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岳阳楼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冬,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登岳阳楼》。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这首诗歌。
1. 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诗人孤苦的境遇。
2. 领悟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一、诗歌诵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诗歌鉴赏
解读古代诗歌的六元素:
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意象,五看意境,六看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这首诗。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诗人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
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一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这是名句。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望不到头。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千里延伸,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两块,天地日月星辰都好像是浮游在这洞庭湖之上。此两句一实写一虚写,将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这两句描述洞庭水的境界宏阔。极写水面的宽阔与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的是大地、是乾坤,这两种意象之广大,则显示出水的宽阔。所以这两句诗意境壮阔,气势宏大。
写洞庭湖,也有名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极为生动。
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上句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
下句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陪伴自己。)
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
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
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
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而老泪纵横了。
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看不到烽烟四起,放不下国难频仍。
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颈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三、深入探究:诗歌艺术手法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
诗歌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
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有大跨度的跳跃。
从内容方面说,首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
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思考《登岳阳楼》中,作者“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①昔闻今上,夙愿得偿之喜;②山河阔大,宇宙无垠之慨;③亲友久疏,音信杳无之叹;④背井离乡,漂泊湖湘之感;⑤年华易逝,老大无成之愤;⑥残躯羸弱,病体难支之悲;⑦家国多难,战事频仍之忧;⑧宇宙阔大,人生渺小之怜;⑨登高凭远,思接千载之愁;⑩有心报国,无缘尽力之哀。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雨中再赋海山楼
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注】作者曾登过海山楼,写过《登海山楼》一诗。故此处称“再赋”。
陈与义:南宋爱国诗人,后期诗风雄浑沉郁。
单父台,指宓子贱琴台。孔丘的学生宓子贱,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政绩斐然,后人思之,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曰琴台。杜甫《昔游》诗说“昔者与高李,晚登……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出危楼临海耸峙的壮观景象,楼借海势,大海的壮阔更衬托出海山楼之雄峻。
B. 颈联中“还”却”的运用使诗句富于起伏顿挫,抒写了诗人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悲愤之情。
C. 尾联化用杜甫诗句,同是登高望远,今昔情势迥异,诗人怀古伤今,将感情推向高潮。
D. 诗人遥望海山楼,抒发家国之感、时局之忧,全诗章法谨严,气象雄浑,格调豪迈雄放。
2. 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①
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②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注】①该诗作于作者贬官夷陵的路途中。②滮,水流的样子。
3. 清代宋长白《柳亭诗话》评价此诗颔联“纡徐不迫”,请简要赏析。
4. 请探究尾联的表达效果。
1. D 解析:“遥望海山楼”错误,诗人是身在楼中遥望海面。“豪迈雄放”错误,从后两联来看,作者的情感应是悲伤抑郁的。
2. 动静结合,“天影”“春容”是静态,“入”“来”两个动词则写天光云影与春日气象,使整个境界为之飞动。远近结合,“天影”是远景,“海潮”“楼台”“春雨”是近景,写景富有层次。
此联不仅雄浑壮阔,而且以这种潮水奔涌、风雨齐来的危楼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诗人的不安,为后两联抒情做铺垫。
3. “纡徐不迫”,缓慢从容的意思。 诗人贬官途中,心情抑郁难免;独自漂泊江面,迷路失向,孤独、迷茫顿生;但诗人“看斗辨西东”——仰看北斗细辨方位,不急不躁、不慌不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从容淡定。
4.(1)用典。巧用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味弃官归里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被贬却逢秋风起江南美味正当时的喜悦之情。(2)结构对比反转。与诗歌开端的因被贬孤独前往异地的忧伤迷茫构成对比反转,表现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
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出知江宁府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在这种情形之下,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此名篇佳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本词描绘了金陵晚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怀古之情。作者批判六朝统治者骄奢淫靡的生活。总结出古今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表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愤怒。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1. 把握这首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的特点。
2. 领悟诗人对时政的担忧和关心。
一、诗歌诵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词。我们之前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怀古词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1. 上阕登高望远。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 归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可谓异曲同工。正如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
2. 下阕怀古抒情。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门,指朱雀门。楼,指结绮阁。韩擒虎,隋朝名将,原名擒豹,因十三岁时生擒一只猛虎,由此改名。当他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其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寻欢作乐。见大势已去,陈后主带着张贵妃、孔贵嫔两人躲于宫中一口枯井中。后因一士兵口渴被捉住,押至韩擒虎帐前,陈亡于隋。诗人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的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随书·五行志》说:“祯明初,后主创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后来《玉树后庭花》就作为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归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三、深入探究:诗歌艺术手法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归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帆船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远去的帆像是飘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
《桂枝香》下片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揭露他们利用江南秀丽山川,竞逐豪华,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门外楼头: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而如今,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全词重点在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有人说,的《离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从语言、句法来看,王词确受张词影响不小。然而,张昪对六朝的兴亡只是一种消极的伤感:“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两词的思想境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
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统领全篇,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安排十分妥帖、自然。
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
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
词有以景结,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结,如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的是专一诚挚的爱情。而《桂枝香》却以议论作结,其中寄托着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结构方面的这些特色,反映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第四,用典贴切自然。
“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①
陈人杰(南宋)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②未还?帐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袁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鳢鲸失水:平戒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鳞阁③,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注】①丁酉岁,即公元1237年,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开始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 ②青毡,指中原故土。③麒麟阁,汉宣帝为颂扬霍光等有功之臣,作其画像于麒麟阁之上。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词开篇扣题,“陆沉”与“青毡未还”扣住标题中的“事”,“谁使”扣住标题中的“感”,交待作者感怀之由。
B. “晨星残月,北州豪杰”写有志之士已寥若晨星、宛如残月;“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写统治者悠闲度日,不思进取。
C. “更剔残灯抽剑看”刻画了一位深夜难寐、灯下看剑的爱国志士形象,与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本词沉痛激越,用典丰富,对比鲜明,比喻贴切,以问起句,又以问作结,多种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词极具艺术感染力。
2. 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评》中评价陈人杰的词“悲而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在本词中的体现。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杰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作者指出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 “夜闻数声鸣鹤”,运用了风声鹤唳的典故,写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来。
D. 作者借古讽今,写东晋“淝水之战”,成功击退前秦,以此讽谕南宋统治者要坚定抗金信心,抵御外辱。
4. 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为什么这样说?请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雨中再赋海山楼
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注】作者曾登过海山楼,写过《登海山楼》一诗。故此处称“再赋”。
陈与义:南宋爱国诗人,后期诗风雄浑沉郁。
单父台,指宓子贱琴台。孔丘的学生宓子贱,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政绩斐然,后人思之,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曰琴台。杜甫《昔游》诗说“昔者与高李,晚登……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出危楼临海耸峙的壮观景象,楼借海势,大海的壮阔更衬托出海山楼之雄峻。
B. 颈联中“还”却”的运用使诗句富于起伏顿挫,抒写了诗人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悲愤之情。
C. 尾联化用杜甫诗句,同是登高望远,今昔情势迥异,诗人怀古伤今,将感情推向高潮。
D. 诗人遥望海山楼,抒发家国之感、时局之忧,全诗章法谨严,气象雄浑,格调豪迈雄放。
6. 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1. C 解析:“统治者悠闲度日,不思进取”错,“西风斜日”暗示南宋的衰败。
2. 悲:①因故土沦陷、山河破碎而悲;②因当局者空谈、冒进而错失收复之机而悲;⑤因国家年年遭受侵扰、形势岌岌可危而悲;④因统治者偏安江南、贪图享乐而悲:⑤因奸臣当道、无处施展抱负而悲。壮:⑥虽国势衰落且报国无门,但仍不失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之壮志。
3. B 解析:“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有误。“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颐指”在这里是形容谢安神情淡定,从容指挥的样子。
4. 此词所写“淝水之战”这段历史对南宋朝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敌人侵略。作者借古讽今,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发挥地理优势,任用抗金人才,从而以弱胜强打败金兵。
5. D 解析:“遥望海山楼”错误,诗人是身在楼中遥望海面。“豪迈雄放”错误,从后两联来看,作者的情感应是悲伤抑郁的。
6. 动静结合,“天影”“春容”是静态,“入”“来”两个动词则写天光云影与春日气象,使整个境界为之飞动。远近结合,“天影”是远景,“海潮”“楼台”“春雨”是近景,写景富有层次。
此联不仅雄浑壮阔,而且以这种潮水奔涌、风雨齐来的危楼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诗人的不安,为后两联抒情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