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绘画游戏:形与色的联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绘画游戏:形与色的联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8 14:2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形与色的联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自编教学内容,是“情境联想”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典型的一节课例,“形”与“色”是美术造型的主要手段,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对于形状和色彩的认知还处于较为朦胧的阶段,他们所表现的物象往往带有主观倾向,与实际的“形与色”出入很大。因此,此阶段教师不宜过多的强调学生对物象形与色表达得是否准确,而是更多的鼓励学生在充分观察与感受的基础上,大胆的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心中的“形与色”。课中开始出现的“形”和“色”是抽象的,抽象的东西更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低中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于游戏年龄阶段,游戏性的学习活动会激发他们的联想和创造。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特别强,敢想敢画。在他们稚拙的作品中,透露出连成年人都难以想象的艺术魅力和极强的个性。抽象的“形与色”,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求欲,可以引领学生展开联想思维的翅膀,在属于孩子的创意天空中遨游。
三、基本理念: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摆在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去探索并履行。画几幅想象画并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去探求一种更加实用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情景联想”美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结构为“创设情境 → 观察感受 → 联想探究 → 创意表现 →反思归纳”。在小学低中年级的美术课堂上运用此种模式进行教学,可使学生轻松地获得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并能体会到美术学习是一件既轻松又快乐的事情。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形与色”的本意,由抽象的形、色联想出各种形象,并能够运用语言、线条进行表达。
(2)、过程方法目标:
采取游戏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创设情境 → 观察感受 → 联想探究 → 创意表现 →反思归纳”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合作、学会联想,培养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联想表现中能够体会到美术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依据抽象的形与色联想出丰富的具体的物象。
教学难点:
把联想出的形象用线条准确的表现出来。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 “色彩涂鸦”游戏
(1)、教师示范涂鸦 ——开门见山 示范引领
(2)、 学生涂鸦————游戏导趣 形飞色舞
2、观察感受 ——观赏自然界偶然成象图片
(1)、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桂林山水,从而引出象鼻山、骆驼峰、云、中国版图、根雕等“偶然成象”现象————自然成趣 鬼斧神工
(2)、学生列举“偶然成象”现象————引发追忆 发散思维
(3)、教师引领学生观察并感受“涂鸦”所形成的抽象的“形状”与“色彩”——————————色块成形 无形胜有形
3、联想探究
(1)、学生对教师的“涂鸦”进行联想———示范联想 局部探究
(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本组的“涂鸦”进行联想,师生间共同探究————————联想加想象 抽象变具象
4、创意表现
(1)、找一名学生对教师的“涂鸦”进行表现,教师补充修改——示范表现 以点带面
(2)、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本组的“涂鸦”作业进行表现,
教师只做鼓励与旁观————以生为本 角色互换
5、反思归纳
(1)、学生介绍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评价自己 反思自我
(2)、学生介绍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生生互评 合作共融
(3)、教师总结性评价—————评价激励 小结归纳
《形与色的联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
大连金普新区育才小学 杨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