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课本30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大多数同学已熟练掌握,再学习进位乘法时就容易多了。
1.教学目标:
《新课标》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3.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三)重点、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四)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初步感知
知识铺垫小练习:
23×4 38×3 139×3
23×3 38×11 40×21
3.探索发现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提出问题。
(2)教学第一个问题:这条街的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多少元?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学生列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交流:
1)、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29看作30,即29≈30,32×30=960,所以32×29≈960元。
2)、学生讨论用假设法解决问题:32×30-32=960元
3)、可以用笔算的方法。 3 2
1600200248285 × 2 9
(3)小结:对比和前面学的不同之处?应注意什么?---点出主题:(进位)板书
(4)解决第2、3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灯线?
一共需要多少根灯泡?
、学生自主答题
2)、汇报:列式、竖式的每一步、步骤完整
(5)总结: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应用
(1)做课本31页自主练习1 用竖式计算:注意什么?
(2)做课本31页自主练习4 辨对错:错在哪里?改一改。
(3)做课本31页自主练习2 解决问题。
5.归纳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一下。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的计算
这条街的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多少元?
32 × 29 =
3 2
1714500265430 × 2 9
答:这条街的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9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