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二胡独奏曲《赛马》
【教材分析】
1、二胡: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2、二胡独奏曲《赛马》,黄海怀曲,系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音乐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三段体。第一段音乐热烈而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十六分音符使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乐曲的第二段以内蒙民歌《红旗》为主题,旋律刚健有力,八度音程的大跳进行和铿锵的节奏,表现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的勇敢豪放的性格。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现,使赛马的欢腾场面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学情分析】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主要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六年级学生因为有了小学的基础,他们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并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从中年级开始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和“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兴趣”等理念。教学中,我采用“体验、模仿、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生动细致地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
欣赏《赛马》感受民族音乐之美,展望民族音乐的未来。
通过对二胡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的介绍,加深对二胡的认识;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从节奏、速度、力度、旋律变化等音乐要素入手,和学生一起用多种方式参与感受音乐。
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及二胡的基本构造、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主要从旋律和节奏中感受乐曲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学生能够用饱满的情绪哼唱主题旋律,跟着老师模仿二胡的演奏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从节奏、力度、旋律变化等音乐要素入手,和学生一起充分感受乐曲,表现赛马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教学难点】
在听赏活动中,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带领学生用饱满的情绪模唱出音乐主题旋律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赏法、模仿法、实践法、表演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二胡、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才艺展示,认识二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表演,希望你们喜欢。
师:老师手中的乐器是什么?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早在我国唐代就出现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上往下看,主要由调节音高的琴轴,琴杆,琴弦,蒙着莽皮的琴筒,和马尾巴制成的琴弓构成,它的音色柔美,接近人声,是大家都很喜爱的一种乐器。
2、播放《那达慕大会》微课
生交流:你最喜欢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体育项目?
师:在那达慕大会中,最激烈精彩的比赛就是赛马比赛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感受感受赛马的热闹现场。(引出课题——《赛马》)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展示,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开拓文化视野,从而产生对蒙古族的热爱之情。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并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也为新课的导入做了铺垫。]
3、初听乐曲,整体感知
①感受赛马场面
师:听完这曲《赛马》,你觉得赛马的场面是什么样?
生: 热闹、激烈、紧张、奔放、欢快等等。
②介绍创作背景
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黄海怀先生,就是在那达慕大会上观看了精彩的赛马比赛后,灵感大发,谱写了这首器乐曲《赛马》。
③师生大PK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来一个师生大PK,你们分别来模仿马的叫声,马蹄声和小鸟的叫声,老师用二胡来模仿。
5、复听乐曲(为乐曲分段)
师:聆听乐曲,在乐曲情绪发生变化时用手势告诉老师,看看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师:根据乐曲的速度和力度可以将乐曲为三个乐段,我们把第一乐段称为主题1,第二乐段称为主题2,第三乐段称为主题1再现,(板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乐曲的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完整复听为乐曲分段并感受乐段,让学生更为专注地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
逐段欣赏,感受体验
第一乐段
1、初听第一乐段
师:你觉得赛马的场面是什么样呢?(板书:热烈、奔放)
2、分析乐段——画旋律线
①这个乐段的速度和力度有什么特征呢?
②师随音乐画旋律线。
师:同学们通过旋律线感受到强弱了吗?(有强有弱)作曲家用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十六分音符表现马儿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向前追逐的画面,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表现?我们来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骑手画得最好,最先到达终点。请小骑手们拿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当一名画家,画出万马奔腾。
③生随音乐一起画旋律线。(小组评价)
师:马儿你追我赶的奔驰在大草原上,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赛马一样,比学赶帮超,奔驰在我们知识的海洋里。好吗?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乐曲的第一段热烈、奔放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画旋律线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为细致地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层层深入地达到了音乐的审美核心。]
(二)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乐段
师:紧张的赛马比赛还在继续,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乐曲的第二乐段。聆听并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段一样吗?是什么样呢?
生:舒展、悠扬,像唱歌一样。
2、演唱主题
①师跟音乐模唱主题旋律。
②生用“la”模唱主题旋律。
③师生跟伴奏模唱主题旋律。
师: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听一听我们刚才模唱的这段主题旋律在第二段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有没有听到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生:这种方法不用弓子拉弦,而是用手指拨弦。
师:这种特殊的演奏方法叫做拨奏,用手指拨动琴弦,模仿马蹄“嘚嘚”的声音。这三次的旋律通过不同的演奏形式,刻画了骑手们坐在马背上自豪、得意的形象,对比赛充满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小小创作家
打击乐器分步教学
师:你们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小创作家来为这段好听的旋律伴奏呢?看看老师都带来了哪几种打击乐器:
①响板
②双响筒
③碰铃
器乐合奏,为第二乐段伴奏
[设计意图:在分段细听音乐时,运用模唱旋律和打击乐器伴奏,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三)第三乐段
1、初听第三乐段
师:比赛越来越激烈,赛马进入了冲刺环节,你们来听一听第三乐段音乐的情绪和第几段音乐是相似的呢?
生:第一段。(第三乐段的旋律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
师:相比哪一段情绪更激烈?
生:第三段
师:第三乐段音乐的情绪更加激烈了,我们可以用激烈、欢腾来形容这一段。
师:为什么感受到情绪更加激烈?
生:速度更快、力度更强
师:这一段运用更加紧密的节奏,速度更快,力度更强,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匹匹勇敢的小马即将冲向胜利的终点。
模仿骑马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师:在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刻,老师想邀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到那达慕大会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骑手。看看谁的动作最帅气,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设计意图:当乐曲情绪回到第一乐段情绪时,引导学生感受变化,创新表演。]
三、完整聆听
师:下面,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完整的聆听这首《赛马》,再一次感受赛马场上激烈壮观的景象。
四、完整表现
师:今天,我们用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赛马场上热烈奔放、舒展悠扬、激烈欢腾的场面,老师想邀请所有的小骑手们跟老师一起完整地表现赛马这首乐曲,第一乐段我们一起画旋律线表现,第二乐段用la模唱并加入打击乐器,第三乐段用舞蹈来展现,小骑手们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完整表现,师生分享表演成功的愉悦。]
五、乐曲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随着二胡热烈的旋律像小骑手一样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更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