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走进音乐编创
”
课程导入
音乐作品常见的体裁有哪些?
歌曲是先有词再谱曲?还是先有曲再填词?
歌曲编创的主要形式
“
歌曲由诗词加曲调而构成,诗词即歌,曲调即旋律。从历史上看,为曲填词是最为常见和较为初级的歌曲创作与传承方式。为词谱曲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歌曲创作方式。
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和戏剧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家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倡导者,也是在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代表作《送别》就是在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创作的旋律上填词而来,其歌词与旋律的完美匹配,歌词断句、音节字数和汉字声韵等方面都非常考究,以至于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误以为这首歌是中国的原创歌曲。
1、原曲填词
与原词谱曲
重新编曲
02
3、原创音乐
小结:
“编”是改编,“创”即是原创。音乐编创包含了改编与原创。
课堂练习
尝试用“重新编曲”的形式改编《送别》、《小草》
提示
1、用改变拍子的手法进行改编。
2、用三拍子或布鲁斯的律动改编为民谣风格。
编创实践
1、改变节拍:把原曲的4/4拍子、2/4拍子改为12/8和6/8。
2、改变律动:把原曲基本节奏型进行改变。
1、了解诗词内容的的涵义,确定诗词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诗词,从中找到诗词的韵律。诗词的韵律可以是旋律创作的动机,也可以是全曲的主干节奏。
3、根据诗词所表达得思想情感确定歌曲风格并配以合适的曲式、调式及节拍、节奏。
4、运用同音反复、级进、跳进、和声进行
等手法创作和发展旋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编创实践2
1、《静夜思》表达了作者深切地思乡之情。
2、诗词的韵律为五言绝句,韵律为“2+3”。
3、诗词的韵律即是旋律的主要动机。
课
后
作
业
一、写出歌曲《送别》、《小草》改编后的乐谱及对应歌词。
二、继续创作完善《静夜思》旋律并记谱。课题名称:《走进音乐编创》一节的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高二音乐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音乐编创
课
时
1
课标要求
描述音乐编创的主要形式与基本手法,练习掌握歌曲编创基本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音乐编创基本形式。2.能正确演唱不同节拍的歌曲。3.知道歌曲编创的基本手法并能初步进行运用。能力目标:通过编创歌曲,锻炼聆听、思考、分析、合作、音乐创编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编创歌曲,锻炼聆听、思考、分析、合作、音乐创编等能力,启迪养成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音乐编创的形式与编创手法,本节内容设置丰富:运用ppt课件,教师示范演奏等直观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歌曲编创的基本手法,并且使其正确理解和深入了解旋律的创作元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音乐鉴赏能力,对古典时期以来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重点突破学生对于传统音乐节奏特点的固守,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编创对于传统节奏的创新变化,进而提高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识别把握不同音乐流派和风格并具备音乐编创与创作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
教学重点
通过改变节拍与节奏对歌曲进行编创。
解决措施:提炼出基本节奏型,进行改编模打练习。
如何为古诗词创作旋律。
探讨,引导,示范。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节拍、节奏变化编创歌曲,如何为古诗词谱写旋律。
解决措施:观看谱例、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准备:熟悉《送别》、《小草》歌曲,熟练曲调、歌词。分为两组,演唱组25人,器乐伴奏1人。个别会弹钢琴伴奏的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表演旋律的创作。教师准备:音乐编创影像资料、课件等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运用四层次生本课堂教学法,通过设疑引学,合作交流、多维展示,训练求实等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1.音乐作品主要有哪些形式?歌曲创作是先有词再谱曲还是先有曲再填词?第一个问题可有多种形式,比如交响乐、歌曲等等,第二个问题两种形式都有。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两个谱例来了解歌曲的主要编创形式,第一个谱例《送别》是根据已有的旋律进行填词,第二首《满江红》是根据已有古诗词进行谱曲。以上两首谱例就是歌曲编创的第一种形式,下面我们通过对歌曲《小草》进行重新编曲,改编节拍和节奏来呈现另外一种音乐风格,通过课堂编创练习,引领学生打节奏和唱旋律,让学生了解掌握第二种歌曲编创的形式与手法,通过第二次课堂编创练习,对古诗《静夜思》进行谱曲,通过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朗诵古诗并找到古诗韵律以确定音乐动机,以此了解和掌握如何为古诗词谱曲。
听、看、思考
谱例
对音乐编创形式和手法有一个大致了解。
学习新知
合作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演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奏如何把原曲进行节拍、节奏的改编,《小草》和《送别》,提问学生歌曲编创使用的基本手法有哪些。练习节拍特点和基本节奏型的改编。
讨论交流作曲的问题并展示: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最后形成小组的观点、展示。
课件
通过自己和同学对古诗词的韵律探索找出规律。引导学生根据韵律找到旋律的节奏。
合作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讨论学老师作曲的不同和不足。播放谱例:《送别》《小草》《满江红》
学生认为自己在节奏上不稳定,旋律不规整。
视频
将一些常见旋律节奏与学生示范交流来启发学生自主创作。
小结
编创的“编”是改编,“创”是原创。
引导学生小结
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音乐的主要编创形式
1.音乐编创的主要形式(
)A.原曲填词
B.
重新编曲
C.原创
D.原词谱曲
歌曲编创的主要手法
2歌曲编创的主要手法(
)A.改变节拍
B.改变节奏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异质分组,让他们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置提高性的作业。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调整:能积极回答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对于音乐编创这部分,我采取引导学生结合书本分析资料,并且通过分析谱例的方式去感受、去体验,促使他们正确认识音乐的编创过程。对于学生的一些音乐知识的欠缺,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查阅资料和教材,解开困惑,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歌曲编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使学生有亲切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和真实的想法,不压抑自己,不封闭自己,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去认识自己,解决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健康愉悦的学习和生活。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音乐编创的形式
通过视频资料和教材的资料分析让学生总结
音乐编创的主要形式和手法。
通过视频资料和教材的图片让学生总结为古诗填词的基本步骤
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卫生
通过达标检测巩固和检测本节重点知识。
学生小结及教师寄语
:音乐可以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