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6 20: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在参加北平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的说:“我踏进会场,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
还有位戴瓜帽的,一望而知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但他们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在我来说,这是生平第一次。”“同一个问题”是


A.协商《共同纲领》
B.筹建开国大典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
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④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一五计划”期间,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可见“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是由于


A.苏联的援助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
4.
《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中他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6.
它是长春的骄傲,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它是(

A.钢铁公司
B.飞机制造厂
C.第一机床厂
D.第一汽车制造厂
7.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8.
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9.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为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其中“两路”指的
是“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


A.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
D.宝成、鹰厦铁路
10.
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
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11.
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
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这一论述


A.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C.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
D.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12.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边实施边编制的,有人形象地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这体现了(

A.缺乏可借鉴的经验
B.国家法律的制定曲折而漫长
C.五年计划复杂多变
D.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14.
有学者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这是由于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C.我国法律体系发展的十分完善
D.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15.
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下列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是在1951年
C.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出现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
16.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7.
对右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18.
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二、非选择题:
19.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制定的“一五”计划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二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
地。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五”期间在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
(3)“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哪年、哪个机构制定了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名称是什么?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
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
建设人才。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1954年,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
(3)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21.
请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制定并颁布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基础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4)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22.
阅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的表格: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请回答:
(1)表格反映了我国在哪一方面比较落后?
(2)我国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状况实施了什么计划?该计划从哪年开始?
(3)列举这一计划实施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任选2个)
(4)该计划有何历史意义?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A
D
D
C
D
B
B
D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
D
D
B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19.
(1)状况: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任答两例)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
(1)一五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答出其中2点即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1.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工农联盟(3)人民(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2.
(1)工业方面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
(3)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任意两个)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