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豆腐的制作
豆浆成分:
植物蛋白、维生素B1.B2、
磷脂、铁/钙/锌等矿物质
分类依据: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
100nm
1nm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分散系
类别
浊液
溶液
胶体
均一
透明、稳定
不稳定
不均一
分散系:CuSO4水溶液、云雾、泥水
分散系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均一
较稳定
学生实验1
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原理: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对可见光(波长400-700nm)
散射而形成的。
应用:
区别溶液和胶体。
性质1: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丁达尔现象呢?
思考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如何分离溶液与浊液?
如何分离溶液与胶体
学生实验2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的方法
应用:
提纯、精制胶体
性质2:渗析
血液透析原理
胶粒的吸附作用
带电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
性质3:电泳
Fe(OH)3胶粒吸附了周围的阳离子,胶粒带正电
+
学生实验3
向Fe(OH)
3溶液中加入2-3滴稀硫酸溶液或者Na2SO4溶液,并观察现象
一定条件下,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使胶体发生聚沉的可能方法:
·加入酸、碱或盐溶液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热或搅拌
性质4:聚沉
为什么卤水可以点豆腐?
生活中的胶体现象
云
雾
牛奶
饮料
果冻
气溶胶
按分散剂的状态分
蓝宝石、有色玻璃等
云、烟、雾等
Fe(OH)3胶体、豆浆、牛奶等
胶体的分类
液溶胶
固溶胶
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之一
不要担心,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只有在极端环境中才会发生。
比如:密闭狭小的环境,高密度病毒
分散质
微粒直径
<1nm
>100nm
1-100nm
随堂练习
1.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
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
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
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下列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酒精溶液
B.鸡蛋清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淀粉溶液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1
nm=10-9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的正确组合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③④⑥
5.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加入碘水变蓝色
探索·提升
黄河水净化
1.沉降除泥沙
2.加絮凝剂除悬浮物(土壤胶粒)
?
3.杀菌消毒(通入氯气)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培养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描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探究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探究推理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培养自学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2.培养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播放“卤水点豆腐”的视频介绍豆腐的来历询问制备豆腐的原理【板书】胶体性质与应用
观看视频、思考
任务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分析豆浆成分,引出分散系讲解分散系的含义分析分散系的构成引导学生分析出分散系的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溶液、胶体浊液的外观特点、内部微粒
思考,分析回答分散系的构成总结分散系的分类观察、思考,回答分散系的外观特点
任务2:实验探究
讲解【学生实验1】的要求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习“对比实验”的学习方法回答、分析实验现象
任务3:丁达尔现象
分析丁达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回忆生活经历,回答问题“阳光穿过树林、云朵,镭射灯光”
任务4:渗析
提出疑问: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离溶液、浊液的方法3.分离溶液、胶体的方法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分析渗析原理和应用强调身体的重要性
思考,回答“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学生活动】两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制教具,并讲解教具用途和分离方法。
任务5:电泳
分析胶粒吸附作用,说明胶粒带电用课件展示Fe(OH)3胶粒的电性,分析电泳现象和应用提问胶体移动方向
思考回答
任务6:聚沉
讲解【学生实验3】具体要求讲解聚沉现象及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开课的问题:卤水点豆腐的原理分析聚沉的条件展示生活中的聚沉现象
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回答
任务7:胶体分类
总结胶体的常见性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胶体现象,总结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课件展示常见胶体,引导学生利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讲解“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科普气溶胶传播
思考,回答对胶体进行分类思考
小结
课件展示分散系的分类【板书】胶体的本质和性质,总结“结构决定性质”
笔记
随堂检测
1.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
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
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2.
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
是否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完成随堂检测,巩固知识
能力提升
提出问题:黄河水如何转化成自来水?课件展示黄河水的常见净化流程总结“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测试
1.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
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
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
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下列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酒精溶液
B.鸡蛋清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淀粉溶液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1
nm=10-9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的正确组合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③④⑥
5.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加入碘水变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