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四)四年级下册第16课《蜡烛燃烧》(课件16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科学(五四)四年级下册第16课《蜡烛燃烧》(课件16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6 14:27:41

文档简介

《蜡烛燃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蜡烛燃烧》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认识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接下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新物质,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思考“蜡烛燃烧时变短了,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烧杯、蜡烛、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交流探讨,操作观察,认识蜡烛燃烧时会发光、产生黑烟和水。接下来,提出自己的猜想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再通过探究实验验证猜想,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获得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最后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通过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发现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等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让学生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的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帮助的作用,也有的对人们的的生产生活有不利的影响,指导学生在了解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帮助与影响。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首先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初步了解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实验探究生成的新物质,再研究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最后回归生活,研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对燃烧是非常熟悉的,蜡烛燃烧也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但是,蜡烛燃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蜡烛燃烧所发生的变化是很小的,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学生对新物质的产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没有进行进一步地观察、质疑、思考。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猜想、探究实验的能力及比较、分类、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索物质变化充满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完整的蜡烛、燃烧变短的蜡烛、小瓷盘。
教师准备:烧杯、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课件。
[PPT
2
出示]蜡烛、小瓷盘、烧杯、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火柴,及课前活动要求:思考蜡烛燃烧时变短了,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PPT
3
出示]生日蜡烛图片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
2.学生谈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新物质。板书课题:18.蜡烛燃烧。
二、活动过程
[PPT
4
出示]活动一: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1.[PPT
5
出示]点燃蜡烛的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蜡烛燃烧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3.学生交流。
4.[PPT
6
出示]演示实验图片。
用铁片在蜡烛火焰上掠过,铁片上留下了黑色的物质;
把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发现烧杯内壁上出现了水雾。
5.[PPT
7
出示]蜡烛燃烧变短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①教师提问:蜡烛燃烧还会生成什么新物质?
②学生猜测:可能还会生成二氧化碳。
6.[PPT
8
出示]设计实验图片,学生尝试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7.[PPT
9
出示]实验操作图片,教师进行实验方法指导和注意事项。
①取一个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
②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震荡。
③观察烧杯中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不要将石灰水弄到手上,以免手被腐蚀。
8.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9.[PPT
10
出示]
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我们的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PPT
11
出示]活动二: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1.[PPT
12
出示]纸燃烧变成灰烬、切开的梨变色、鸡蛋壳浸入醋中冒泡的图片。
2.[PPT
13
出示]引领学生对生活中产生新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补充。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以及生活经验,思考: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3.学生交流讨论。
4.[PPT
14
出示]师生总结: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等现象。
三、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PPT
15
出示]植物光合作用、烟花燃放的图片。学生感受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的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帮助的作用。
2.[PPT
16
出示]苹果腐烂变质、水龙头把手生锈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的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板书设计】
新物质
发光、发热、改变颜色
【记录表】
16.蜡烛燃烧

二氧化碳(共16张PPT)
16.蜡烛燃烧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活动准备
思考:蜡烛燃烧时变短了,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
活动过程
导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活动过程
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活动过程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活动过程
不要将石灰水弄到手上,以免手被腐蚀!
活动过程
我们的结论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活动过程
活动二: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活动过程
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活动过程
我知道的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活动过程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等现象。
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拓展活动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科学
KEXUE
四年级下册

片的库
300
APPROX
250
B0033
200
300m
150
100
50
我科
,

白醋
光合作用
日光
氧气
在叶片制造出的糖类会
叶绿
装变成葡萄耱在夜间传
送至根部或是果实、茎
水肥料
并以淀粉的形式储存
叶绿素接受日光的能量结合了水、
肥料的养分与二氧化碳借由转化酵
素的运作而使叶内含成生产出单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