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教材第8~9页的内容。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应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
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有几只可爱的小猴子带着他们的烦恼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愿意帮他们解决烦恼吗?(板书课题)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生2: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生3: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师: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这时3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如果有10只猴子,它们能分到几个桃子?10只呢?20只呢?请列出算式,想一想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得出0÷3=0,0÷10=0,0÷20=0。师启发学生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板书)
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中间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306÷3=?
师:这个算式和之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你能试卷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内讨论,汇报交流。
生1:口算:把306分成300和6两部分,300÷3=100,6÷3=2,100+2=102。
生2:我用竖式计算。
师:请你上台把竖式计算方法板演给大家看看。(生板演时,师提问十位上的0除以3等于多少?为什么商0?)
师板书简便写法,引导学生注意当计算到十位时,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0起占位的作用,不可以不写。除到十位,商就应该写在十位,十位商0必须得写。
3.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课件出示:840÷6=?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师:商末尾的0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省略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个位上0÷6=0,所以在商的个位写0。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个0起占位作用,不能省略。师直接告知学生竖式的简便写法,说明今后这样的竖式可以简写。
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意说一说为什么0÷2=0。进一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第2题借助小正方体模型,通过圈一圈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先完成的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第4题是纠正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商的中间、末尾为什么添0,引导让学生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可分步计算,也可列综合算式计算。)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将此知识应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交流质疑环节,利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解决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在合作探究环节理解掌握竖式除法中“商中间有0”的情况和“商末尾有0”的情况。在学习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竖式除法中,采用课件出示问题,然后指名学生上黑板书写计算过程,其他学生监督计算书写的全过程,以发现问题,掌握计算的过程,再用课件完整地呈现竖式除法的计算书写过程,便于所有学生掌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