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6.《哈姆莱特》课件9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6.《哈姆莱特》课件9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8 13: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哈姆莱特(节选)
【我的自读必备】
一、走近作者
一个伟大的天才——莎士比亚
  生平: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诗人,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早期创作阶段(1590-1600)。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历史
剧、戏剧时期”。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整体基调是昂扬的,对生活充满了
乐观的情绪。
第二个时期是中期创作阶段(1601-1607)。这一时期因主要成就是悲剧,也称为“悲剧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乱象与道德之堕落,表达出作家对社会及人性的了解之透彻与深入。
第三个时期是晚期创作阶段(1608-1612)。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传奇剧创作。《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成就: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之父”,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经典觅珠】
莎士比亚的名言
1.年轻人的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全靠眼睛。
2.在命运的颠沛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4.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6.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二、探寻背景
颠倒混乱的时代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着激烈斗争的时期,现实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这使莎士比亚满怀着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而另一面,是封建势力的反扑,这使莎士比亚忧心忡忡。
《哈姆莱特》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莎士比亚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莱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相关链接】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1)《哈姆莱特》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莱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2)《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故事。
(3)《奥赛罗》讲述了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奥赛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的故事。两人婚事未被准许,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的旗官伊阿古,先向元老告密,不料反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并伪造了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得知真相后拔剑自刎。
(4)《李尔王》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
三、《哈姆莱特》故事梗概
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克劳狄斯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后,哈姆
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
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
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
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
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立即借机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
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却在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设下毒
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
(未完),节选部分主要是写国王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的发疯,却被哈姆莱特识破的情节。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与悲痛,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我的自读达标】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紊乱(wěn)  迷惘(wǎnɡ)  痴呆(chī)  创痛(chuànɡ)
B.暴虐(nüè) 皮囊(nánɡ) 罪孽(niè) 悲恸(dònɡ)
C.延宕(dànɡ) 恍惚(hū) 踌躇(chú) 鞭挞(tà)
D.陨落(yǔn) 盟誓(ménɡ) 吮吸(shǔn) 吐露(lòu)
















【解析】选C。A项,创(chuānɡ)痛;B项,悲恸(tònɡ);D项,吐露(l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他的行书风华婉转,潇洒流畅,主要取法于颜真卿、赵孟 、潘龄皋等大家,
博彩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B.周岂衣是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经济专业的学生,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文学上的
天赋。
C.闲暇时,她只找些几百字上千字的短小有趣的文章来消谴,鸿篇巨制她是从来
不看的。
D.如今的阻击枪的有效射程已经提升到了上千米,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科技进步
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解析】选B。A项,博彩众长——博采众长;C项,消谴——消遣;D项,阻击——狙击。
二、词语运用
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也许别人会以为你是一时侥幸,但是成功没有______,也没有理所当然。(偶
然·偶尔)?
2.我的目标就是世锦赛冠军,我从不______自己的目标。(掩饰·掩藏)?
3.大学毕业后,他谢绝了不少企业的高薪聘请,当机立断地回到家乡,扎根于这
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  )
4.5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
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  )








5.小张是个说话能手,平平常常的一件小事,他能说得神魂颠倒。
(  )
6.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  )








答案:1.偶然 2.掩饰 3.×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可用“毅然决然”。
4.√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
5.× 神魂颠倒:指心智混乱,贬义,不合语境。
6.√ 涂脂抹粉:涂胭脂,抹香粉,修饰容貌。比喻对丑恶事物进行粉饰。
三、内容感知
1.下列是对剧本《哈姆莱特》情节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斗争。
B.哈姆莱特面对整个封建集团,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不得已才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旋涡。
C.剧本通过对宫廷腐朽生活的描述,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权和新兴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D.剧本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解析】选C。“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权和新兴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错。揭示了处于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和反动的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2.《哈姆莱特》节选部分是围绕哪些冲突展开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哈姆莱特》节选部分的戏剧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王后之间无法沟通而产生的冲突,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之间的冲突以及哈姆莱特与波洛涅斯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是主要的,其他冲突都围绕这一冲突展开。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之间的冲突表面看是恋人之间感情的冲突,但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剧作通过这些戏剧冲突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还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阴险毒辣的克劳狄斯,趋炎附势的波洛涅斯,单纯多情的奥菲利娅,都是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戏剧冲突是表现人物性格最为典型的艺术手段。
研读提能·探究学习
【我理解我鉴赏】
目标一:分析人物心理,鉴赏戏剧冲突
1.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心爱的人面前,哈姆莱特也只得装疯卖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
2.戏剧冲突是戏剧的要素之一,常常可以分为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
(1)在这场戏中,主要外在冲突是否表现为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冲突?为什么?
(2)冲突双方力量对比上有什么特点?
(3)在这种情况下,哈姆莱特坚持个人复仇。结合时代背景,这反映出他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不是。因为哈姆莱特的直接复仇对象是国王。他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为主要冲突。奥菲利娅因不明真相,并以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而无法与哈姆莱特沟通,矛盾仍从属于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是被人利用。
(2)差距悬殊:强大(强大到一个封建集团),弱小(弱小到一个人)。
(3)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强调个人力量的伟大,表现了对人的自我极大的肯定。这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目标二: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题
3.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
【明确】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在他的父亲没有被杀害之前,他是快乐的。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有自己的理想,对爱情有追求,有心爱的人,无忧无虑。
父亲去世后,他是忧郁的。母亲的改嫁,好友的背叛,自己心爱的人在爱情上受其父亲影响而对爱情并不坚定。在对复仇这件事上他是犹豫不决的,错过了很好的复仇时机。从为父报仇(装疯等待机会)上看,他又是富有行动力的。
作者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我思悟我提高】
1.话剧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说明。
【点拨】个性化的语言和由表现人物个性决定的恰当的台词方式是话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如:
  国王 (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
  这段台词真实地暴露了国王的内心世界,把国王的虚伪、丑恶和内心的不安揭开了给人看。
2.哈姆莱特决心为父报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那么他为什么有意假装成疯子?
【点拨】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莱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3.《哈姆莱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点拨】①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与国王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②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他的怀疑。③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我实践我飞跃】
1.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性格悲剧
哈姆莱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种性格之下,他被复仇的意念苦苦煎熬。复仇成了他的全部。而这一切,导致他对懦弱的母亲的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的视而不见,导致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导致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圈套。最后,复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都破碎了:哈姆莱特的雄心壮志,爱人如花的生命,母亲脆弱的生存。
美好的东西由一个本来近乎完美的人亲手撕碎了,这就是悲剧。而这种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这是性格的悲剧。
观点二:社会悲剧
哈姆莱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一是他生活的时代封建力量还很强大,加之以哈姆莱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人民群众,只能孤军奋战。二是他固守着文艺复兴早期关于“人”的理想,不能适应新的历史环境中人的变化的现实。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后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文艺复兴晚期特定时代的悲剧。
观点三:既是性格的悲剧又是社会的悲剧。
剧本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哈姆莱特最终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悲剧型人物,他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生命,新的光明。
2.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的系列活动。请你以某班同学李华的身份写一段名著导读推荐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文学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他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情节、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哈姆莱特(节选)
哈姆莱特(节选)
密谋试探
王后与近臣对白
识破试探
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
与奥菲利娅的对白
再次密谋
国王与波洛涅斯对白
国王与波洛涅斯对白
群读培优·拓展学习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罗密欧及鲍尔萨泽持火炬铁锄等上。)
  罗密欧 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且慢,拿着这封信;等天一亮,你就把它送给我的父亲。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所以要跑下这个坟墓里去,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探望探望我的爱人,可是主要的理由却是要从她的手指上取下一个宝贵的指环,因为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所以你赶快给我走开吧;要是你不相信我的话,胆敢回来窥伺我的行动,那么,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墓地上散满了你的肢体。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
鲍尔萨泽 少爷,我走就是了,决不来打扰您。
  罗密欧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鲍尔萨泽 (旁白)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要躲在附近的地方看着他。他的脸色使我害怕,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退后)
  罗密欧 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将墓门掘开)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帕里斯 这就是那个已经放逐出去的骄横的蒙太古,他杀死了我爱人的表兄,据说她就是因为伤心他的惨死而夭亡的。现在这家伙又要来盗尸掘墓了,待我去抓住他。(上前)万恶的蒙太古!停止你的罪恶的工作,难道你杀了他们还不够,还要在死人身上发泄你的仇恨吗?该死的凶徒,赶快束手就捕,跟我见官去!
罗密欧 我果然该死,所以才到这儿来。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年轻人,请你不要激起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啊,走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别留在这儿,走吧;好好留着你的性命,以后也可以对人家说,是一个疯子发了慈悲,叫你逃走的。
  帕里斯 我不听你这种鬼话,你是一个罪犯,我要逮捕你。
  罗密欧 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二人格斗)
  侍童 哎哟,主啊!他们打起来了,我去叫巡逻的人来!(下)
  帕里斯 (倒下)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死)
  罗密欧 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
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
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里斯
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或者是我神经
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你的手给我,你我
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一个坟墓吗?
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
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
你安葬了。(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
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
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
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
白的死亡进占。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
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原
谅我吧,兄弟!①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
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
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那些蛆虫们在一起。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厄运的束缚。②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做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哈姆莱特》第五幕(节选)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节选)
(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
哈姆莱特 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注]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莱特 啊!我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死。)
霍拉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拉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去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么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臣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拉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都来得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个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懵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拉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莱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抬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奏丧礼进行曲,众抬尸同下,内鸣炮。)
【注】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此时为争夺一小块土地率兵与波兰作战刚刚归来。
【培优训练】
1.(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课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节选部分,下列对戏剧语句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画线句①表现了罗密欧的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
B.画线句②运用排比的修辞,表达了罗密欧既有对生活的眷恋,又有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C.《哈姆莱特》一剧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D.第五幕第二场中,以哈姆莱特的死亡结束,含有无情的讽刺意味。
【解析】选D。D项,《哈姆莱特》是著名的悲剧,哈姆莱特的死亡并不具有讽刺意味。
2.(思维发展与提升)节选的这两段文字都是主人公在临死之际的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中罗密欧无理地咒骂坟墓:“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但一想到朱丽叶已经安卧在坟墓中,他又感到那是“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哈姆莱特》节选中哈姆莱特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戏剧潜台词的能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坟墓”具体指朱丽叶的坟墓。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她是光明,引导着罗密欧追随而去。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痛苦以及对生活的绝望。
《哈姆莱特》选段中哈姆莱特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关心,结合《哈姆莱特》一剧创作时的英国“王位继承权”的政治斗争非常尖锐来分析。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剧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他俩虽然两败俱伤,但王室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
答案:罗密欧诅咒死亡,但朱丽叶死了,他又感到死可以使他“挣脱厄运的束缚”,愿意“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了朱丽叶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痛苦以及对生活的绝望。
哈姆莱特和国王克劳狄斯虽然已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但是王室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告诫和关心。
3.(思维发展与提升)福丁布拉斯这一角色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着墨不多,为什么在戏剧的结尾让他再次出现?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从整个剧本来看,福丁布拉斯是与哈姆莱特相比较而出现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为父复仇的形象,让他来为哈姆莱特做评价更合理;《哈姆莱特》虽然让主人公走入了命运的旋涡而死,但是让同样面对不可知命运的福丁布拉斯代表主人公接受了报偿,福丁布拉斯的继位,也说明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答案:福丁布拉斯虽然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的话为哈姆莱特盖棺定论最为合适;同时也完结了剧本,使人物各有其归宿,福丁布拉斯继承王位,也暗示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4.(文化传承与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往往具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力量,这得益于他对长句的运用,试仿照下面的一段台词续写给定的句子。
  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以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
  我以生命的名义,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续写和仿写的能力。从“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来看,后面的内容可以是保护自然、关爱弱势群体、提倡慈善事业等,顺着这一思路,按照所给例句的格式来写即可。
答案(示例):因为自然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我们的生命必须依赖于自然,必须让它像出水的芙蓉那样不受污染,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用最洁白的乳汁滋养我们的生命,实现彼此的和谐共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在听完我这一番表白之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让它遭受蹂躏。
六 *哈姆莱特(节选)
(45分钟 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30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哈姆莱特目光敏锐,善于思考,一回国就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恶和宫廷混乱,感觉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悬殊。
B.哈姆莱特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失败了。
课时素养评价
C.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喜爱莎士比亚,曾多次援引他笔下的人物和言论来说明社会的政治、经济。
D.哈姆莱特告诉了霍拉旭回国的真相。克劳狄斯步步逼近,哈姆莱特最终同意与雷欧提斯比武。
【解析】选B。A项,重复赘余,“悬殊”包含“巨大”的意思。C项,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问题”。D项,“哈姆莱特告诉了霍拉旭回国的真相”有歧义,可以改为“哈姆莱特将自己回国的真相告诉了霍拉旭”或“哈姆莱特向霍拉旭讲了自己回国的真相”。
2.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
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
D.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和谐的音调。(比喻)
【解析】选A。不是排比,是比喻。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喜(正)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
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解析】选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应为《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历史剧。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哈姆莱特》的第一个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________,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殊死搏斗,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第二个冲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表面上看,这是何时复仇,怎样复仇的焦虑,实际上它是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理想的动摇和坚守,是新旧思想的抉择,同样是无法调和的。?
A.这不是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而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
B.这不只是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而且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
C.这不只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而且是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
D.这不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而是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
【解析】选B。根据对剧本内容的了解,“与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与“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之间应是递进关系,排除A、D两项。另外“第一个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第二个冲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所以“杀父淫母夺位者的冲突”在前,“新旧力量的较量”在后,故排除C项。
5.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广告常使人们感到乏味,但也有一些广告让人眼前一亮。请谈谈下面这则广告所蕴含的深意并对其创意进行扼要的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首先看画面中的主要内容,草地上有一大一小两只花豹正在行走着,大的背上有一个XL,小的背上有一个S;这与人类服饰的尺码是一致的,这则广告的创意最独特的地方就在这里,看到这些XL、S的符号,就会让人联想到衣服的尺码,从而联想到它们的皮毛将会做成大小不同的皮草。所以这则广告的寓意就是呼吁大众不要为了身着皮草而滥杀动物。
答案:深意:呼吁大众不要为了身着皮草而滥杀动物;创意:草地上行走着一大一小两只花豹,大的背上有一个XL,小的背上有一个S;这与人类服饰的尺码的一致,意味着它们的皮毛将被做成大小不同的皮草服装。
【高分策略】
图画类图文转换答题“四看”
一、看标题。标题是图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看画面。图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图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三、看画中字。图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图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图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夸张处。图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图画题时要注意分析图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6.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哈姆莱特》中的人物许多话都有“言外之意”,阅读下面的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6分)
(1)传达室门口放着一只很雅致的花盆,司机小牛绕着花盆走了一圈,瞅着门卫张大爷问:“张大爷,这花盆挺好看的,放在这儿可惜了啊!”张大爷面无表情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
张大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机小牛经常把轿车停在单位大门外,张大爷不放心,终于忍不住问小牛:“小牛啊,把车停在这儿,不怕调皮的小孩子砸烂了玻璃,划坏了车子?”小牛不屑道:“张大爷,这是公家的东西!”
小牛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公家的东西,私人不能随便拿。/花盆是公家的,谁也不能拿走。
(2)公家的东西,没必要爱惜。/车是公家的,坏了没关系。
7.莎士比亚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士比亚的语言深沉含蓄,极富有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一段内心独白,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透视。(100个字左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一个与孤单、寂寞做伴的我
我,一个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哭泣的我
我,一个小丑一般的我
很清楚不管怎么样心里的孤独也不会消除
但仍旧奢望我是会被眷顾的一个
有一天阳光会照到我的身上
让我感受到温暖,快乐
让我的心灵得到一丝的安慰
不知这是不是奢望
也许注定要一个人走下去
写完属于自己的这部书……
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 拉 哦,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哦,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8.下列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娜拉这样称呼,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在丈夫眼中,只是一个玩偶。
B.剧中“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觉得现在的海尔茂越来越使人看不透,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人。
C.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
D.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解析】选B。“越来越使人看不透,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人”错。娜拉看透了海尔茂的自私和虚伪,两人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9.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娜拉的动作,也是情节的发展(2分),表示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说明出走决心坚定。(2分)
10.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娜拉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具有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追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及独立的人格尊严,敢于向不平等的社会挑战。
11.《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剧情发展,艺术技巧两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暗示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2分)娜拉出走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