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插艾草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粽子
带回
端午
duān
dài
zhī
知道
据说
jù
zòng
中间
jiān
鲜肉
纪念
niàn
zǒng
ròu
duān
zòng
端午
端正
粽子
粽叶
而立之年去爬山
二小房(宀)下吃大米
粽
端
zǒng
jiān
总会
总共
中间
间距
一点一撇一个口
心字就在下面藏
太阳照进
“门”里面
间
总
ròu
dài
鲜肉
肉体
带回
带子
“内”有人
倒丰房(冖)
下挂毛巾
带
肉
zhī
jù
知道
知名
据说
依据
矢口
锯掉前头(居),拆掉后头(扌)。
据
知
niàn
纪念
怀念
今有心
念念不忘
念
“
”立字旁,含有立字旁的字一般与站立、依靠有关。“立”作偏旁居左时,上横短,中间的点、撇略小,最后一笔变为提。
“
”米字旁,含有米字旁的字一般与粮食有关。“米”作偏旁居左时,最后一笔变成点,在横、竖的交叉处写左边的短撇,最后一点写在横、竖交叉处稍下一点的位置,字形宜长。
米
mǐ
“米”,象形字。甲骨文的“米”字,横画上下各三颗米粒
,
表示很多米。小篆的“米”字变成在“十”
的四角有米了。本义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字理识字
把
粽
子
装
到
篮
子
里
米
间
带
分
念
总
节
据
端
豆
识字游戏
生字广场
午
组词:端午
端正
音序:W
部首:丿
结构:
独体
笔画:四
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
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易错提示:最后一笔竖上部不出头。
节
jié
组词:节日
春节
音序:J
部首:艹
结构:
上下
笔画:五
上宽下窄。
横折钩在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竖要写直。
叶
yè
组词:竹叶
叶子
音序:Y
部首:口
结构:
左右
笔画:五
左窄右宽,
“口”的横收笔于横中线。
右边的横对准“口”的中间。
米
mǐ
组词:糯米
小米
音序:M
部首:米
结构:
独体
笔画:六
先写点、撇,再写“木”。
竖在竖中线上。
真
zhēn
组词:真好
真心
音序:Z
部首:十
结构:
上下
笔画:十
上面的
“十”和下面的“八”
要写得扁。
中间有四横,长横要写平。
易错提示:里面是三横,不是两横哦!!
分
fēn
组词:分清
区分
音序:F
部首:八
结构:
上下
笔画:四
“八”稍微宽一些,撇、捺要舒展。
“刀”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易错提示:上面是“八”不是“人”哦!!
豆
dòu
组词:红豆
绿豆
音序:D
部首:豆
结构:
上下
笔画:七
中间的
“口”应该写得稍扁一些。
最后一笔长横要写平,写舒展。
午
米
节
叶
真棒!
识字游戏
分
真
豆
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端午节时外婆会做什么准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总会”写出了外婆端午节煮粽子不是偶尔的,而是习惯,可见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总会”“盼着”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是一种习俗。
“盼着我们回去”可以看出端午节也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
从“盼着我们回去”你能体会到什么?
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粽子是什么样的?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青青的、白白的、红红
的”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写出了“我”对粽子的喜欢。
作者是按由外及里的顺序写粽子的样子的。
饺子是用白白的面皮包的,里面是肉和蔬菜等做成的馅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想一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粽子的样子的?你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吗?
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粽子有哪些花样?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
“除了……还有……”写出了外婆包的粽子花样之多。
“十分”重读,强调粽子好吃。
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本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最后点出了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
体现出粽子的美味和外婆的善良、勤劳,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民谣
五月节,天气热,
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
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端
说
总
粽
中
思
羊
据
正
念
子
肉
是
间
端
奶
饭
回
尺
好
树
代
午 牛
米 来
真 直
叶 古
午
牛
米
来
直
真
叶
古
股
片
颗
一( )粽叶 一( )红枣 一( )清香
片
颗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