一节绘画造型表现课程,用线条绘画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但能够画出具有空间透视效果的立体形象还是首次,个别学生上过素描课,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对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而言,已初步具备理解三维空间的能力,期待能够画出具有立体效果的三维空间形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表现力上进行训练。本校初一学生已经具备画出基本几何形的能力,但线条的虚实表现是个弱项,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指导与示范。
教学设计思想
1.教学策略设计
《形体的世界》是使学生认识形体的概念,学会由形到体的绘画表现方法的绘画技能课,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设计出认知的发展过程。教师通过一组图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再由已知的图形向形体过渡,引发学生探究表现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之上,点出线条的虚实表现有利于更好的塑造空间关系;围绕如何准确画出物体结构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探究,得出在视平线以下,透视圆变化的规律,再找出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自信;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分层设计作业,体现尊重教育理念。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达芬奇手稿为主搭建脚手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位天才的设计手稿也是由基本的形体组成的,大师的设计也离不开基本形体的表现。从而感悟出本课学习内容是造型设计的人起点与基础。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
本节课的知识较多,视平线、轮廓线、结构线和透视圆等基本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节省了大量时间,能够有效突破难点;其中透视圆的变化规律是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但考虑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设置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发现透视圆的变化规律的环节,再以课件巩固的方式加以强化,进而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课件发现书本范画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增强学生自信心。技能训练是本节课的落脚点,线条表现物体的步骤教材中有示范,但采用教师亲自示范的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分层作业采用课件直观展示方式,便于学生根据自己水平进行主动选择,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感受到绘画表现的乐趣。
3.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WindowsXP系统,PPT软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视频与课件、导学案、基本几何形体、花瓶等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用的由基本形体组成的简单物品,素描纸、2B铅笔、橡皮
教学评价设计
课前准备10分
课上表现75
课后拓展15分
搜集材料5分
准备学具5分
合作探究10分
交流表达10分
绘画表现45分
作品评价10分
发现形体5分
创造形体10分
优点
不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媒体资源
学生活动
策略意图
一、设置情境
(时间1分钟)
1.播放一组图片。
昨晚,一位同学微信我,说:对不起!老师,我把你教的形体全丢了。。。
多媒体课件及背景音乐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
2.本节课我们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找回形体的世界
背景音乐
打开教材导学案
情境导入
3.请打开教材和学案,首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朗读:
1.学习内容
2.课堂作业
明确任务
二、形体概念及种类
(时间3分钟)
提问:
什么是形体?
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出示结果:
形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
1.学生尝试自己回答
2.从书中找出答案
发散思维
画出演示:基本形
939800-63500
316230615950066103561595002095511049000
教师示范,如何画得更立体
课件汇总
在学案中画出基本形体
找四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来
线条的虚实表现方法:近实远虚
三、形体的概括(时间5分钟)
1.一位绘画大师曾经说过:一切物体,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
2.圆锥体上加一横截面拦截出是说明形体?
课件出示
1.学生说出几何形体的种类: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圆台体
名人名言引出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
2.验证大师的话,这个墨水瓶由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
观察回答:两部分组成:圆柱体和立方体
检验名言
3.这个暖水瓶由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
观察回答三部分组成:小圆柱、圆台体和大圆柱组成
进一步检验
4.这是一位天才的手稿,提问:
1它是做什么用的?
2.它有哪些基本形体组成
课件:达芬奇手稿
学生想象并回答,飞碟、坦克等;
由圆锥体圆台体组成。
由圆柱体、螺旋圆锥体组成
发挥想象
分析判断
5.观看一件设计手稿制作成的机器是如何工作的
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渗透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四、形体的表现方法及作画步骤(时间8分钟)
提问:这幅手稿造型中用到了哪些线条?
课件:达芬奇手稿
观察思考回答:
直线、曲线
过渡
示范线条的画法:
1.调整呼吸:深吸气、慢吐气
2.腕部、肘部、肩部运动
3.以上二者配合,练习直线和曲线
4.注意控制力度的大小,形成线条的虚实变化
课件:向大师一样作画
学生做绘画练习:
1.练习直线条、曲线条
2.练习控制力度的大小,使线条产生虚实的变化
基本功训练
5.提问:你认为哪种线条更能够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呢?
课件展示:线条的语言表现力
了解线条的虚实在表现物体空间关系时的作用
线条语言的表现力
6.提问:你认为哪种空间关系的表现方法更好?为什么?
课件展示透视圆概念
观察、回答
第一幅,中间有个椭圆,表现出了罐子的立体关系
教学难点:透视圆及变化规律
7.介绍视平线概念:与眼睛等高的视平线
8.组织学生探究一只碗在视平线以下不同位置碗口大小的变化
课件演示透视圆变化的规律
小组探究发现
组长组织同学探究视平线以下,透视圆发生的变化
道具:饭碗
探究发现:视平线以下透视圆越远开口弧度越大
9.这是教材中的范画,判断是否正确,如何改进
实物展台:书中范画
水平底部的透视圆错误,弧度小了
学以致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0.教师演示作画步骤:虚线构图定位;虚线分出上下结构
;细化细节,近实远虚表现空间关系。
观看作画步骤
演示作画步骤
五、学生课堂作业(时间22分钟)
布置课堂作业:
3选1
1. 临摹一张形体结构的作品(P9页)。
2. 选择生活中的单个物品,进行写生。3.创作出想象的新物体形象。
作业要求:具有空间效果
4.教师巡视辅导
课件出示作业选项:课件展示:荷兰绘画大师爱舍尔作品
根据自己水平选择一种作业形式进行绘画练习或创作
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六、作品评价(时间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评价:自评、他评、师评
评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说明理由
课件
学生填写导学案自评,将作品张贴到黑板前面进行展示
评价
激励评价
十、小结(1分钟)
世间万物都是有形状和体积的,我们生活在形体世界中。
复杂的形体我们可以用几种基本形体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体来分析、表现。
掌握了概括物象形体特征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表现和创造丰富的世界。
课件
聆听,收拾工具
拓展延伸
板书
设计
形体的世界
336486585090173990227330
线条:虚实
课堂教学流程图:
7429502032000101917522225多媒体课件
00多媒体课件
199898020320对不起,老师!我把你教的形体全部丢了。。。
00对不起,老师!我把你教的形体全部丢了。。。
28860759842500
1922780173355情境导入《形体的世界》
00情境导入《形体的世界》
288607525908000
170180024765导学案,学生明确任务
00导学案,学生明确任务
28860759144000
2501900243205形体的概念、种类、应用
00形体的概念、种类、应用
1701800190500001837055243205课件
00课件
28860758763000
854075205740002058035207645形体的表现方法:线的虚实、透视圆
00形体的表现方法:线的虚实、透视圆
1350645248920课件
00课件
288607525463500
190500045720教师示范
00教师示范
28860756096000
4484370102235判断正误
00判断正误
1760855186690学生练习;探究;实践
00学生练习;探究;实践
28860752324100054394102324100040170106096000
1701800266065004892675247015解决问题活动
00解决问题活动
266573029210作业形式
00作业形式
190500013970课件
00课件
419735011430000
28860757620000
179641591440师生评价
00师生评价
288607523431500
190500038100教师小结
00教师小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知识点多,技能训练多,单凭教师讲是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空间关系,甚至有的同学创作出自己主观想象的三维空间,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设计,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引入天才达芬奇的绘画手稿加之视频的演示,让同学们对形体的设计与应用有了更为高层次的认识;本课引用了法国绘画大师塞尚的名言:一切复杂物体都能够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直接切入主题,通过验证大师的话顺畅地解决了造型的重点问题,即形体的概括;通过设计学生的探究环节和课件的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透视圆变化的规律,并发现了教材中出现的错误。
本课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三维空间无法在纸面上直观呈现的效果,突破了教学难点,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媒体、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作用,突出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了师生互动,通过课件展示分层作业的要求,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实施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堂实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