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国论》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6 21: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国论》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1. 积累文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句的意思。
2. 洞悉文章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3.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体会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一、朗读正音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重点研读
1. 释义,赏内容
【标题】
①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②“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今天我们所学的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我们一会要详细分析鉴赏。
【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解析: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史料补充: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史记·魏世家》载:“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新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解析: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这一段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分析论证。
这一段内在包含三组对比。首先从数量上对比,强秦受赂所得的土地要比以攻取所得的土地多很多倍,六国因赂秦所亡的土地要比因战败而丢失的土地也多很多倍的事实,两相对比,观点自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原因不在战,也就是在赂。其次从态度、效果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对比,从侧面证明不能赂秦的道理;用“得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对比,说明赂秦的灾难性后果。对三国割让行为的描写,简洁而生动,抒发了作者对他们依靠贿赂苟且偷生的做法强烈的蔑视,从而有力地证明割地之不可取。最后是事理的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说明正是赂秦导致“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最后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史料补充: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封赵奢为马服君。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复攻起,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系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击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如邯郸。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解析: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一步论证 “弊在赂秦”。
这一段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谈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亲近秦国而不帮助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必然也要被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守土抗秦,但燕太子丹“以荆卿为计”,这才加速了灭亡;同样,由于赵国用武不终,良将李牧被诛,这才“邯郸为郡”,国家灭亡。作者还特别指出,燕赵两国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没有援助,“智力孤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情有可原。作者层层推进,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剖析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第二、三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展开论证。
第二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第三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这两段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赂是主要的,要先谈;不赂是次要的,应后说。
【第四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这一段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
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
最后这句话“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五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析:最后一段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所以,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第四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积威之所劫”的忠告。第五段借古喻今,讽谏六国之后的国家不要重蹈覆辙(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当时的北宋王朝)。
2. 理结构,明主旨
文章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赂秦。指出以土地贿赂敌国,只能增加敌人的力量,削弱自己的力量,必然导致灭亡;告诫统治者一味屈辱求和将重蹈覆辙。
3. 拓展探究
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偶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另外,作者是文学家而不是史学家,分析史事也偶有失误之处,如文中说燕、赵“义不赂秦”,实际上两国割地予秦的例子也不少;又如文章说秦之所得主要是六国割让而非秦国攻占,实际上秦国直接攻取的土地也很多。
当然,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我们读这篇史论,在认识到这些缺点的同时,还是要抓住其本质。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指出:“老泉此论,实为宋赂契丹,借来做个事鉴。”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根本意图在于借古讽今,指明现实弊端,提出具体对策。文章写的是秦和六国,实际隐喻的是辽、西夏和北宋王朝;既是理性的分析、论说,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沉痛激切的情绪。文章之所以凸显赂秦的问题,原因正在于此。“贤者识其大”,我们学习《六国论》这样的中国古代散文名篇,要抓住其中闪现的古人的理性智慧和心系天下的品格,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通假字
暴霜露 暴,pù,同“曝”。
二、古今异义
1. 思厥先祖父
古: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今: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以至于,终究 今:表示另提一事
古:灭亡 今: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3. 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智谋、力量
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 今:有叙述或虚构情节的事件
6.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 其实百倍
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 六国互丧 古: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今:相互
10.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 今:连词
11.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可以;以,凭借 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不能独完 完,存在,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底。
3.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 名词用作状语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每天、每月。
5. 名词活用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以礼相待。
6. 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 援,援助的力量。
秦以攻取之外 攻,攻战的手段、方法。
四、一词多义
1. 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2. 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获得)
②此言得之 (适宜)
③诚不得已 (能够)
3. 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
4. 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⑥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⑧苟以天下之大 (凭借)
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斯用兵之效也
2. 省略句
(诸侯)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暴(于)霜露
3. 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其势弱于秦
4. 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
5. 被动句
六国破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 特殊句式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因此。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以……为……:把……作为、当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假使、如果。
(5)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之所……:用“为”引进主动者,“之所”表被动。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 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 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 较秦之所得  ②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 可谓智力孤危 
⑤ 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①②⑦ B. ③④⑤
C. ①⑤⑦ D. ④⑥⑧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不能容于远近 D.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4. 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勿附于秦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吾祖死于是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6. 《六国论》中,作者苏洵在第三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二、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以两国委秦,而四周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付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寸尺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7. 下列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① 窃怪天下之诸侯。
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③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④ 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A. 私下 责备 排斥 困乏
B. 私下 责怪 排斥 困窘
C. 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D. 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乏
8. 下列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 以为必有自安之计。
③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④ 而为天下出身当秦兵。
⑤ 若此可以应付无穷。 ⑥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③⑥ D. ②③
9. 下列句子中的“乃”同“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的“乃”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 乃没水而死。 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⑤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⑥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0. 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 彼秦者将何为哉?
②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11. 苏辙、李帧二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
苏辙:
李桢:


1. B 解析:B项中“厌”应为“满足”。
2. C 解析: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3. B 解析: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4. D 解析: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5. 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继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6. 作者在第三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7. B
8. D 解析:①“山西”古义为“崤山之西”;④“出身”古义为“挺身而出”;⑤“无穷”此处译为“源源不绝”;⑥“至于”此处为“以至于”“以致”。
9. A 解析:①“为,是”的意思;②竟然;③“就,便”的意思;④竟然;⑤竟然;⑥“就”的意思。所以②④⑤跟例句意思一样。
10. ① 那秦国将做什么呢?② 只是他们最终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
11. 苏辙: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
李桢:六国皆欲为秦所为,未及天助,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参考译文】
六国论(节选)
苏辙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
李桢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