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7 15: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8分 ) ?
1. 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储存(chǔ)? ??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 毛骨悚然(sù)
B.步履(lǚ)? ??厄运(è)? ??姗姗来迟(shān)? ? 风餐露宿(lù)
C.凛冽(lǐn)? ? 遗孀(shuāng)? ? 忧心忡忡(zhōng)? ? 坚持不懈(xiè)
D.鲁莽(mǎng)? ??羸弱(yíng)? ? 白雪皑皑(ái)? ??踉踉跄跄(liàng)?
2. 下列各项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 )
A.释然? ? 逃逸? ? 频率? ? 五脏六腑
B.屏幕? ? 弧形? ? 轮廓? ? 寂静无声
C.叮嘱? ? 幅度? ? 眨眼? ? 流传甚广
D.诱发? ? 磨擦? ? 瞬间? ? 摒息凝神?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汕头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修改:句末加上“意识”)
C.增强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修改:“增强”改为“完善”)
D.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始终”)?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④③
二、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3)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化用孔子的名言,表达了自己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

(4)百般情态,皆是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人生何尝不像花草树木一样,总在春光将逝之际,才想要精彩度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人生何尝不像登飞来峰一样,只有站在高山之巅,才能望见远方。
三、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6.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常常充满了矛盾性,通过这些矛盾性,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1)请根据小说内容,在下列横线处补充一个情节,体现该人物的矛盾性。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对陆地充满厌恶,不愿与陆地上的人类来往,但有时也会对人类伸出援手,比如_______________。
(2)如何看待尼摩船长的矛盾行为?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 ?
7.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
(1)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________,________。
(2)请给你的朋友发送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含有“微笑”一词,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月8日下午班会课,班级准备在教室里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班长派你去邀请班主任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打算怎么对班主任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7分 ) ?
8.(14分)
贩卖一段绿
①春天的乡下老宅,院子里青草如树,檐下的老砖上苔藓恣肆,房子闲得久了,野草和青苔就开始忙碌了。
②院子里,墙体早已开始剥落,我每次回家,都要去锄草,用镰刀和斧头,砍断硕大的灰灰菜,这种草,嫩的时候,可以拌面蒸着吃,长老了,有大拇指粗,很难拔掉。只有用斧头,一院子野草拾掇下来,裤管上溅的全是青草汁,异常难洗。
③我有时候想,这些草汁也是在寻仇,我杀戮了它的草子草孙,它以绿色的血液来报复我。但是,这原本就是我的家呀,只不过很少回来,被“鸠占鹊巢”了。看来,一座房子,谁住得久了,就是谁的家了。
④人有乡愁,走得远了,会想家,且懂得叶落归根,年迈时都要回到故土,让身体在故乡的土地里安眠。而草没有乡愁,它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在自己的脚跟下的土地里生根发芽,繁衍子嗣,一辈子,壮大的是一片草丛,终其一生,贩卖一段绿。
⑤苔藓呢,这种小东西通常一夜之间就蔓延整个墙根。通常,它们还会在我脚下的老砖头上跟我使绊子,我在锄草的时候,一不小心滑到,一屁股坐在地上,弄得满身是泥污,一旁的女儿哈哈大笑说:“爸爸真笨。”是的,在女儿面前,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笨。这样做,是为了让她觉得她已经长大了,马上会逐步超越父亲,给孩子培养一些自豪感。
⑥我整理好院子里的野草,吱呀——推开老屋的门。嚯——原来,屋内不知道什么时候窜出来一棵小泡桐树苗,青嫩嫩的,恰如豆蔻。老屋并没有用水泥砌地,院子里的泡桐树也许太溺爱它的子女了,唯恐它遭受风吹雨打,看老屋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把它送到了屋内来。
⑦我看了一眼屋内的泡桐树苗,黄蔫蔫的,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恩泽,也得不到母爱,它一定是孤寂了,我把它移栽到院子里的阳光里,与它的“父母兄弟”俯仰生姿,整个院子就有了生机,树木也在享受它的天伦之乐了,兴许隔几日再看,先前那个黄蔫蔫的树苗,已经转绿了,这样一种繁衍,也是一种基因的“贩卖”。
⑧院子收拾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在院子一角发现了一根葡萄藤,顺藤找它的所在,看到从邻居家的院子里长过来。硕大的葡萄,一个个足有小小乒乓球那么大,一串串压枝欲坠。女儿看到葡萄,大声指给我看:“爸爸,爸爸,看,紫霞仙子!”
⑨女儿总是喜欢把葡萄说成紫霞仙子,我把这些葡萄摘下来,放在小盆里,满满当当,我让女儿给邻居家送去。哪知道,刚刚送过去,就被送过来了,邻居马叔说,这根葡萄藤是他故意甩到我家院子里的,怕到时院子常年不住,没有生机,只为增添一番绿意。
⑩那些葡萄,马叔说什么也不要,说,给孩子吃吧。我把那些葡萄洗净了,掇了条小凳子坐在院子里,看着满目葱茏的绿,女儿说:“爸爸,我们回来住吧。”妻笑着说:“看这孩子,尽管没在这里出生,也喜欢这里,真是难能可贵的地缘呀!”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也应该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泡桐树苗”。
(1)文章依次写了哪几种不同的“绿”的贩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做,是为了让她觉得她已经长大了,马上会逐步超越父亲,给孩子培养一些自豪感。(“这样”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在结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也应该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泡桐树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绿意生生不息地繁衍着,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对作者而言,他的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节选自《伟大的悲剧》)
材料二:
火箭逐渐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在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身体的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节选自《太空一日》)
材料三:
次仁旦达生于珠峰脚下,自小便仰望珠峰,痴迷珠峰的美丽。他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是一位登山向导,于是他选择进入西藏登山学校,从最基本的登山方法学起。从在学校学习到进入登山队再到攀登世界地理极限点,次仁旦达品尝了数不清的艰辛:他曾顶着每秒20米的风速冲顶,也曾在零下50摄氏度下坚持前进直到手指被冻脱了一层皮。作为一名登山向导,每次登山他的负重总是最多。他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行李,还要承担顾客的行李。算起来,次仁旦达每次行程的行李都在100斤左右。
从2002年至今,次仁旦达已四次登顶珠峰。他说:“能够在‘地球之极’一次次展开五星红旗,我觉得非常骄傲。”
(摘自网络)
(1)请结合语境解释一、三则材料中的画线词语。
①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②他说:“能够在‘地球之极’一次次展开五星红旗,我觉得非常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三则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归途中的斯科特一行遭遇到了种种苦难:身体极度虚弱,燃料严重不足,天气愈加可怕……但真正摧毁他们的,是内心的恐慌和绝望。
B.材料二,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我”感到异常痛苦,这是因为火箭和飞船发生了低频振动,而且这种振动是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的。
C.材料三,次仁旦达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名登山向导,有朝一日登顶珠峰,“世界地理极限点”“地球之极”在这里都是指“珠穆朗玛峰”峰顶。
D.这三则材料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英雄是这样的: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有一颗勇敢的心,能承受住一切苦难;与付出和牺牲相伴。
(3)下面是小敏同学搜集的几则名言,她想用来作上述文本的阅读批注,你认为哪项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A.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巴金
B.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弗兹杰罗
C.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我选? ? ? ? ?项,理由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
10.(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 ? ? ? ? ? ? ?,作者纪昀是? ? ? ? ? ? ? ?代学者、文学家。
(2)下列各项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
A.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棹数小舟? 棹:划(船)
C.不亦颠乎? 颠:精神错乱 D.溯流? 溯:逆流
(3)讲学家不知道的“其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众服为确论”表达了作者对众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完此文你有怎样的收获?请结合实际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1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杜? ?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形成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哲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8分 )
1.B
【解答】
A项,“悚”应读sǒng;
C项,“忡”应读chōng;
D项,“羸"应读léi。
故选B。
2.D
【解答】
D项,“摒”应为“屏”。
故选D。
3.A
【解答】
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防止”或“不”。
故选A。
4.A
【解答】
首先确定首句,通过分析句子可以看出中心是说“思维方式”的,因此首句是第①句。接着第③句的“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承接第①句,第②句“思维方式决定……前途”承接第③句;接着第⑤句举例来说第③句观点,最后第④句总结。
故选A。
二、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5.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可据理臆断欤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6.
(1)为了解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采珠人,尼摩船长不顾自己的生命与鲨鱼搏斗
(2)体现了他的爱与善良。作为逃到海底的人类种族之一,尼摩船长虽然对陆地上的殖民与压迫无比憎恨,但对人类依然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善良之心没有泯灭。
【解答】
(1)在原著中,击沉军舰、援救一个印度采珠人、援助克里特岛起义等事件都是尼摩船长对人类伸出援手的例子,根据自己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正确写出一个情节即可。
(2)一方面不愿与陆地上的人类交往,一方面又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对人类伸出援助之手,表面看来,尼摩船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却迸发出了炽热的情感,他对人类依然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一点从击沉军舰、援救印度采珠人、援助克里特岛起义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出来。尼摩船长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体现了他的爱与善良。
四、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
7.
(1)笑逐颜开,谈笑风生
(2)愿快乐常伴你左右,让微笑常驻你脸庞。
(3)班主任您好,我们打算在5月8号下午的班会课上举行一次“最美微笑”的评选活动,想请您来做评委,您有时间吗?我们全体同学都想请您来呢!
【解答】
有笑字的成语且是褒义的有:眉欢眼笑、拈花一笑、回眸一笑、莞尔而笑、谈笑自若、喜眉笑眼、喜笑颜开、笑容可掬等。
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给朋友写一条祝福的短信,要含有“微笑”一词,还有字数的限制。因为短信,所以语言一定要精炼,要有文采,不能有语病。
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写一段话,目的是邀请班会任老师担任评委,作答时,一定要有称呼,要介绍清楚时间,地点和活动的内容,语气要客气委婉,语意要连续,不能有语病。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7分 )
8.
(1)院子里小草和青苔的繁衍,屋内泡桐树苗的繁衍,邻居家甩进我们家院子里葡萄藤的生长,女儿作为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命的繁衍。
(2)在女儿面前,“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笨。
(3)因为虽然女儿没在故乡出生,但女儿也喜欢这里,是被这里的人情风物所滋润而茁壮成长的生命。
(4)对于作者而言,他的绿是故乡情。
【解答】
(1)根据第②到第⑤段可知,院子里小草和青苔的繁衍贩卖一段绿;根据第⑥⑦段可知,屋内泡桐树苗的繁衍贩卖了一段绿;根据第第⑧⑨段可知,邻居家甩进我们家院子里葡萄藤的生长贩卖了一段绿;根据?段可知女儿作为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命的繁衍也贩卖了一段绿。
(2)联系前文“在女儿面前,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笨”可得出答案。
(3)联系上文,根据第⑩段内容可知,女儿虽然没有出生在这里,但是女儿却非常喜欢这里,想要回来住,女儿也是被这里的人情风物所滋润而茁壮成长的生命。
(4)结合文章末段的理解,可以看出,作者是借物抒情,他借老宅所见到的植物的繁衍,表达对故乡的眷恋,所以他的绿就是那份故乡情。
9.
(1)示例:①指斯科特三人勇敢、坦然地面对死亡,内心无畏无惧,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②指次仁旦达为自己能把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为国争光,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洋溢着幸福感。
(2)A
(3)A项合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信仰,就不会畏惧苦难,就会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直至达成目标。上述三则材料中的主人公,都是真正的英雄,是勇敢无畏的战士,他们把国家的荣誉或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所系,为国为民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承受并战胜了巨大的苦难。巴金的这句话就是对他们的最佳点评。
【解答】
(1)两个句子中的“骄傲”都是正面的意思,要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意思。
①此处“骄傲”是指三人坦然面对死亡行为的大无畏精神。
②此处“骄傲”指次仁旦达对自己一次次把五星红旗插上珠峰的行为感到自豪。
(2)A项,“真正摧毁他们的,是内心的恐慌和绝望”错,原文中说“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他们不是恐慌和绝望,是无畏和悲壮。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主人公都有强大的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们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着大无畏的精神,而最切合这个主题的恰是巴金的话。
六、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10.
(1)《阅微草堂笔记》,清
(2)C
(3)他不知道水会冲走石兽下的沙石,导致石兽不停地向前翻转或者逆流而上(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
(4)态度:否定、批评。原因:众人人云亦云,盲从,没有自己的观点,不懂考察。
(5)无论遇到什么事或者问题,都要注重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片面,更不能主观臆断。
【解答】
(1)本文《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2)C项,本句译为:不也荒唐吗?颠:颠倒,错乱。
(3)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老河兵针对讲学家的认识“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即水流会冲走砂石,使石兽不停翻转而前。这便是讲学家所不知道的“其二”。
(4)结合文段内容可知,众人在听完讲学家的解释后,并不依照现实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是盲目地对讲学家的话“服为确论”,不懂得亲身考察。作者在此对这种心理持否定态度。
(5)本文通过讲述两尊在河中消失的石兽以及讲学家、老河兵分别作出解释一事,揭示如下的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不要仅仅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应注重实践,依据实际情况下结论。据此联系自身经验回答即可。
七、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11.
(1)烟、水、月、沙。
画面特点:朦胧(迷蒙),冷寂(悲凉)。
(2)讽刺了权贵阶层不顾国家危亡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解答】
八、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12.
一路有你相伴
望着那弯弯得月光,渐渐地习惯了一个人。幸好一路有你相伴。
一个人的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定不会忘记带上你。白天的时候,带着你到处乱跑,吃雪糕会问你要不要;挑衣服会问你好不好;上课会问你无不无聊;自己累了也不忘问问它如何......而你总是默默地微笑着,好像不管我做什么事,你都会支持我那般。当夜幕降临,你便有些模糊,甚至渐渐消失。
你这个怪家伙是因光而生存的。我曾试过躲进阴暗无光的地方,你便真的消失不见了,任凭我怎么呼喊、哀求,你就是不愿意出现。
记得那年的秋天,叶子已失去它原有的光芒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我一屁股坐在一角落的“地毯”之上。身体卷成一团,把头塞在腿和腹部的空处,双手紧紧的搂住腿,不停地抽噎着。抬起头、扫视着世界,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不过才十几岁但却好像看破了这人世间,不敢面对。不得不承认我的懦弱,大颗的泪珠从脸颊流淌下来,一肚子委屈的苦水不再该往哪里吐。霎时间,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呼唤我,好似就在我的面前。我叹了一口气说道:“噢,原来是你呢。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你懂我了。”你没有说话,就那么呆呆的看着我、静静的陪着我。
后来即使看不见你,我也总能够感受到你的存在。你总是安静地陪伴在我的身边。当一个人在空荡黑暗的房间里的时候,我总是耐不住寂寞,也总是第一个想起你,那时我便会打开台灯......
时间在你我的指尖飞速流逝,一转眼,我便上了初中,曾经那些的过往早已尘封,却只留在了你的回忆中。
一天,一个人安静地躺在床上,不知为何又想起了你,而你却不在身边。猛地起身,冲出黑暗空荡的房间,跑到阳台,望向那已接近地平线的橘红,不禁松了一口气。终于,见到了你,你的笑容不再像从前那般灿烂,而是无奈中夹杂着一丝丝苦涩。我该庆幸至少你还没有忘记我。心里不禁这样想,嘴里不停说着的是对不起。
当天边亮起点点得霞光。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背叛我了你会怎办?你还会不停地跟着我吗?你会为我背叛全世界吗?是的、你会的。我亲爱的影子,幸好一路有你相伴。
【解答】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也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打开思路,围绕话题来写,做到不跑题。相伴的可以是实指,如亲人、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虚指,如知识、憧憬、信念等。不管实指还是虚指,在写作中不应局限于所给材料,完全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变换视角,将别人与“我”“一路相伴”改为“我”与别人一路相伴,“我”给予别人关爱和帮助。无论是哪种立意,都要注意以细节感人,以真情动人,切忌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