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10分 ) ?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yǒng yuè),三四人径奔船尾。
B.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jiān mò)。
C.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qián chéng)而愚蠢。
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chí ché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 )
A.思慕? ? 熙熙然? ? 夜深星阑
B.怅惘? ? 马前卒? ? 箫箫班马
C.骠姚? ? 暖融融? ? 一脉幽悄
D.皎洁? ? 闹嚷嚷? ? 翠羽流苏?
3.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5. 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 )
A.从空中俯瞰这座岛屿,秀美如画,宛如仙境,令人赏心悦目。
B.班会课上,大家七嘴八舌,对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C.他认为做生意的人可以自卖自夸,为自己打广告,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D.小亮本来是沉默寡言的,转入我们班后居然返老还童了,整天都充满活力。
二、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
6. (4分) 下面是《傅雷家书》里傅雷的两段话,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段一】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文段二】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这两段文字分别表达了傅雷的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12分 )
7.(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夜晚低至零下183.75℃。由于没有大气甲(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乙(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1)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2)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20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示例①: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
示例②: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主评委,请你以团委会的名义在活动前一周写一封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分) 社区组织元宵晚会,你想表演古筝独奏《闹元宵》节目,你会怎么对节目组的刘阿姨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44分 ) ?
9.(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英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文段回忆了看戏后的两件事,请仔细阅读文段,用四字短语概括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说说六一公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画横线的句子中“偷”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台上的冬冬哩嘡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名篇,感多彩习俗。在下面文篇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完成仿句练习。
《社戏》《安塞腰鼓》《灯笼》
看社戏,感淳朴民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已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吓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1)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1)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叙述了那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2. 题目:心中的一支歌
要求: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要尽量写出对音乐或美术的真切情感体验。有适当的议论,可加入一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见解。写成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D
2.B
3.D
4.D
5.D
二、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6.
【文段一】从生活细节上教育儿子餐桌上的礼仪,做一个有教养的青年。
【文段二】要提高修养,要正确对待人生的高潮与低潮。
三、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12分 )
7.
(1)阻隔,光怪陆离
(2)示例:千里婵娟,万年诗意
(3)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校定于2018年9月28日晚上7点,举行“诵月”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主评委,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参加。
此致
敬礼
弘楚中学团委会
2018年9月21日
8.
示例:刘阿姨,我想在元宵晚会上表演古筝独奏《闹元宵》,我先弹奏一下,您审查一下能否表演,可以吗?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44分 )
9.
(1)归航偷豆,再谈吃豆(六一送豆)
(2)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爱惜劳动果实的老人。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
六一公公是一个热情好客的老人。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且后来他又亲自送豆给“我”和母亲吃。
(3)好。因为阿发的妈妈并不知晓摘豆的事,是背着阿发妈妈摘的,用“偷”符合这一情景,同时表现出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纯朴幼稚;从后面“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可以看出“阿发的娘”也是个“厉害”角色,冒着被“哭骂”的风险,阿发主动提出“偷我们的”,也可看出农家少年的慷慨与热情。
(4)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是怀念平桥村美丽的一切:这里有美丽的景色、自由的空气,有淳朴热情的老人孩子,有快乐有趣的生活,有真挚朴实的情谊,这才是真正让“我”难忘的东西,也是“我”以后人生路途中很少再见到的东西。
(5)示例一:听腰鼓,感豪放民风。
示例二:挂灯笼,感爱国情怀。
10.
(1)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
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2)①(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②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3)示例: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11.
(1)具体点出题目中“年声”二字;鞭炮声为人们所熟知,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由眼前的年声,引出下文由此消失的年声;从叙述入手,为下文抒发感受、发表议论作铺垫。
(2)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 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
(3)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5)借“消失的年声”,表达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对民族文化当前处境的担忧,对人们能拥有新的过年文化的期盼。
五、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12.
心中的一支歌
如果说成功是一首欢乐的歌,那失败呢,怎么形容?是的,失败也是一首歌,它虽不如成功那么动听,但着实也是一首歌,一首更高扬,更激昂的歌!
说失败是一首歌,并不是说我们喜欢失败,而是说要正视它,不要被残酷打倒,而要把它当成一本活教材,一首上进的歌,认识自己的歌。我们要这么想,只有不断地丛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一步步地走向辉煌。这首歌我们是唱定的了,在拥抱过失的时候,我们不至于萎缩,可以很好地慰藉自己一下,告诉自己,进步的时刻又来了,阳光又要出现了——这么想,委实很动听我们先不要举什么例子,说什么爱迪生,陈景润的,那些都太遥远,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读懂这首歌,它是青榄一般,初嚼辛酸,细品甘甜,我们只要知道这一点,人生就便得明亮多了。
人生旅途,荆棘丛生,随处坎坷沟槽,我们尽心尽力地走,哪怕走不到理想天国,也是欣慰的,因为一路上,我们还有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一首歌,同一首催人向上的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斗志,我们就能一路歌唱开去。这样一来,我们勇气大增,干劲大作,就算一路上采撷不到金苹果,也同样能博得众人的尊重,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金苹果上,不断采撷的过程,才是天地间最豪情的壮歌。
记得有一句经典:上帝关上了你的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如此一来,失败也就成为经典的窗——透过窗户看世界,也许更美妙。
说到美妙,这里举一个不大美妙又超乎美妙的例子:体操场上,李小双的稳拿金牌由于裁判的己见,落入技不及己的选手囊中。某种意义上说,小双失败了,但这种失败更是一首悲壮的命运交响曲,它跳动着呼唤公平竞争的旋律,更能激起强者努力拼搏,为明天争光!
门一关,窗户尚好——歌不断,失败一样进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一路歌唱生命,开拓成败。