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
一、芽的结构和发育
角度1
芽的发育
角度2
芽的结构和发育
1.[2020·云南昆明,8.1.5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柳树植株上能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
)
A.芽
B.根
C.茎
D.叶
角度3
顶端优势
角度4
种子、芽、枝条综合考查
2.[2020·临沂,9.2分]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
C.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D.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3.[2020·青岛市,21.1分]右图是植物体的某些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胚是由①②③④组成
B.乙图中
b
由甲图中的②发育成
C.丙图中的
B
和
C
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
1
发育成乙图中的
a
4.[2020?衡阳市,6.2分]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5.[2020·济南、莱芜,9.2分]关于如图所示枝芽和枝条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由[1]发育来的
B.c是由[4]发育来的
C.枝芽能发育成叶和花
D.摘除a后,d很快发育成枝条
6.[2020·岳阳,26.5分]如图分别是植物根尖细胞分裂图、根尖及叶芽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图乙
(填字母),该处细胞具有很强的
能力。
(2)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作用,完成此生理作用的主要器官由图丙
(填字母)发育而来。
7.[2020·辽宁阜新,21.7分]图一表示叶芽结构,图二表示枝条,图三表示叶片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
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图二所示的结构。图二中的④
是由图一中的
(填序号)发育成的。
(2)图三中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
(填序号)组成。植物细胞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3)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图三中的
(填序号)
是水分散失的通道。
二、
茎的结构
角度1
形成层
1.[2020·威海,9.1分]无花果树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的茎中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角度2
营养物质的输送
2.[2020·湘潭,7.2分]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③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可以向下运输
D.④表示蒸腾作用过程,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2020?雅安,2.1分]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
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4.[2020·菏泽,6.1分]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
5.[2020·河南省,6.1分]为治理春季杨柳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
,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6.[2020·湖南永州,3.2分]关于绿色植物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时胚轴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在一朵花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胚珠
C.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植物的木质部内
D.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7.[2020?达州,8.1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请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吃的桃子是由图1中的结构②发育而来
B.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C.植物的枝条由叶芽发育而来,枝条上的叶片由图2中的结构①发育而来
D.幼根的生长主要是依靠图3中②处细胞的分裂和③处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实现
8.[2020?万州结业,2.2分]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和有机物的吸收和运输
B.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C.植物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9.[2020·绍兴,6.4分]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10.[2020?济宁市,9.2分]
“五九六九,隔河观柳”,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上抽出了新的枝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柳树包含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叶片之所以呈绿色,主要是因为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
C.柳树的茎和叶内都有机械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柳树枝条是由芽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11.[2020·鄂尔多斯,3.1分]生物圈中有许多绿色植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
B.葫芦藓是苔藓植物,它的叶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种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所以生命力比孢子强,寿命也长
D.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可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12.[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8.1分]下列关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B.种庄稼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C.根尖顶端的根冠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D.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光照
13.[2020·枣庄,12.1分]“樱桃好吃,树难栽。”下列关于山亭“火樱桃”树生长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茎的不断增粗是韧皮部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
C.植株上的花芽发育成雌蕊、雄蕊及其他结构
D.对樱桃树进行整枝或摘心,可提高樱桃产量
14.[2020·日照,22.1分]俗语“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如果刺槐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刺槐将会死亡,原因是(
)
A.根吸收的水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B.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C.环剥导致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D.环剥直接影响了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5.[2020?嘉兴、舟山,22.4分]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A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A之间属于寄生关系,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16.[2020?衢州,19.6分]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
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17.[2020·平凉市,9.4分]某校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A是萝卜花序的外形图,图B是萝卜花的结构示意图,图C是收获的萝卜。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萝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经过传粉和
后,图B中的[③]
会发育成为果实。
(2)萝卜叶片合成有机物,通过茎中的
运输至根内储存。
(3)萝卜根的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地下部分为白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18.[2020?四川资阳,25.6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和茎中的
向上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于
。
参考答案:
第六节芽的类型和结构
一、芽的类型
二、芽的结构和发育
1-5.AABBC
6.(1)c
分裂
(2)a
蒸腾
e
7.(1)分生
①
(2)⑦
叶绿体
生产(3)蒸腾
⑨
三
茎的结构
1-5.BADCA
6-10.DDACD
11-14.BDBC
15.(1)叶绿体
(2)筛管
16.(1)煮熟煮透(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3)D
17.(1)受精
子房
(2)筛管
(3)光照
18.(1)叶绿体
导管
蒸腾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