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1分,共20分。
读下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攻襄的漫画,完成1、
2题.
1.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2.国家制定与调整人口政策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
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②我国的降水从空间分布看:东西差异显著,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③从降水时间上看基本上呈现夏秋两季多,
冬春两季少的特点
④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4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他在1935
年提出“自黑龙江之理拜(后称黑河),
向西南作一直线,
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一直线”是指我国
A.南北方的分界线
B.森林与草原分布区的分界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B.水田与早地分布区的分界线
5.关于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东流,阻隔了南北交通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C.阻碍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D.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从气象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首日,作为冬季的开始。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图3),回答6、
7题。
6.影响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
A.光照强弱B.纬度高低
C.海陆分布D.地形起伏
7.下列叙述的地理事物,不正确的是
A.丙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甲地地势较高,乙地纬度较高,因此入冬时间相近
D.海口一年中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8.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
①增强农民收入的幸福感②体现春播的生产环节
③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④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读图4,回答9—11题。
9.下列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关于气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A.洪涝多发生在河流上游
B.台风多来自印度洋海域
C.干旱只发生在西北地区
D.寒潮多来源蒙古、西伯利亚
11.甲区域经常发生春早的自然原因是
①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③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④雨带未到达,降水少⑤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12.图5为西北地区某地,该图显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
A.占用耕地B.水土流失
C.士地沙化D.土地污染
读下列资料,完成13、
14题。
斑头雁被称为“世界上飞碍最高的鸟”,最高飞行高度9000米,能直接飞越世界最高的山脉。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斑头雁数量不断增多。
13.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测出珠峰的最新高程是
A.8848.
86米
B,
8848.
18米
C.
8843.
48米
D.
8832.
86米
14.下列不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C.野生动物锐减
D.噪声污染严重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完成15、
16题。
1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可利用草地比例极小
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世界前列
16.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17.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西高东低
19.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A.春寒干燥B.夏热多雨C.秋爽多风D.冬冷不雨
20.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地震B.滑坡C.台风D.泥石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双峰林场((44030'
N,
128
051'
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索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材料二: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海是我国通往东
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材料三:东北局部地区图(图8)、海南省图和海南岛图(图9).
(1)冬季,东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则是“阳光和煦,瓜果飘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2)“雪乡”位于图中的
(填数字代号);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请分析其形成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至少写出两条)。
(3)图8中A山脉为
,试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
(至少写出两条)。
(4)影响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2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资料一:“大米是人间最质朴的美味,一碗晶莹的白米饭,
一锅腊味满满的煲仔饭(煲仔饭也称瓦煲饭,是源于广东广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千变万化的大米也有着颇多的讲究!”
资料二:图10为“三种大
米著名产地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中三种大米著名产地均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
地区,该区域农业主产部门以②③业为主,主要出产②③和②③等粮食作物。
(2)图中
(a/b)气候适宜粳稻的生长,因此粳稻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图中
(a/b)类气候适宜籼稻的生长,其气候特征是
(3)我国粮食需求量大,但人均耕地资源
。近年,培育出能在盐碱地地中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海水稻可以在
(双项选择)等地推广种植。
A.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湿地B.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
C.我国内流区域成水湖畔D.洞庭湖周边丘陵山地
2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青藏地区略图和三江并流区域图.
材料二:“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茶马互换的贸易通道。藏民的生活有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旅征战都需安大量的骡马,
藏区和川、滇边地区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材料三: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最终测得珠峰的最新高程。
(1)澜沧江与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一起,形成了“三江并流”景观,
这三条江河
是完全是中国河流,另外两条向南流入东南亚国家,属于国际性河流。该地区山地与河流分布特点是
。
(2)“藏区不产茶”,原因是
。茶马古道云南段主要从河谷地区经过,请从人口分布、地形等因素分析原因:
。
(3)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诞生于新生代亚欧板块和
板块挤压作用。下列可能影响珠穆朗玛峰最终身高的因素有()
①人类活动②地壳运动③台风④测绘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读图13,图甲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乙示意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完成下列各题。(8分)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近年来草场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大,原因有哪些?
。
(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
(3)丙区黄河泥沙急剧增加的原因是
。近几年,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很大改观,请说明防止水土流失当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
(4)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
25.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既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悲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资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图甲所示)位于天山北麓,足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纽带,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一环,该地
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指导北疆发展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毛乌素沙地(图乙所示)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建国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治沙,如今毛乌素地区的绿地面积己达90%以上,主要种植了玉米、马铃薯、优质
牡草等作物。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该区域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
。
(2)读图甲,归纳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天山北侧这条铁路干线名称是:
,这里经济区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
。
(3)说出毛乌素沙地成功恢复植被对黄河的生态意义
。
(4)西北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山麓冲积平原或有水源的地方,请说出这里发展种植
业的有利条件:
。
2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资料一: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全长1838千米,
全线桥隧比达81%;川藏铁路集合了山岭重丘,高原高寒,雷雨雪霜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康林段(康定—林芝)于2018年启动勘察工作,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
资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东段经过
盆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中段穿越
山脉;横跨大江大河,西段位于
高原。
(2)川藏铁路是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主要原因是
。
(3)拉萨位于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
。拉萨河河谷平原是西藏主要粮食产区,分析西藏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
(4)成都位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参考答案
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给出其它合理答案,可参考评分标准给分。
2.地理专用名词和中国地名出现别字不给分,外国地名出现别字酌情扣分。
3.学生成绩实行等级评价。62分(含)以上为A等级,52~61分为B等级,42~51为C等级,41分(含)以下为D等级。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1~5DDACB
6~10BABCD
11~15BCADA
16~20DDBBC
二、综合题(共5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21.8分
(1)纬度位置(2)④
人少地多;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至少答两条)2分(3)大兴安岭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等(至少答两条)2分(4)地形因素
22.9分
(1)东
种植
水稻
小麦(2)a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有限
(较少)
AC
23.8分
(1)金沙江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藏区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而茶树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区2分
河谷地区的是人口、村庄比较集中的地区,坡度相对比较平缓2分(3)印度洋
B
24.8分
(1)全球变暖,冰川萎缩,造成湖泊和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再加上过度放牧和乱采乱挖,使黄河源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2分
(2)支流增多
(3)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属于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人多地少,长期垦荒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破坏地表2分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缓坡建梯田,修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数量2分
(4)潼关
25.9分
(1)干旱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煤、石油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水源相对较多
兰新线
城市人口集中;铁路交通便利;是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纽带,便于对外贸易(意思合理即可)2分(3)减少了汇入黄河的泥沙(或降低了黄河的含沙量)(4)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2分
26.8分
(1)四川
青藏
(2)跨越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群山高耸,地形极其崎岖2分
(3)这里海拔高
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温高,农业用水较为充足(只要答出河谷气温高,热量较多得1分)
(4)地势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农业用水充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