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9单元 溶液 复习题—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9单元 溶液 复习题—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17 22:3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单元 溶液 复习题—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0?泰州)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泥土 C.粉笔灰 D.食用油
2.(2020?常州)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 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 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3.(2020?十堰)下列物质不能在水中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食盐 C.醋酸 D.面粉
4.(2020?山西)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5.(2020?金昌)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
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
6.(2020?南宁)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
7.(2020?南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8.(2020?贵港)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食盐 C.食醋 D.白糖
9.(2020?贵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跟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0.(2020?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1.(2020?呼和浩特)如图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12.(2020?毕节市)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①>②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13.(2020?恩施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4.(2020?海南)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15.(2020?东莞市)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
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6.(2020?湖北)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硬水易产生水垢
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
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
17.(2020?益阳)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B.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用加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一种常见的乳化现象
D.血液中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18.(2020?攀枝花)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 B.菜籽油 C.面粉 D.白糖
19.(2020?东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 B.滴加
C.读数 D.溶解
20.(2020?益阳)将少量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面粉 C.食盐 D.胡椒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2020?西藏)某同学测得B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B物质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1)根据表中测出的溶解度数据,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画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根据图1可知,T=   ℃时,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A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接近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相同方法是   (任填一种)。
(4)30℃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向其中加水   g。
(5)如图2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A、C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装C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增多,装A物质的试管中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
22.(2020?柳州)如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   (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2)实验室配制溶液有如下步骤:(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①计算:20℃时,将67g的KCl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18g。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20mL、50mL,应该选择   mL的量筒。
③混匀:用   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3)根据以上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4g,表示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64g KNO3
B.Ca(OH)2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于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C.KNO3混有少量KCl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D.60℃时,将等质量的KNO3、KCl两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KNO3需要水的质量大于KCl
23.(2020?日照)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   (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   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   KCl(填写“>”“=”或“<”)。
(4)如图2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60℃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24.(2020?广安)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NO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NaCl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根据上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
(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3)10℃时,将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前者   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20℃时,15g NaCl加入到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5.(2020?南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3)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   。取1mL配制好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   色。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2020?鄂尔多斯)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两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保证溶液质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3)t2℃时欲配制50g 15%的乙物质的溶液,需量取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4)t3℃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7.(2020?枣庄)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2)当温度为   ℃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由图2推测W是图1中的   物质。
28.(2020?包头)(1)用化学符号填空:
标出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Fe的化合价   ;微粒的符号   。
(2)图1中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向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
(4)在t℃时,分别取甲、乙两种固体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蒸发水的质量(X)与析出晶体质量(Y)的关系如图2所示(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
①t℃时,在O点乙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9.(2020?泰安)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 2.C; 3.D; 4.D; 5.A; 6.B; 7.D; 8.A; 9.A; 10.D; 11.C; 12.B; 13.C; 14.D; 15.A; 16.D; 17.B; 18.D; 19.D; 20.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10;加入溶质;50;温度降低,C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析出晶体,A溶解度增大,A继续溶解;
逐渐增大;20;玻璃棒;BC;
KCl;冷却结晶;>;B;11g;
24.110g;KNO3;小于;54.4g;
25.加热煮沸;1:2;②①⑤③④;搅拌,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蓝;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6.t1;升高温度;42.5;40≤a<60;
27.b;t1;b;
28.Na2O4;S2﹣;C;Zn2+、Mg2+;铜(Cu);不饱和;<;
29.煮沸;C;饱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