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 了解并梳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以及相关科学知识。
2. 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3. 学习屠呦呦可贵的精神品质,树立创新意识。
问题:2016年,屠呦呦被评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请联系课文内容,概括颁奖辞中从“青蒿……,直到你出现”,到“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里,屠呦呦进行了哪些探索?(6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必备能力,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文本阅读不可忽视的步骤——整体感知,理清框架
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做阅读时许多人的方式步骤是:“读题-找关键字词句-确定答案区域-得到答案”,这种做法就是在筛选、整合信息。但筛选、整合信息其实是一套“组合拳”,除去以上提到的“一拳”,还有重要的另“一拳”——整体感知,理清文本框架。这是我们真正答题前理解文意的重要一步。
高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本太多很长,但其行文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很严密的,比如论证、概括-具体、因果、假设、否定之否定等逻辑关系。跳过把握整体框架这一步骤,断章取义地确定答案区域,不仅容易遗漏得分点,有时甚至因忽略了这些逻辑关系,造成答题思维混乱、角度重复等问题。由此可见,唯有从整体概观全文,明晰其环环相扣的结构特点,才能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明确文章思路。
如何理清文本框架
(1)注意小标题
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一共有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这五个小标题实际上快速地将文章划分出六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第一个小标题出现之前的内容,即课文的第1-4段;后面的层次即依次为小标题领属的段落部分。
(2)注意围绕展开的对象
有了小标题,就能确定这部分内容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如“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标题下,文本段落应当就是围绕“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是怎么被发现”而展开的;“发展与超越”的标题中没有出现内容对象,只出现了谓语动词,那顺藤摸瓜找到主语,就能得到这部分是围绕“青蒿素研究的发展与超越而产生双氢青蒿素”而展开的。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小标题;没有小标题的文章就一定要先划分出文本的段落层次,并确定语段展开所围绕的对象是什么。
(3)注意文脉和结构
文脉是作者编织文章的思路脉络,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就是平常说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既然涉及思路,也就是逻辑的问题。那么就是要梳理清楚语段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了,即寻找具有衔接、照应、引述、展开、归结等作用的语句关系,例如本篇课文,在弄清楚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后,就可以快速提炼出文脉与结构,即先写“获奖感言”:感谢评委会,简单概括介绍探索的过程与发现,呼吁推动传统医学的研究;很明显,这部分和后面语段存在着照应和展开的关系,因而是“总”。接着具体讲述青蒿素的探索过程及感想(小标题“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和“发展与超越”部分),也就是“分”的构成。最后一小标题有归结上面内容的意义,因而又是“总”,评价中医药学对世界疾病的贡献。用简图可以表示为:
(4)注意题目分值
在掌握文本的整体框架后,还要看看题目赋分多少。事物的过程往往是复杂的,所以答案概括到什么程度,就看这道题目分值了。一般说来,概括题大多是1分一点,有时也会有2分;因此得结合具体题目进行斟酌。
有了上面对全文的认识和理解,就用到我们“做题”的那套步骤了,审清题目要求,着手概括屠呦呦所进行的探索内容。那么,根据文本结构特点,你会发现,这道题目的答案信息主要集中在“分”的部分,也就是包括青蒿素的发现、研制药物及发展超越这三个关键节点。稍作筛选整合,就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1. 在启动“523项目”时,从中草药中寻求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然而进展甚微。2. 发现青蒿素抑制寄生虫的生长。但验证实验没有成功,并与文献记载冲突。3. 改用低温提取,抗疟效果大幅提升。4. 1971年10月,获得中性无毒提取物;1972年,终于成功提炼出青蒿素。5. 改青蒿素片剂为胶囊,取得明显疗效,打开开发抗疟新药的大门。6. 超越青蒿素,发现双氢青蒿素效果更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①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②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③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④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⑤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⑥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试想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 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 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 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 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 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说法不恰当,文中只是说“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并未说使他打消转系念头。C项,“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于文无据。D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误,应为吴文俊“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不确切,文中表述为“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2.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要创新,要独立思考,说明他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从他对中国的奥数学习的看法及相关链接材料可看出,他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3.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应紧抓题干要求,即吴文俊“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的心得来思考。不难发现,第四段首句“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界定了筛选的范围。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高兴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年科学爱好者,作为一名老一代中药研究者,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在科学发现征途中的体会。大家知道,疟疾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重大传染病。药物奎宁的发现,________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礼物。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________的是,古代名医葛洪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论述给了我新的灵感和________,引导我们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青蒿素的发现折射出东方和西方智慧的融合,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________和发扬,会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更加健康。
( )。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少见,疾病威胁、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可持续发展,等等。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科学工作者并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社会在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为之共同奋力。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很大程度上 额手称庆 启发 探索
B. 某种意义上 额手称庆 启示 探求
C. 某种意义上 振奋人心 启发 探求
D. 很大程度上 振奋人心 启示 探索
2.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B. 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
C. 作为地球人,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D. 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共命运,我们同呼吸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工作者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并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
B. 科学工作者既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也要关注人类的需求,并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
C. 科学工作者既要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并关注人类的需求。
D. 科学工作者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要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并有自己的研究兴趣。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黄帝内经》称“疟”,《金匮要略》称“疟病”。__①__,如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最早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明确指出青蒿可治“疟疾寒热”。但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抗疟成分并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__②__,应该被称为“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但因青蒿是中国传统中药的名称,__③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根据以下信息,给科学家屠呦呦写一段贺词。(100字左右)
10月5日,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上世纪60年代末,根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目光转向传统中草药,以研发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她筛选了大量中草药,最终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查阅了大量古代中医书籍,获得了指导其研发的线索和灵感,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刘华清与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
陈良飞
2011年1月14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我国对航母做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却早已将“中国航母之父”的桂冠加冕于他。
早在1970年,刘华清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航空母舰在刘华清的心中越来越重要。刘华清分析到: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中国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要大搞经济建设,还需从国外进口某些重要战略物资,必将大大发展海外贸易,掩护海洋交通和保护海洋资源的任务都是繁重的。执行这些任务离不开去远海,要到远海作战就不能违反这个立体协同作战的客观规律。
1986年11月,刘华清主持召开海军发展战略研讨会。不少与会者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及收复南沙、台湾回归等战略任务的需求出发,建议国家支持发展航母,这和刘华清的想法不谋而合。航母发展的论证终于正式提到海军建设的议程上来。
1987年1月,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刘华清又提到,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刘华清还认为,解放军搞航空母舰,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一种威慑力量。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上世纪 80 年代,要发展航母,经费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刘华清选择了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领导顾虑的切入点——着重说航母的作战费效比。就是说相对于其他保护海权的形式,对航母的单位投入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机关产生了一定影响。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评议申报的软科学课题“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个入选项目之一。
在1988年的南沙冲突发生以后,刘华清更加感到中国海军空中力量的薄弱,而航母则是唯一能显示前沿力量存在、掩护海上机动编队远程活动的重器。他认为在当今世界,航母不仅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术单元,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也是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是综合国力的象征。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
2011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航母举行首次海试。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选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001A 型航空母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基于对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
②201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展开,辽宁舰编队精彩亮相。军事专家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此次阅兵基本将我国海军的主战装备体系较完整地展现出来,人民海军正在向世界一流海军迈进。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母论证工作正式提到海军建设的议程,得益于海军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召开。
B. 刘华清认为,海军搞航母主要为解决台湾、南沙等争端,维护海洋权益和世界和平。
C. 上世纪 80 年代,航母发展的最大困难是经费;解决经费问题,就扫清了航母发展障碍。
D. 南沙冲突发生后,刘华清意识到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应优先发展航母。
7.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人们将“中国航母之父”的桂冠加冕于刘华清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 解析:第一组,很大程度上:在某个参照物上占的比例超过半数以上。某种意义上:是对自己下文判断范围和性质的一个界定语,即某事的发生或者某言论的发表,并非具有全部意义。结合下文语境分析,此处应指“程度”而非“意义”,应选“很大程度上”。第二组,额手称庆: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振奋人心:使人振作奋发。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葛洪的论述给我新的灵感是令人“振作奋发”的事,而非让人“庆幸”的事,应选“振奋人心”。第三组,“启发”着重点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促使对方思考。“启示”着重点在“示”,指直接揭示事物中的道理,让人认识有所提高。结合下文“引导我们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看,用“启示”更妥当。第四组,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探求:探索和追求,着重指追求。结合语境,选“探索”更合适。故选D。
2. C 解析:结合下文“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少见”分析,前文最后一句应与“问题”相关,故排除B、D。A项,“作为地球人”放在“我们同呼吸”前语意更衔接。故选C。
3. B 解析:A项,“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语序不当,应按由己及人的顺序。C项、D项逻辑混乱,应按由己及人、作出贡献的顺序阐述。故选B。
4. ①中医早就发现青蒿抗疟作用 ②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 ③所以才称之为“青蒿素”
5. 欣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学界的幸事,是中国的幸事,更是世界的幸事!作为晚辈,衷心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您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终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您是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您带来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6. A 解析:B项表述错误,原文为“刘华清还认为,解放军搞航空母舰,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选项混淆了“维护世界和平” 和“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两个概念。C项,“解决经费问题,就扫清了航母发展障碍”不合文意,根据原文“上世纪80 年代,要发展航母,经费始终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但并不是全部障碍,除此之外还有技术等其他因素。D项,不合文意,原文“早在1970年,刘华清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2年,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航空母舰在刘华清的心中越来越重要”“1986年11月,刘华清主持召开海军发展战略研讨会……航母发展的论证终于正式提到海军建设的议程上来”“在1988年的南沙冲突发生以后,刘华清更加感到中国海军空中力量的薄弱,而航母则是唯一能显示前沿力量存在、掩护海上机动编队远程活动的重器”,根据这些信息可知优先发展航母的意识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选项中时间错误。
7. ①作为海军领导人,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并积极上报。②多年来,力推航母的论证、立项和批准。③最终让中国海军拥有了自己的航母编队。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人物简介。
加来道雄,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学畅销书作者、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超弦理论的专家。
作为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把自己的工作不仅定位在科学研究方面,也重视科学普及。他出版了包括《超越时空》、《平行宇宙》、《超越爱因斯坦》和《不可思议的物理》等科普书籍,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且爱上物理。
除了通过书籍做科普工作之外,他同时也是电视节目的常客,他做科学节目的解说能力超强,任何乍看起来玄妙无比的理论他都可以用浅显的语言解释清楚,而且其声音中还有一种很能打动人的深邃感。
1. 梳理结构,分析素材,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
2. 学会通过分析素材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课文精讲
1. 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素材
本文题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文章通过记述作者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的两件童年趣事,以及长大后的实验活动,向大家介绍了他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
通读全文后,我们很容易对文章进行下面的划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段落
段意
结构
第1段
总提两件趣事对“我”的教育作用
总
第2-11段
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
分
第12-14段
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研究
第15-18段
详细记叙了高中阶段建造原子对撞机的经过
以上是按照段落进行的划分。如果我们以时间为线,根据作者的介绍,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童年-青年-成年”的发展图。
通过梳理,我们看到这篇文章结构简洁,思路清晰,但是深入阅读后,我们就会发现本文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借助两个有趣的故事和长大后的实验活动告诉我们丰富深刻的科学精神。
那么这篇文章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在层次,蕴含着怎样独特的情感脉络与深刻意蕴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2. 探究深刻意蕴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素材的结构关系探究文章深刻意蕴。
我们先看文章记叙的第一件趣事儿:童年的第一件趣事——“鲤鱼世界的幻想”部分(2-11段)。
我们详细地梳理一下本文严密的内在层次,体会一下语言文字背后,作者写作的深刻意蕴。
(1)抓关键词,梳理关系
如果我们细细读2-11段就会发现一个细节:
第2段开头:记得那时(由此开始转入对第一件事的回忆)
第3段开头:在那静静的时刻,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第3段结尾: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转入对鲤鱼幻想世界的想象)。
第5段开头: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第7段开头: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
第8段开头: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
第9段开头: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第5-9段,都是作者想象的鲤鱼世界的情形)
第10段开头: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这里也是一个“想”,但是不是前面的想象了,而是作者由鲤鱼世界引发的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第11段开头:此后,我一直对存在高维世界的可能极感兴趣。(写出自己由鲤鱼世界引发的现实世界自己的变化。说明了好奇心对自己的影响)
(阅读点拨:阅读中要善于圈点勾画关键词,这里的“想”多次出现,我们阅读中就要有意识进行勾画,而这个“想”就明显带有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态度,暗含着作者的观点)
通过梳理,你会发现作者为“鲤鱼世界的幻想”部分结构鲜明:
引入回忆——想象的鲤鱼世界——反思现实世界——好奇心和想象力对“我”的影响
作者以鲤鱼世界比喻现实世界,第11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事件的教育结果,让作者对高维数世界的兴趣,使他贪婪地阅读这类故事。那么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个鲤鱼世界的幻想,到底让作者受到了什么教育呢?作者反思了什么?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第10段作者的思考。那既然是类比, 想要理解第10段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我们就可以从第4-9段找到很形象的关联。
第10段:
①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②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③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④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⑤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振动。⑥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解析:①我常想……池中游动的鲤鱼。——第4段“鲤鱼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
②我们的一生……看的见摸得着的事物。——第4段“它们相信……构成”。
③就像鲤鱼一样……熟悉可见的东西。——第5段“它们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
④我们自以为是……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第4段“我的世界……理解力”。——第5段“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冷嘲热讽”。
⑤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各种震动。——第7段“我想,鲤鱼‘科学家’将会聪明地……无知”。
⑥一些科学家鄙视……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第8段“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这真是一个奇迹”。
通过梳理结构,想要探究作者在鲤鱼幻想世界中所受的教育,我们需要接下来的步骤。
(2)分析素材,探究意蕴
作者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鲤鱼世界的幻想故事和作者对现实的认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构层次,有什么深刻的意蕴么?
请思考第一个问题: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解析:①总的认识:“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缺乏兴趣和探索精神)②睡莲运动:“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自欺欺人)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鲤鱼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却没人想着去探究原因。(不敢挑战未知,却又困于懒惰)④“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中的大多数鱼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固守陈规的人很多,创新的阻力很大)
请思考第二个问题: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来说明什么?
解析: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①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②“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掩盖自己的无知,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③“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④他们鄙视高维数世界,视为奇迹或故事或胡说八道。
思考第三个问题:在这一部分的叙述中,作者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并谈一谈你的理由。
解析:你可能会说作者是悲观的,因为文中用到了很多讽刺性的词语如“冷嘲热讽”、“聪明地”、“自鸣得意”、“自以为是”。
你也可能说作者是乐观的,因为这段文字是作者童年最快乐的记忆,正是这段记忆引导作者走向理论物理学家道路,暗示了孩子式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关键。
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复杂结构设计,告诉我们人类是自以为是的,他们拒绝承认不理解的东西;又要告诉我们人类中总有人拥有好奇心与想象力,愿意探索未知世界,在看似矛盾中,强调孩子式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探究,我们明白了作者在这一部分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看到人类在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拒绝承认超出理解力”的自然存在;又要告诉我们人类中总有人拥有好奇心,愿意探索未知世界。所以在这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作者从童年的两件趣事讲起,就是想说的是,在通往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孩童般的好奇心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是这颗好奇心与想象力,驱动着作者在8岁时对爱因斯坦的未能完成的事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那么,不同“鲤鱼世界的幻想”的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想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才能滋养那颗孩童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呢?
同样的方法(分析材料,看结构思路),我们通过梳理课文第12-14段每段的段意,探究其深刻意蕴。
抓关键词梳理概括:
①上学听课,激发自己的兴趣,第12段“记得我的中学老师……”;
②用读书来满足好奇心,第13段作者“花了……线索”;
③立志(下定决心),第13段“我决定……。”
④确定研究的方向,第14段“对于用更高的维数……”。
通过概括,我们发现,原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需要上学、读书、立志、确定研究的方向,这样才能滋养那颗孩童般的好奇心。否则,“我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的理想之花就会逐渐枯萎凋零。
可以小结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教育历程更多的是在讲自己成为科学家的历程,深刻揭示了一种区别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自我教育。
【总结】
通过这么细致的阅读分析,我们逐渐明晰:作者加来道雄的这篇文章叙述的事件不多,就两件主要事件,加自己高中时所做的实验。但是却告诉了我们他作为一名物理学家所受的教育:好奇心、想象力、上学读书、立志、实践……而这些暗含在文字中的科学精神和教育理念都是我们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选材,一点点探究出来的。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章的意蕴,对于阅读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每一篇被推崇的文章,肯定蕴含了作者的经历和情感。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文字,努力探究文字背后告诉我们的不同的意蕴。
学会借助分析材料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
一、考点链接
文本的深层意蕴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义,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探究,一方面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进行,另一方面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要素 (包括内容要素和形式特点)深入分析,这样,就形成了探究的不同角度和层次。
探究思想情感意蕴的基本思路是:
(1)梳理结构。借助关键词,梳理文段脉络,理清文段内部层次关系。
(2)分析素材。由材料到意义,即先看文本写了哪些材料(人、事、物、景等),再具体分析材料蕴含的不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比如我们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中,通过对作者所写的“鲤鱼世界的幻想”这一素材,分析材料前后之间的结构勾连,明白作者是要告诉我们在通往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面对固化缺乏创新的现实社会,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孩童般的好奇心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是这颗好奇心与想象力,驱动着作者在8岁时对爱因斯坦的未能完成的事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意蕴,我们就是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得出来的。今天,我们再通过一道题,来看看还可以从哪个方面来探究作品的意蕴。
二、经典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樱 桃
黄 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都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时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姻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评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制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指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在等候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了一杆小秤。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满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就是春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的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参考答案:(示例)(1)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通过对桐庐长街变化的观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并通过对桐庐风貌的描写,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2)对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笔下的樱桃,虽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但还是让作者欣喜;樱桃“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预示着未来更大更多的收获,作者对此抱有坚定信心。
(3)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变化;而作者却从影院前人群兴奋、专注的神情,景区内游人激增的现象中,洞察到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渴求。
(4)大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惜春的“樱桃”以新的寓意,再借品赏齐白石的画丰富其内涵,以此体现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讴歌当时那种坚实、健旺、充满生机的时代精神。
(5)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对桐君山历史气息的描述,对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同时,对这些景点被游客冷落的现象,作者也流露了些许遗憾。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很多学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垃圾,认为它们不值得研究。之所以会有这种误解,或许与“网络文学不是纯文学”“网络文学的市场化意味太浓”等论调有关。
②光风霁月的钱谷融常常赞许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在逆境时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在顺境时自知自觉、心如明镜;在平境时,则有守有为,可止可行。其实这也正是钱谷融的夫子自道。
③近年来,不少地方发生多起旅游“宰客”事件,尽管这些事件最后大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但也严重损害了地方旅游市场的形象。可见,政府要在事件发生前未雨绸缪,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防控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件。
④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名为《731部队的真相》纪录片,引发日本国内强烈震动,人们似乎看到了日本社会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的可能,然而事与愿违,安倍政府不仅未作出任何反思历史的回应,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自怨自艾。
⑤寻常午后,街头的人寥寥无几,北海市少儿图书馆却十分热闹,非遗传承人正声情并茂讲述着“珠还合浦”的故事……这是图书馆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精心策划的“小海螺故事会”,故事会每个星期都会上演。
⑥进入后现代这样一个取消深度模式的语境里,优秀的网络文学作为突出代表,如过江之鲫般迸发,便不足为奇了。
A. ①②⑥ B. ①②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北海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积极挖掘、发现、保护“海丝”遗存,寻找“始发港”遗迹,打造体现历史传承特色的文化名城。
B. 当下,国内旅游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表达观感的渠道也日渐多元化,这也对旅游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C. 遇到路人病倒或老人摔倒受伤,施以援助之手本没有争议,但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公共事件却时常刺痛社会神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民法总则中的“好人法”将为好人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
D. 创新是市场活力之源,但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由竞争,某一市场主体如果极度膨胀,垄断市场并滥用这种支配地位,那么市场活力和经济健康运行也将难以保证。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与禅,一属文学,一属宗教。诗帮助人认识世界和人生;禅引导人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泯灭人生的意义。因此,________。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________。禅宗在唐代确立后,诗人们谈禅、参禅,在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和禅趣,并且思考客观世界和人生的真实性与意义价值,而禅师也在诗中________。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二、阅读能力提升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百柯
吴组缃被称为一位智者。在他的弟子刘勇强眼里:“吴先生非常敏锐,很有智慧,聊起天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妙语连珠。”
他同时又被称为一位勇者。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吴先生的“尺度”也始终一以贯之。“他从不会因人而变、因事而变、因时而变。”北大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评价道,“他要一个导师应有的尊严。他尊重自己的尺度。”
1929年,吴组缃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次年转入中文系,毕业后,在清华研究院继续学习,但没读完研究生就离开了。他的传记记述到此往往语焉不详。就此,吴先生的弟子张健曾特意向他探究过其中原委。
据吴先生说,读研究生期间,他曾选了国学大师刘文典的六朝文学课,在学期作业中,他骂六朝文学是娼妓文学,刘教授非常生气,就给了他一个不及格。但刘教授同时也托人带口信给他,只要他改变观点,就可以过关。当时,吴组缃已经结婚生子,全家要靠他的奖学金生活。一门课不及格,就意味着拿不到奖学金,而拿不到奖学金,全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再继续学业。但吴组缃硬是没有收回自己的观点,结果不得不中断学业,经人介绍到南京的中央研究院供职。
和吴组缃有过长期交往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方锡德讲过一件小事:上世纪40年代,吴组缃曾应聘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当时是在学期中间,校方希望他开半学期的课,但要支付给他整学期的薪水。吴组缃当即表示:“这样怎么行?我明明只上了半学期的课,怎么能拿你们一学期的薪水?”
“文革”期间,吴组缃自己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夫人被折磨得精神失常,但他在军宣队召集的一次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仍然坦率直言:“想起这场革命,我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当时许多人很为他着急,怕他挨批,因此劝他承认这个说法不妥,以便了事。但吴组缃执意说这就是他的原始感觉,最终也没有改口。
1985年,刘勇强考取吴组缃的博士生,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先生,就有一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正好有一个外地学者来拜访吴组缃,拜访者编了一本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选注本,想请吴组缃题签。但吴组缃看后,直率地对那位学者说,自己认为他对纪昀的看法并不妥当,所选的篇目也不理想,因此,不能题写这个书名。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因此被很多人称为“诡辩派”的鼻祖。有些时候,吴组缃倒确实像是一个“诡辩家”:尊重自己的尺度,很多时候固然需要原则和勇气,但另一些时候,则需要机敏和智慧。
吴先生烟瘾很大,茶几上随时一字儿排开十数只形形色色的烟斗,以备轮番取用。子女多次劝他戒烟,但他总是不接受劝告,而且还发明了一套“以毒攻毒”的理论。张健就曾当场领教过“这个固执、可爱的老头”,振振有辞地对子女们阐述他的“以毒攻毒论”。
吴先生的儿子吴葆刚一直认为,“父亲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一次,他告诉父亲杂志上讲竹笋虽然好吃,但主要是纤维,并没什么营养。他父亲立刻反驳道:“熊猫只吃竹子,可是长得胖乎乎的,怎么能说这东西没有营养呢?”
“他时常会流露出一种纯真之心。”刘勇强回忆说。有次,他陪吴先生经过未名湖边,看见有个女孩儿用小石子向湖面上打水漂。于是吴先生很认真地说:“这怎么能行呢?如果人人都这样,岂不是要把湖填平了?”
季羡林曾经这样描述他这位老友:“池塘边上,一个戴儿童遮阳帽的老人,坐在木头椅子上,欣赏湖光树影。”
现在,池塘边的木头椅还在,只是“戴儿童遮阳帽”、“欣赏湖光树影”的老人不见了。
4. 文章结尾两段文字有何深刻意蕴?
1. D 解析:①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望文生义。②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使用正确。③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和“在事件发生前”重复。④自怨自艾: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和语境相反。⑤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使用正确。⑥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语境不符,多含贬义。
2. C 解析:A项,“挖掘、发现、保护”应为“发现、挖掘、保护”;B项,中途易辙,“国内旅游”换成了“渠道”,可把“伴随”移到“国内”前;D项,主语不一致,“某一市场主体”应放在“如果”的后面。
3. (1)它们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2)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3)表现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4. ①丰富人物形象,表明吴组缃除了坚持自己的尺度之外,还有一颗纯真自然的童心,并且懂得欣赏生活的沉静;②用季羡林的话作结,从侧面反映出吴组缃对生活的热爱,使怀念之情,更加形象可感;③人物与景物的结合所体现出的本真与自然,为文章增添了内涵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